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都市

我是文物修复师

033:美人为媛

我是文物修复师 莫鞑 2039 2019-11-15 01:22:20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苏亦也不厚此薄彼。

  他给梨带雨画,肯定也会给高媛跟李韵画。

  不过对于高媛,他的态度肯定是不一样的,“班长,给你也写一幅字,可以否。”

  高媛似笑非笑,“你觉得呢。”

  苏亦狗腿,“好嘞,班长喜欢什么风格,婉约一点的,还是奔放一点的,或者是缠绵悱恻一点的?”

  高媛道,“你猜!”

  李韵起哄,“嗯,最好有班长的名字。”

  苏亦扶额头,“这是要搞死强迫症啊。”

  他的系统,又不是搜索引擎,周晋的词,是碰巧。

  去百度高媛,就没有必要。

  再说,描写“高原”的诗句很多的,高媛却木有。

  然而,以苏亦的鸡贼,肯定不会就此投降,所以他提笔挥毫。

  四个大字跃然纸上。

  “美人为媛!”

  噗嗤!

  梨带雨带偷笑。

  李韵跟邱玲也憋不住了。

  “滚!”饶是班长的大人的脸皮,也没有办法心安理得的接受。

  然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仅仅是滚这一个语气助词,在高媛的口中都带着娇嗔的味道。

  过分了。

  赵磊忍不住哀嚎,牲口啊。

  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苏亦这牲口,还这有骚气的隐藏技能啊。

  这骚话,脱口而出。

  毫无压力。

  更加过分的是,这牲口竟然还能写。

  这个就更加过分了。

  显然从高媛的语气是很满意苏亦的四个大字。

  美人为媛——《尔雅》

  很巧。

  苏亦也知道。

  不要问,他为什么知道。

  因为高媛自己说的。

  因为经常会有人把高媛的媛错认为是“原”或者“源”,所以为了加深自己的影响。

  班长大人的自我介绍就是:大家好,我是高媛,美人为媛的媛。

  嗯,班长大人的出场就是那么酷。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高媛就被称为女版苏亦。

  这种说法,高媛当然不乐意。

  这也是为什么,她喜欢损苏亦的原因之一。

  “配图呢?”赵磊的语气有点酸。

  他其实就是想为难一下苏亦,不让这货老是在自己的面前装逼。

  《梨花雨》水墨画的配图,恰好到好处,诗词已经描述的很有画面感。

  然而美人为媛不是一砚梨花雨,没有山没有水,更没有梨花雨。

  怎么画?

  他就是想给苏亦添点堵。

  结果,下一刻,他就瞪圆了眼睛。

  只见苏亦用一种望着沙雕的目光望着他,然后就开始动笔了。

  还是那一杆笔,还是那一砚墨。

  然而,画却不是之前的一幅画。

  毛笔在苏亦的手中挥舞着,一道线条接着一道线条,然后相互交汇,像飘飞的细雨,像河岸的柳絮,也像女孩的长发。

  于是,宣纸上就真出现了一个女孩的轮廓。

  “我靠!”赵磊呆滞。

  因为苏亦真的配图了。

  宣纸上出现的女孩轮廓,不是别人,正是班长高媛。

  赵磊倒不是质疑苏亦不会画画,宿舍四年,苏亦的本事,他是知道的。

  然而,想要画得跟《梨花雨》那么应景,就难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苏亦会如此无耻。

  一来就只直接给高媛自画像。

  猝不及防啊。

  “可以否?”

  苏亦笑着望着高媛。

  “勉强。”班长大人才不夸,免得他骄傲。

  “很棒!”

  这话,不用想也知道出自于梨花妹子。

  李韵则是,“羡慕。”

  “吴带当风啊!”邱玲却竖起大拇指,“真的很可以。”

  吴带当风,是高超画技与飘逸风格的意思。

  白描。

  苏亦用的就是白描的手法。

  国画不是西洋画,没有素描、速写,但国画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在画人物插图的时候,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白描。

  白描简单的了解,就是拿着毛笔在宣纸上用线条勾勒成画。

  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

  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邱玲给出一个吴带当风的夸奖,肯定是有水分的,但却是真心赞扬苏亦的画作。

  她欣赏的部分,已经不是在画作技法本身,而是在立意,而是在恰巧。

  还有什么能够比得上,高媛的画像更配美人为媛四个字呢?

  没有。

  所以她才惊艳苏亦的选择。

  学习国画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白描。

  可以说,白描就是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

  可以画山水、花鸟、自然而然就可以画人物。

  当然,古代白描大师,不仅有吴道子,赵孟頫这个书画全才也是其中最有代表人物人之一。

  白描本来大抵是用来打草稿的,宋代画家李公麟把它发展成独立的画种。

  赵孟頫出于李公麟,李公麟出于顾恺之,属于铁线描一系。

  而吴道子则是另一个派系风格——兰线描。

  这个方面不展开讲。

  要搞国画理论研究,他们这些本科生是不够看的,肯定比不上邱玲这个书画研究生。

  然而,她夸苏亦吴带当风,就是肯定高媛的画像飘逸传神。

  当然,她怎么夸奖不重要。

  重要的是,高媛喜欢,就足够了。

  她虽然说勉强,但在场众人谁都感受她嘴角噙着的笑容。

  很美。

  这下子,李韵就更加羡慕了。

  她望着苏亦眼巴巴道,“我就不求跟名字沾边了,只求跟【点绛唇】词牌名沾边就好,可以吗?”

  苏亦一幅圣诞老人的模样,“满足你的愿望。”

  一边说一边笑,然后一边写。

  很快,一首让人肝肠寸断,柔肠百转的宋词就跃然纸上。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一如既往的行书。

  男人就要写行书。

  不行也行。

  然后不需要赵磊复读机似的重复配图,苏亦就自动配图了。

  配图的原型,并不是李韵,至少不全是李韵。

  而是一位同样姓李,却大名鼎鼎的女词人——李清照。

  不过仔细观看的话,会发现复古美妇人的画像中,五官跟李韵极其相似。

  结果,他一画完,邱玲高媛梨带雨几人就憋着笑。

  李韵哭笑不得,推了一把苏亦,“去死!”

  只有赵磊一脸懵逼,然后奈何浮现出一个词:

  巨人?

莫鞑

谢谢(不催更人易老)大佬的打赏以及书单推荐,感觉我要火了,要膨胀了,咋办?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