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短篇

忆屈先生

后记

忆屈先生 胧川 1504 2020-10-24 10:02:48

  后来我得知屈先生在我离开仓库一年后,因为家里有事也离开了仓库,还曾约好等他再过来这边的时候,约上我和阿悄再聚一聚,也很凑巧,他从来不会提大石那家伙,即使是过年过节之间偶尔的互相问候情况,也只会提到阿悄。

  我并无意宣扬不好的习惯,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和工作下,我觉得烟更适合作为全文的一个线索,现做一份个人的解释。

  “拿上我大一时候开的会员卡,在超市里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还顺手买了一条烟,要是因为不懂人情就被冷落的话,那我觉得这四年的书估计也等于白读一大半了。”当时因为我问过相关的人,知道用烟酒来打交道是在人情交往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先给他点上火,自己再来点上,他似乎对我这行为感到很惊讶,但是很快又回到平静,两个人就在那片烟雾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这一段则是回忆我和屈先生算是正式建立友好关系,本无意记下这一段,但实在想不出更为还原的描写了。

  至于关于年会那一段,算是屈先生和我交心的开始,到现在为止我也不清楚这是好还是坏,但想来,总归是好大于坏的。

  “突然打火机冒出来极大的火苗,像是被那些话鼓舞了一般,在风中猛烈地扭曲了一下,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烟的前端被烧黑了的一段,但仅仅是烧黑了,并没能点着。”这一段则是写到了第三方以及别的事情,激情过后,受伤的只能是某一方,不是吗?

  “老屈没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我的肩,恰好大石开车回来,我把烟头按熄在附近的一个灭烟器上,老屈也收起本想甩在地上的烟头,随我做完这个动作,带着不一样的气氛,回到了来时的车上。”这段及这段往上的对话,算是想记述也受到了我的影响,部分习惯开始了改变。同时加上了一些讨论,或许至今我也是在反思三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吧。

  “我没说什么,只是从他床边走过,到了阿悄的床头,从他的枕头底抽出一包烟,拆开来在场每个人都派了一根,我咬着烟,坐在阿悄的床尾位置,阿悄似乎也很配合,没有因为我掏出他的私藏货而捶我。”这段算是表明两人对我态度的区别了,到现在还想起来,或许我还真的是个小气的人吧。

  “等他回来的时候,接过他递过来的烟,发现自己的打火机已经点不着了,也算是第一次,我的师傅给我点火。我没作声,只是身子靠过去,用手做挡风势,就和他第一次接受我帮他点火的姿势一样。”这里的算是屈先生还了第一次我给他点火的礼,实质上,我感觉这次分别之后,也很难再见面了,算是示意关系逐渐疏远然后再到断绝的意思吧。

  “突然他从口袋里掏出烟盒来,问我要不要抽一根再走。”这段则是大概在场的都知道我不会再回来,或许也以后的日子都不会再见了,所产生的些许眷恋吧,你看,这回连小狗都不追出来了。

  屈先生似乎还在老家那边,他也确实是姓屈。本来阿悄是在我工作几十公里外维修叉车,后来也是回了家去,做的依旧是维修,只不过不再是叉车而已。如此想来,估计三人更是难以一聚了。我写这篇短文最初的缘由,便是阿悄告知于我他回家去了,问屈先生怎么还没回来,两人稍微交流了一阵子,事后我便突发想记下来之前的这段日子了。

  刚开始离开确实是十分后悔的,现在则是到了从容一笑的程度,只是偶尔会想起和屈先生度过的日子。刚出来社会时候人也比较单纯,以为什么事情都很简单,就好比做机修就是纯机修,绘图的就是纯绘图。可到最后,就发现其实工作只是一个名头,实际上别人叫到你的你都得做。就连休息日在家睡个懒觉,都会受制于父母,那么世间上还真的会有简单纯粹的事情吗?我认为没有,后来我也习惯了那样的全面发展型的工作,只是好像忘了当初选择做这份工的初心,以及磨洋工的愧疚感罢了。

  “你还年轻,又刚毕业出来,有文化,再学点技术就好了;不要老是唉声叹气的,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你硬着头皮去面对的;挺直腰板来,不要垂头丧气的。”屈先生如是说。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