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现实

九十年代后

第十四章

九十年代后 天誉旭日 5682 2025-09-11 15:25:00

  好事临近,少华既激动又忐忑。忐忑的是,不知股市会不会就像特使说的那样,会坐火箭,一直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好。少华想到了姚老爸,要和他商量两人的婚事。

  当姚老爸听到儿子快要结婚的消息,开心得连连称好。开心过后,又问建萍的父母知道没有,虽然两家很近,但一些习俗的礼仪不能省。首先要向他们提亲,征求他们同意,还有彩礼的问题,都要商量好。姚老爸还提醒少华,建萍是个好女孩,咱们家不能亏待人家,该有的礼数都要做足。

  听了姚老爸一番高见,少华才发现,原来结婚这么麻烦,要花钱的地方真不少。同时也很高兴,老爸要隆重迎接建萍过门,是对建萍的重视,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心往一处想,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可以趁机向老爸呻穷。

  少华话音刚落,姚老爸就惊问道:“怎么做了两年,都没剩钱吗?你不是工资很高吗?”

  少华只好把不时接济建萍,还有她妹妹的实情说出来。完了又强调,建萍已经毕业,情况会慢慢好的。

  “那也不可能身无分文吧?”姚老爸很是怀疑。

  “同事出了点事,钱都给了他。”

  “哎呀,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帮人也要有个度,搞得这么拮据,岂不是做了一年白牛?”姚老爸心疼儿子,情急之下,责怪儿子不该毫无保留地帮助别人。冷静下来后,又觉得儿子做得对,出门在外,谁没有难过的时候,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帮助自己。数落完,又开始安慰少华,说:“既然是这样,结婚的事宜就由我来安排吧。”

  少华很是感动,想不到毕业工作后,还要父亲帮忙。这就是家的温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就安安静静地在那里,最多就是游子心中的牵挂,但到了有需要的时候,家就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是心灵的港湾,是疲惫游子的加油站。

  有老爸出马,少华放心了很多。只是钱的问题,不知他够不够。

  “那个钱的问题,不够怎么办?”

  “看着办吧。”

  姚老爸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少华心里咯噔一下,又悬了起来。家里的情况,他也清楚。虽然出来工作了,不用给学费,但钱都用在了建萍和自己的吃穿用度上,少东刚参加工作,也没什么钱。踌躇了一下,少华还是要追问清楚,到底怎么办。

  姚老爸笑了,说:“我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到时候和建萍父母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少点彩礼。”

  少华急了,又恨自己没有钱,顿足道:“刚才还说不要亏待建萍,现在又反悔了。”

  姚老爸只能沉默,等少华平静下来才说:“我又不是说不给,只是现在经济困难,通融一下,总也可以吧。照现在的情况,建萍弟弟妹妹那么多,你也要支持很多年才行。以前大家普遍贫穷,都是这样彼此扶持过来的。”

  姚老爸心平气和,慢慢讲道理。虽然于情有点不妥,于理却无可厚非。少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听老爸的了。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到时你和建萍爸妈说吧。”

  “自然是我帮你了。”姚老爸说完,长吁了一口气,说:“人生大事,不外乎成家、培养孩子、做屋,把这些做完,人的一生也差不多了。”

  少华不出声,老爸的唏嘘,是经历过才能体会的。他还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认为未来有无限的可能,自然体会不到姚老爸此刻的心情。和姚老爸商量好,少华心里的底气就有了,只等放假,一切安排妥当,就把建萍迎娶进门。

  股票的钱已经投进去,若能顺利升值,过年或许有意外惊喜。少华每天又多了一个牵挂,心情随着K线图起起落落。庆幸的是,总体走势还是上升的。理想相随,有梦最美。股市上涨,给少华吹起了一个很大的泡泡,幻化出五光十色的美梦。

  每天一小涨,不用工作就有进账,这种不劳而获的快感让少华很快沉溺其中。经济进入了快车道,股市也一路飘红。少华庆幸听从特使的推荐,果真是升了不少。照此趋势,到过年前抛出去都能赚一笔,那就真是一场及时雨了。寄予厚望,每天看股市前,少华都会祈祷一番,才打开K线图。退两步,进三步,也是进,只要收盘时不跌,少华就很满足。

  股市向好,少华多了一个兴趣,就是电话和特使聊股市。特使会从国际贸易聊到人民币汇率,再到各大行业的发展潜力,然后再分析投哪个上市公司比较好。原来买股票都有这么大的学问,真是让少华大开眼界,直呼特使为股神。

  特使得意洋洋,赚了钱,个个都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已经参透了股市的奥妙。少华更是对特使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只要跟着特使炒股,便可以一本万利。

  天有不测风云,股市的变幻比天气还更难捉摸。还沉浸在升值的喜悦中,忽然某一天,k线急转直下,震得少华冷汗直冒,揉揉眼睛,再看,确实是降了几十点。急忙打电话给特使,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

  特使听到少华彷徨的语气,满不在乎地说:“才降几十点,属于正常范围,一般升到一定程度,都有一个回调的过程。到今晚收盘时再说吧。”顿了顿,又安慰道:“放心,现在经济基本面不错,股市不会大跌的。美国牛市了那么长时间,我们国家才是刚起步,大把升值空间。”

  听完特使有理有据的分析,少华的心才稍宽一些。钱是建萍出的,若血本无归,该如何是好!少华真正担心的是建萍的态度和年尾的婚礼,屋漏偏逢连夜雨,若连两千元都亏了,拿什么来办婚礼?虽说有姚老爸帮忙,但也不能全部靠他老人家吧!

  漫长的等待,收盘时微涨十几点,算是一个小安慰,总体跌了三十多点。之前也有小跌,没有今天这么猛浪,简直可以用一泄千里来形容。会不会预示前景不容乐观?进入了下行区间?少华六神无主,举棋不定,要不要抛了,及时止损?只好又打电话给特使。

  特使也犯糊涂了,没了之前的神气,说话犹豫不决,“这个……这个……”好一阵子,挤不出一句话。少华不敢催他,生怕打断特使的思路,作出错误的判断。

  “我也是刚看完走势图……嗯,是有点诡异……不好说……”

  “那该怎么办?”少华着急地问。

  “再看看吧,明天看它会怎么变化。”

  “你说,我该不该抛了?”少华终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自己决定吧,投资都会有风险。我的再看看。”特使没了之前的信誓旦旦。

  原本想从特使那里得到一些信息,听听他对今天股市有什么高见,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垂头丧气,之前电话聊得眉飞色舞,现在讲多一句都觉得累。

  挂了电话,独自一人在工地边上溜达。有一段时间没在旷野上散步了,之前都是吹股市。现在没心情吹,心里在计算今天亏了多少钱,还有多少跌的空间。少华觉得,特使虽然没说什么有用的东西,但他是有经验的股民,他的判断或许有借鉴的价值。看看就看看吧,反正跌到只剩本钱时就抛,不赚不亏就好。

  投资有风险,还是干实业好。升值时皆大欢喜,股市一跌,就一片哀鸿。少华回顾买股票这段时间,整个人都被牵扯,精神紧张,时而高涨,时而低落,反反复复,像极了赌博。还是及早抽身好,赚多少,钱未到衫袋都未係自己的。

  想通后,少华感觉浑身轻松。他沿着山脊,一直爬到山顶。沿路是北风吹黄的芒草,一不小心就会被割到手脚。少华一边爬,一边听着自己的喘息声,那么的真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自己对话,只有在心无旁骛时,才能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群山如嶂,层层叠叠,将天际染成青黛色。冷风扑来,清爽怡人,霎时神清气爽,胸襟大开,包容百川。

  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一生是多么的短暂!少华站在山顶,看着莽莽大山,不由得感叹人的渺小。从自身的角度,股市的下跌,已经是目前很大的困惑,但放在更大的范围思考,比他惨的人大有人在。这么一想,也就释然了。就像眼前的青山,埋了多少人?他们也曾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他们的喜怒哀乐,转眼间,就成了坟头下的一堆堆白骨。多少功名利禄随风去,唯有青山在。

  脚下的路,前人也曾经从这里走过,现在还有谁知道?谁曾经在附近生活过?没人会记得,仿佛从来就没有过。所以个人是很渺小的,包括他的痛苦,也是渺小到虚幻,仿佛是不真实的存在。人活天地间,坦坦荡荡就好,没必要太在意得失,输赢。因为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巍巍青山同样屹立于世上,江山依旧,明月依旧,一切都没有改变,得与失只是过眼云烟。

  登高望远天地宽,爬山时的苦闷困惑一扫而光。不就是亏点钱吗?以后赚回来就行了。这么一想,便豁然开朗,下山时,已没有之前的压抑。迎着风,一路飞奔,呼呼的风声从耳边吹过,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漫山遍野地疯跑,充满活力,无忧无虑。风中夹杂着菜香,是厨房里飘出来的,今天吃什么靓菜,这么香?被勾起了食欲的少华,开始感到了饥饿,直奔饭堂。能吃,吃得香,也是一种幸福。

  蒜苗炒肉,清蒸鲈鱼,炒葛薯,还有老鼠汤。少华胃口大开,首先夹了蒜苗炒肉,清脆的蒜苗,滑嫩的肉丝,有老妈做的味道。小时候,每当吃上这个菜,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少华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味蕾的刺激,勾起了少华的思乡之情。此时若在家里,定要烧烧家里的老灶,灶堂里熊熊的大火烘得满身暖融融的,镬头里滋滋作响,不一会就香气四溢。这就是家的温暖。少华越想越怀念,恨不得立刻就飞回家。一想到,今年过年,家里还多一个新人,就更加期盼了。

  今晚多了一个汤——老鼠汤。少华舀了一些,还挺不错。便问工友们,哪里弄来的老鼠?工友回答,在山上装的。少华又想起上一个工地,有蛇钻进房间的事情。

  “能装到蛇吗?”

  “我们的是老鼠夹,装不了。”

  “深山老林的,还是要小心点,遇到蛇就不好办了。”少华提醒他们。

  “放心,有蛇又可以加菜……”

  话还没说完,已经引起哄堂大笑。少华愕然,说:“你们都不怕蛇吗?”

  “怕,见多了也就不怕了。一年到头在野外生活,谁没遇见过几次?”有工友答道。

  原来如此,上次蛇进屋,也就是概率的问题,少华没往深处想,以为只是偶然事件。忽视了人性的复杂,以为人都是好的。让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再次吃亏。

  吃完饭,什么也不想,只想美美睡一觉,明天再看股价有没有跌。炒股后,睡觉也不踏实,不是笑醒就是失眠。一切的不自在,皆因现在缺钱,而所要做的事情又最需要钱。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毕业后,最大的感触就是钱很重要,很缺钱。以前读书,钱多钱少没什么感觉,出来工作后,每时每刻都是为了钱。

  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少华。第二天,开盘就往下跌,想抛,又有些期待,期待奇迹的发生。不管怎样,等下午再说吧。

  下午一开盘,少华便盯着趋势图看,情况没有好转。抛吧,再不抛,血本无归就惨了。少华想下车,却没有人肯接盘。世间的无奈,莫过于此。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钱一点一点地亏,却毫无办法。收盘时,又跌了二十多点。连跌三天,少华连看K线图的兴趣都没有了。也不想打电话给特使,想必他比自己更烦,他投得多,亏的也多。

  出师不利,第一次炒股就亏钱。该怎么对建萍说呢!真是颇伤脑筋。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少华不得不如实和建萍说。听到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打水漂,建萍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以为自己听错了,再次确认,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两千块真的没了。眼泪霎时盈满眼眶,又心疼又无奈。少华不知所措,定定地站在身旁,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长这么大,还没试过这样糟蹋钱。呼吸困难,过了好一阵子才缓过来,问少华:“真的亏得一毛不剩了吗?怎么突然会这样的,前段时间不是还升值吗?”

  “说不准,谁想到突然就跌了!”少华垂头丧气。

  “怎么不赶紧抛了,至少还能保本。”

  “我也是这么想,可惜没人接盘!”

  “你的意思是,没有办法了?”

  “大概是这样,升值时一窝蜂挤上车,跌价时,谁还会上车?”顿了顿,像总结发言道:“炒股只有两种状态,一是锦上添花,二是落井下石。两个都是极端,一般的小鱼小虾,真玩不起啊。”

  建萍似懂非懂,只知道那两千块是冻过水了。结果比想象的还残酷。她看了少华一眼,知道他也很难过,也不忍心再责怪他。只好宽慰他道:“钱没了还能赚回来,就当买个教训吧。”

  想不到建萍没有责怪,还反过来安慰少华。这就是真爱。两个人一起,难免要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能彼此谅解,一起扛,就是神仙眷侣。少华满怀感激,握住建萍的手,指尖冰凉,应该是情绪很激动。愧疚,还没给建萍幸福的生活,就让她先体会生活的不完美。

  建萍能体谅少华,让他更加珍惜眼前人。倘若是向岚,应该不是现在这样,风平浪静。不过,她家景好,也可能不在乎,也说不定。不知为什么,少华不自觉地想到了向岚,两相比较,更觉得建萍的可贵。

  一年忙到头,就是期盼回家的那一刻。忙完一些手尾工作,公司组织了一次打牙祭,还领了两千多块年终奖,一年的工作就算结束了。少华没想到能领那么多,算是个意外惊喜。生活还是美好的,不会总是一路荆棘。少华攥着手中厚厚的一叠钱,心里特别安稳。有了钱,就有了底气。

  当少华喜滋滋地把年终奖交到建萍的手里时,建萍也很惊讶,感叹道:“想不到年终奖会这么多。”

  “嗯,我也想不到。”少华说完,很开心的望着窗外。在粤州买房的火苗又一次点燃。做工程虽然辛苦点,但收入也不错。辛苦就辛苦点,总比在农村耕田好吧。少华心里又燃起了熊熊烈火,对工作,对生活,充满希望。人生都是这样,一程又一程,常不如意,但也不至于太绝望。

  建萍还在规培,工资不高,有这两千多块,下面的日子就好过很多了。刚出来工作,样样都是钱,真的很不容易。建萍欣欣然,拿着钱,开心地说:“回家过年啰。”

  过年,这个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是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节日。外出工作的游子,无论多远,都要在这一天回到家里,和家人吃团年饭。铜锣村又开始热闹起来,每天都有人从外面回来,班车在村口的大榕树下一停,坐在院子里的村民就会伸长脖子往车上看,看谁的孩子回来了。等到自己孩子的,便会欢天喜地地出去迎接,帮忙拿东西。回来的年轻人也是满载而归,手上拿的,背上背的,大包小包一大堆,都是给家人买的礼物。

  建萍是向少华一起回的,两人一下车,就被眼尖的村民看见,都笑着说:“唉呀,姚老爸的大公子回来了,还带他老婆一起。”

  “姚老爸真有福气,不单儿子争气,取的媳妇也是我们村数一数二的才女。”

  “可不是吗?我们铜锣村出的美女,早早就给姚老爸定了,真有眼光!”

  “人家少华也不差吧,歪瓜裂枣的话,建萍也不会看得上。”

  “也对,这就叫什么,那个郎……”

  “郎才女貌……”

  “是是,你这么一说,就什么都明白了。”

  村民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既羡慕又兴奋,大家又多了个茶余饭后的话题。德叔也回来了,侃大山的地点也有了,过年就更有意思了。

  少华和建萍有说有笑,见到村里的叔叔伯伯也一一打招呼。又是一阵寒暄,建萍也不掩饰,俨然就是少华的另一半。反正大家都知道了,大大方方面对就好。

  一切都往结婚的方向发展。只是好事多磨,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越是美好越是难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