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枝的家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奶奶生下父亲不到两年就去世了,那时候家里穷爷爷咬牙一个人把父亲带大父子俩相依为命20多年挣得瓦房三间农田三亩,母亲家境相对好一些外公是工人但母亲姐弟三人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没成家传统的家庭对儿子的照顾肯定会多一些何况一大家人也只有外公微薄的工资但母亲的陪嫁还是高于当时的规格了四铺四盖实木家具外加熊猫电视和上海牌自行车,成年后的小枝问过母亲为什么会选择贫穷的父亲,母亲说主要是你爸年轻的时候比较帅又高而且没有婆媳妯娌之间的矛盾对她又死心塌地的,这么多年没因只生一个女孩被迁怒虽然生男生女是男人基因决定的但是普遍初中都没毕业的60后农村男人还是更多的喜欢儿子的,小枝很幸运的重小到大没受到父亲和爷爷的嫌弃他们反而会更多的溺爱小枝,母亲恰恰相反常常会让小枝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长大后小枝也慢慢体会了母亲的难处和傲气村里家长里短难免会攀比有的心理,那些生了男孩的或者祖辈积蓄颇丰的是肯定小枝瞧不起小枝家这种三无人员的,后来一次机会母亲决定去镇上做点小生意不能一辈子就呆在村里家长里短当个泼妇,咬牙借了几千块钱去镇上盘了个小卖部的生意。母亲的创业只有外婆支持所有家人都反对,母亲是个要强的人顶着压力说干就干,那时候小枝上小学四年级了母亲去了镇上只有父亲和爷爷在家有时候会有不怀好意的大妈估计逗她说“雪枝你妈是不是和你爸离婚了不要你跑了”小枝也遗传了妈妈的泼辣冲上去踢了大妈就跑“哎哟,没妈的死妹儿”大妈们通常会这样骂她,夜深人静的时候小枝也会偷偷地哭泣但是妈妈说的话却在耳边“小枝妈妈去打拼挣钱是为了你以后的活得更好一点家里穷会被人瞧不起的妈妈不想自己一辈子没出头的”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许是村里就是个社会的缩影小小的小枝有了深刻的认识她觉得她能听懂母亲的意思,因为城里镇上回来的孩子都是好干净整洁的抠门的大妈们会大方的拿出家里的糖果给他们而每次看到小枝时总会不耐烦的说“去去去别处玩去”这个时候母亲总会生气的拉她回家打骂她没骨气馋猫一个久而久之小枝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导致以后就算心里很喜欢一个东西也不轻易说出口的别扭性格连对喜欢的人也一样。母亲的小铺生意越来越红火父亲被叫去了镇上帮忙终于父亲还是接受了母亲的安排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放下了手中的田地踏上了生意人的道路。小枝和爷爷一起留在了村里父母创业初期能省就省晚上就是打个地铺睡在店里。日子虽然苦但是有了奔头对父母而言再多的苦都能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