-
韶光易逝,莫负芳华
闪闪的洪兴
现实已完结79.24万
多年以来,我常常做有关老家的梦,梦里有小时候的人和事,也有上学以后的人和事,而且梦里的人和事,大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 说起老家人,并不像有的人心目中想象的那样人人淳朴善良,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个个狡猾自私,老家人跟哪儿的人都一样,有狡猾自私的人,也有淳朴善良的人,还有很多有情有趣、可爱可靠的人。 长路漫漫,不知不觉很多往事停留在大脑的时间越来越短,已经出现慢慢消失的迹象。每当深夜一个人静静躺在床上不经意回忆起来,心里总是泛起阵阵涟漪。那种轻微柔和的波澜一遍遍朝着心房轻轻撞击着。 那时候过得朴实和清贫,但是健康和坦然,象许许多多的同龄人一样,无忧无虑的童年虽然被贫困所困绕,可是当时的我们更多关心的显然并不是那些,只是在感受人生的纯真和平淡。 那些平淡的过去,那些无法重构的体验,随着岁月远去,有些事经历过了,成为过眼烟云,有些事经历过了,成为一种记忆。直到许多年过去之后,我们总会时时想起它,而它们已被岁月遮掩,风尘一经拂去,这一切竟如刀刻般清晰。
-
从武警新兵开始当教员
丁丁食红豆汤
现实已完结78.33万
书友群:770260357 “在五公里越野中超越班长。” 看着自己变得强壮的身体,江腾暗暗点头。 “在手枪射击中拔得头筹。” 掏出枪套中的手枪,一阵急速射击后,江腾迎着队列中震惊的目光,默默转身... “想学吗?” 望着战友们期待的眼神,江腾开口问道。 “想,教官!” 这是一个二代刺头兵在武警部队成长的故事。
-
房不胜防的那些年
狗叔孤寒
现实已完结60.23万
上海外菜乌克兰 中国商品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发展到2017年已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这期间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富豪,也造就了许多财富神话,许多人因买了房子成为人生赢家,又有许多人因错过时机而扼腕叹息、拍腿懊悔,有没有买房成为了当今衡量一个人或者家庭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了。 曾经有那么一则广告:“你妈逼你买房了没有”火遍了房市和广告业。 苟书寒没有这么有眼光的妈,十年前他怀揣第一桶金准备去买房时,他的妈妈告诉他:“你迟早要回湘西的,你买在深圳干什么?” 苟妈妈没有逼他,一向遵循“快乐至上,自由为王”的他自己也没有逼自己,是啊,大不了到时候回湘西农村建一栋别墅,于是他拿着买房的钱开了一家公司,但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背时倒霉,苟书寒创业失败了。 苟书寒还记得才去深圳时候,满眼都是那句广告语:“来了就是深圳人。”到后来却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租房住,小孩读书没学位,支出太大,失败负债等等,苟书寒被现实逼离了深圳,离开时,没有像恋人分手那般的伤心欲绝,也没有像生离死别那般的撕心裂肺,有的只有老友道别的那种惆怅与祝福。 终究,苟书寒没有成为深圳人。
-
苏家屯的变迁
伊人李
现实已完结75.6万
上海外菜乌克兰 《苏家屯的变迁》,70万字左右。 60年代初,山村苏家屯,出身卑微,人单势薄的苏老二,与队长的千金康素贞同年同月同日生,在推荐上高中的时代,他没有资格上高中,而上了高中的康素贞却因对苏老二的暗恋中途辍学。两人恋爱的过程,极具凄美,终因“改革开放”的春风,怒放了两人爱情的花朵。 在“改革开放”年代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中,作品用事实证明了农村宗族势力的野蛮和强大,同时也证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变命运中的强大动力。 作品通过康苏两家不同社会背景所产生的矛盾,从苏家屯风物的变迁等,反映了中华民族每前进一步的艰辛,反映了任何社会都需要不断地“改革”才能进步的道理,更反映了那个年代各色人等的处世哲学,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必然性和不完美性。 康素贞和苏老二等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中老年”的过程,反映了康素贞的善良纯洁和苏老二的刚正不阿。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悲喜交加,笑中有泪,泪中含笑,弘扬了真善美,有鲜明的思想导向。 主人公的人生,同时也是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人生缩影,清晰地再现了50、 60、 70后丰富的苦乐年华和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