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历史

一时兴起之三国风云

第七十八章、诸侯会盟

一时兴起之三国风云 猫猫拳不识字 2856 2020-07-26 19:07:00

  董卓此时笑的床榻都在颤“哈哈哈,小儿不过如此,文优此战当首功!”

  “主公,属下无能,未能将那吕布斩杀当场。”

  “哎,文优何须在意,只要杀杀高佑小儿的锐气也好!”

  李儒表情凝重并未答话,

  “照此趋势,这高佑小儿定不出半月就要被本相赶出洛阳,文优,我命你准备下一步进攻事宜!务必赶尽杀绝!除了这心头大患”

  随后董卓心情大好,宴设众将。

  高佑站在城楼上观望着热闹的北城,看到洛阳西门至东门的两道城墙,不由得觉得有些滑稽,当初与董卓定下条约之时,二人不约而同的在城中间各自筑起了城墙,并设了些许城门,这行为也就只有董胖子和高佑这样的天外来客能干出来了吧。

  “主公是想从内墙突破北城吗。”崔绍紧了紧身上的毛皮大衣。

  “算了吧,城内行军困难,容易中伏,况且皇宫还在北城,若是伤了陛下得不偿失,想必董胖子也是这么想的吧。”

  “只是,局势乱成这样,是我没想到的。”

  “主公,是曹操将军的来信!”典韦护送曹操到了陈留之后,曹操盛情款待了一番,强留典韦半月有余,可典韦软硬不吃,曹操只好放走了典韦,并写了一封信交于高佑。

  “!?”高佑看完信件满脸震惊愣在了原地。

  “主公,信中说了什么?”崔绍见高佑表情,也大感不妙。

  “你自己看吧,”高佑此时陷入了思索之中。

  崔绍喃喃地念了起来“铭珏贤弟,前日,渤海太守袁绍,与操商于亭中,吾本言贤弟乃大汉忠臣,何不拉拢一同讨伐董贼,本初不听吾言,乃曰董卓霍乱朝纲,佑与其同流合污,二人皆虎狼之辈,乃是一丘之貉,欲起各地诸侯之兵讨伐董高二人,各地诸侯已纷纷响应,愚兄劝止不成,只得从之,愿贤弟早作打算,或撤离洛阳,乃上策,愚兄孟德书。”

  话音刚落,崔绍的表情也凝结当场“袁绍这番不仅给主公扣上不忠不义的帽子,还要至主公于死地啊。”

  典韦一听也满脸怒色“他奶奶的袁绍,这不是瞎胡说,主公与董卓对峙多时,怎能如此诬赖主公!早知道先前就弄死这个狗日的小贼。”

  “袁本初啊袁本初,可真有你的,这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袁家势大,这袁绍振臂一呼怕是群雄无不深信其言,纷纷来攻。”高佑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袁绍会弄这么一手,本想与各地诸侯里应外合,打开关隘便可一举击破董卓,如今被袁绍全都打乱了。

  高佑叹了口气“此事明日再议。”

  次日清晨,众将纷纷立于帐中商议对策。

  突然一声通报,打断了众将的争吵声。

  “报!!”

  账外传令兵的高亢声音犹如一柄巨锤,直击高佑的内心,让高佑心中感受到了一丝不详。

  “何事?”高佑紧皱眉头看着气喘吁吁地传令兵。

  “主公!袁绍发起讨董高檄文!全国各地诸侯纷纷起兵,会盟陈留酸枣!直逼汜水!”

  “什么?”“怎么会这样”一时间帐内众将议论纷纷。

  高佑接过传令兵手中檄文念了起来“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高佑视而不见,同流合污,与贼无异,实为当诛!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董高。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高佑深吸了一口气,这他妈的就是袁绍私自改了曹操的讨董檄文,将自己加到了讨伐对象里面。

  “放他娘的狗臭屁!”众将脾气火爆,听了檄文纷纷骂骂咧咧不停地问候袁绍。

  高佑一抬手“众将安静,听我一言”

  “各位兄弟,若是就此撤离洛阳,也免不了袁绍及各诸侯的攻伐,不如与那董卓结成联盟,抗击各地诸侯!唯此可求得一线生机。”

  吕布一副释得前嫌的样子,一拍案台应道“主公英明!这帮狗杂碎瞎了狗眼,主公忠君爱国,被说成董卓之流,某非要揪下他们的脑子当夜壶泄愤!”

  吕布一句话带动了诸多将领的情绪,纷纷不再敌对董卓,仇恨转到了袁绍的身上,都嚷嚷着要先杀上这些诸侯一阵。

  但高佑眉头紧锁,心知这条路即是生路又是死路,与董卓联盟抗击天下诸侯,简直是个馊主意,却也没其他办法,就算名声大降也认了,而董胖子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高佑不禁有些头大。

  崔绍观察到高佑的神情宽慰道“主公勿忧,诸侯联盟不成气候,邵认为此不会长久矣。而董卓也需要主公的援助,定然会交好主公,自然不必忧虑。”

  高佑点了点头,崔绍说的不错,前世十八路诸侯便是攻打董卓纷纷不愿出力,窝里斗勤得很,董卓撤离洛阳之后便明目张胆的起内讧。

  “只是本将军担忧,与董卓联盟虽是一时之策,但对于本将军的名声影响甚大。”

  “主公一样不必多虑,主公行事磊落,忠君爱民,天下人的眼睛总会看得清的”崔绍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让高佑内心宽慰了许多。

  “来人啊,传我命令,石韬、成廉等人守好并州,张燕马腾见机行事。若是敌人来犯则互相支援。”随后高佑拿出任命信物交给传令亲兵。

  “还有,待我书信一封交给那董卓。”

  却说袁绍檄文遍布天下后,各镇诸侯皆起兵响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东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濮阳太守张扬。第十六镇,济南相曹操,各路诸侯领兵均万人有余,陆续合兵一处,会盟酸枣,连营二百余里。

  各路诸侯接踵而至,曹操袁绍宰牛杀羊大犒全军。

  算上袁绍自身,共十七路诸侯坐在帐中,这时座下鲍信率先出列言道“今众多天下人杰会盟于此,秉承大义讨伐董高二贼,自然需要拥一英明神武的盟主,下令进兵,指挥讨贼。”

  “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又是汉朝名相之后,操愿推举其为盟主”众人望去,正是济南相曹操。

  “就是啊,袁公当担此任”“是啊,孟德所言极是。”

  一时间帐中异口同声纷纷同意拥立袁绍为盟主,只有一人表情异样,眼神阴霾,正是袁家嫡子袁术,自己才是真正的袁家继承人,却被这个庶出的哥哥抢尽了风头,让袁术十分的不爽。

  袁绍意气风发的笑容也有些收不住,但嘴上却推辞道“绍何德何能,恐让众位失望,孟德文韬武略,为名相之后,何不推举孟德为盟主。”

  曹操见此立刻煽动众人依旧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一再推辞不成,便言道“绍虽不才,愿为大义担此任,带领诸位奉诏讨贼!”

  次日便筑的高台,清晨,各路诸侯聚集于此,正式举行歃血为盟的仪式,袁绍顶着清晨红日走上了高台,率先焚香拜道“汉室不幸,董高二贼,乱我朝纲,其罪当诛.....凡我同盟,齐心戮力,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随后众人一同歃血,饮酒结盟,众人无不慷慨激昂,一副势必拿下董高二贼的模样。

  随后袁绍说到“既然众位已经立我为盟主,众位定当听从调遣,一同匡扶国家大义,早日除得董高贼人!”

  “是!盟主!”众人异口同声,团结一心。

  袁绍见大事已定,便吩咐众人一同回到大营,商议进攻事宜。

  袁绍意气风发的坐在主位之上,捋着长须言道“今命后将军袁术总督全军粮草,众人听从物资调遣,不得有误。”

  袁术眼睛顿时一亮,看来这个哥哥还是向着自己,管粮草听起来一般,但实际上可是一个肥差,袁术笑滋滋的说到“术领命”先前的怨言全无。

  袁绍眼神中泛出一丝不易被发现的笑意。

  随后说到“现需一先锋,率先拿下那汜水关,为全军开路,谁人愿往?”

  “坚愿为先锋!”坐下一人虎背熊腰,率先出列,不是他人,正是长沙太守孙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