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头明年就七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自从两年前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就把老孙头接到城里来了,也算是跟着儿子享享福。老孙头在农村生活惯了,对城市生活很不习惯。儿媳是城里人,生活习惯不一样,儿子也不能天天在家里陪着,老孙头在儿子家感觉到处都不舒坦。而且即使儿子在家,爷俩本身也是三句话不到就要顶牛。住了不到一个月老孙头就想回家了,跟儿子说了两三次,儿子每次说既然出来了就不能回去了,回去算啥?最后儿子想了个办法,反正回去也是一个人住,在附近租间房子住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老孙头也没有继续坚持,儿子大了,自己老了,也不能像以前那么坚决了。老孙头有时候感觉人老了真没有用,很无奈。
老孙头就在儿子家附近住了下来,房子还是不错,一大间,另外有卫生间和厨房,可以做饭,有暖气,还朝阳。让老孙头不太满意的一个是太闹,虽然在城边,但是来来往往的车还是非常多,白天黑夜的闹哄哄;第二是太亮,晚上屋里被外面的灯照得和白天一样,还一晃一晃的,让人头疼。于是住过来不久,老孙头就把门窗都封得严实实的,里面再挂上厚厚的窗帘,大白天屋里面也是黑咕隆咚。老孙头外出就去三个地方,一个是市场,每天买点米啊菜的。另外一个地方是小区的广场。那里天天都有些老年人,老孙头不太去。首先因为口音的关系,老孙头讲话别人听起来费劲;第二呢,他们说的老孙头也不爱听,他们有的经常谈论股票、理财,老孙头听不懂。要么就是切磋怎么保健、养生,老孙头也不关心,该死该活的都是命,值当的那么在意吗?再说了,活那么久干嘛啊,一点用都没有了。再就是几个老头天天聚在一起讲过去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如何呼风唤雨,他们瞧不上老孙头,老孙头也不爱听他们吹牛。老孙头偶尔过去就是下盘棋,可是他倔强的很,不许悔棋,还不让别人旁边说话,所有大家也不太喜欢跟他玩。老孙头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对面的树林,也叫公园,人很少,树和野草很多。他差不多天天要去转转,在里面静静地坐一会,好像找到回家的感觉了。除了短暂的外出,老孙头就闷在家里,看电视、喝酒、睡觉。刚开始老孙头只看新闻,可是慢慢地发现新闻没法看了。刚刚说哪个人怎么个开拓进取,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回头又说他偷税漏税,克扣拖欠工人工资。昨天刚说哪个地方城市改造搞的出色,今天就说政府破坏古建筑,建了拆,拆了建,破坏污染环境。等等等等,老孙头弄不明白。后来,他就只看考古、文物鉴赏类节目,看不多久,就又不行了,电视上又说那些东西都是假的,都是像演戏一样来糊弄观众的。最后,老孙头就只看动物世界、自然、地理这类纪实节目,看看那些大大小小的动物,看看不同地方的人,觉得比那些胡说八道有意思。不看电视了,就喝酒,喝上二三两,不管什么时候晕晕地就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就再也睡不着,然后就再看电视,喝酒,睡觉。两年下来,老孙头也差不多习惯了,一天天简单的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每天去树林里转转,简单吃点饭,看看电视,喝点酒,没有可以说话的朋友,也不和别人打交道,有时候他可能一个月都不说一句话,也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他有时候在路上走着,抬起头看见楼上窗台上的花盆,就想,要是能突然掉下一个来,正好砸到我脑袋上就好了。于是他走路的时候就故意离楼很近。他走在马路上,看见远处飞奔而来的汽车,就想,要是汽车突然改变方向,一下子撞到自己就好了,于是他就常故意往马路里面靠,有时候走两步就赶紧退回来,因为他又觉得要是那样被撞了,对人家司机也不公道。邻居们都觉得这个天天低着头的老头很怪。
一天早上,和往常一样,老孙头吃完早饭去树林里转转。正当他迷迷糊糊、慢慢腾腾地走着呢,突然听到一声微弱的叫声,老孙头一听就知道是一只小鸟在叫,寻声走过去,果然,在一棵大树下的草地上卧着一只小鸟,绒毛还没褪尽,正羽没有长齐,嘴巴还是嫩黄的。老孙头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小鸟是一窝雏鸟里面的最小的,早孵化出来的鸟儿们长得快,等到他们可以飞了,大鸟就带着大家飞,可是晚孵化的小鸟还没长成,一离窝就掉下来了,一般这样的小鸟存活的可能性非常小。老孙头以前在老家有过养鸟的经验,他紧走几步赶过去,把小鸟捧在手里,仔细端详,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种类,但是知道是只雌鸟,个头不大,很柔弱,嘴巴和腿都细细长长的,黄白的羽毛,大大的眼睛,是一只很漂亮的小鸟,不过有条腿好像有点伤,但是并无大碍。老孙头一见这只小鸟就感到有种莫名的喜欢,心里又生出无限的怜爱,不忍心丢下,就捧在手里赶紧转身回家。一回到家就开始一通紧忙活。先找个尺寸大小合适的纸盒子做鸟窝,在前面抠个孔,好让小鸟出入,里面先垫上干草,然后垫上棉絮。窝做好了又找个小盘子,仔仔细细地洗干净了,给小鸟喝了点水,另外准备一个小盘,放上点沙子给小鸟吃,帮助消化。还要给小鸟准备吃的,先跑去市场买了点面包虫给小鸟垫垫,一开始鸟儿不知道吃,把虫子剪断成两截,反复地逗引之后,鸟儿才吃了两条。只要能吃东西就行,老孙头心里有了点底。然后准备正餐,老孙头把从家里带来的小米乘出一点点,加上一点点鸡蛋黄,一点点牛奶,放锅里蒸。等蒸熟了,凉透了,拿给鸟儿,可是鸟儿还是不知道吃,这难不倒他,一只手轻轻握住小鸟,用拇指和食指分开鸟儿的嘴巴,另一只手捏着几粒米塞到小鸟的嘴巴里,塞了一两次后,小鸟就知道好吃了,开始从他的手里啄着吃,老孙头很满意,真是只聪明的鸟儿!给鸟儿取个名字吧,看她瘦瘦弱弱的,就叫小小吧!
从此,小小就在老孙头家里住了下来,老孙头可是忙碌起来了。每天急匆匆地去市场买东西,一回家就忙活着给小小准备吃的,给她喂水喂饭,喂饱了就把鸟窝放到窗台上,让小小晒晒太阳,老孙头则坐在旁边,天天细细地端详,盼着小小赶快长大,还常常对着小小自言自语。小小长得很快,一个星期后,受伤的腿就好了,羽毛也渐渐丰满,体格也愈加健壮,一个月后,小小长成了一只健康的美鸟,能够从窝里跳到窗台上,从窗台跳到桌子上,还会啾啾地叫,叫声不大不小,婉转悦耳。看着小小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老孙头满心欢喜。除了去市场,哪里也不去了,天天呆在家里陪小小玩儿,捧着,爱抚着,看着小小活泼可爱地跳来跳去,老孙头的内心如同喝了蜂蜜一样甜美。小小聪明得很,老孙头伸出手掌,小小就跳到手心里去;拍拍肩膀,小小便跳到肩膀上;拍拍脑袋,便飞到脑袋上。老孙头也爱说话了,每天不停的和小小叨叨地说,说自己小时候的事,说自己养育孩子的事,说自己所有的高兴和烦恼,小小便瞪大眼睛静静地听,偶尔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听懂了一般,每当这时老孙头就感到非常满足。有时候老孙头喝点酒,爬在桌子上睡着了,小小就会跳到耳边啾啾地叫,老孙头就醒了;有时候老孙头早上起床晚了,小小也会跳到床头啾啾地叫,老孙头就赶紧起床。老孙头觉得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小小都知道关心爱护自己了。再后来,小小就长大了,老孙头会打开窗户,让小小到外面窗台上玩会儿,他还找人模仿小树做了个架子,天气好的时候,他就坐在门口,把架子放在身边,小小就在架子上欢快地跳来跳去,兴奋地欢唱,这时候老孙头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自从有了小小,老孙头简直变了一个人,走路变快了,邻居们还经常看到老孙头会莫名地微笑,偶尔还哼起小曲,大家感觉他好像更怪了。
再后来,小小便能飞起来,可以自己飞到门前的树上,老孙头站在树下看着,小小玩一会,老孙头伸手一招呼,小小便乖乖地飞下来,落到他手心里,老孙头便满意地点点头,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小小。再后来,小小就能飞得更远一点,有一次,小小竟然径直飞到树林里了,老孙头在后面紧紧跟着。到了树林里,小小就更高兴了,在树上飞来飞去,兴奋地大声呼唤,老孙头看小小高兴,心里也很高兴。于是老孙头便经常带小小去树林里玩。一天早上,和往常一样,老孙头带小小去树林里玩,小小一样地兴奋,欢唱。过了一会儿,又来了几只鸟儿,和小小一样的摸样,小小跟他们在一块玩得更欢了,有一次甚至远远地飞走了,甚至飞到树林深处看不见了,老孙头突然感觉像遭了电击一样,不顾一切地追赶过去,大声呼唤小小,搜寻呼唤了好久,甚至老孙头都有点绝望了,才找到小小,老孙头赶紧握紧了小小,生怕小小再飞走,急匆匆地回家了。一晚上怅然若失,晚上也没睡着觉。第二天,老孙头没有带小小去树林,小小只能站在窗台上向外张望,有时大声地呼唤几声,老孙头一整天都感到坐卧不安,食不甘味。第三天,老孙头还没带小小出门,小小依然站在窗台上张望,不吃不喝。老孙头就坐在小小旁边发呆。突然,小小尖叫起来,而且用翅膀嘴巴去碰撞玻璃,老孙头赶紧向窗外一看,原来外面窗台上站着一只小鸟,在紧张地向屋里张望,大声地呼唤,老孙头有点气急败坏地冲出去,大声喊叫把那只鸟儿赶走了。回屋后,看见小小仍然紧靠在玻璃上,眼睛急切地向外张望。老孙头无力地伸出手,轻轻地呼唤她,小小丝毫没有理会,依旧看着窗外。老孙头感觉心里好像被掏空了一样,坐在小小旁边,突然一阵感觉眼睛非常酸,拿出酒来,倒了一大满杯,一口喝下去,头一热,爬在桌子上哭了。第四天早上,老孙头没拉窗帘,也没起床,屋子里黑咕隆咚的,听见小小还在窗台上,偶尔叫几声。窗外有另外一只鸟儿的回应。一整天老孙头窝在床上思来想去,辗转反侧,万念俱灰,没起床也没有吃饭,感觉自己的心好像都要停止跳动,自己要死了。第五天早上,老孙头迷迷糊糊的躺在床上,感觉好久没有听到小小叫了,他挣扎着起床,拉开窗帘,看见小小还坚持地站在窗台上,一看见拉开帘子,立刻急切地向外张望,尖历地呼唤着,窗外则是同样焦灼的另外一只,老孙头顿时心如刀绞,眼泪开始在眼眶里转,他咬了咬牙,使出全身的气力,一把推开窗户,两只鸟儿都被吓了一跳,窗外的一只迅速起飞,小小迟疑了一下,回头看了看老孙头,也展开翅膀跟着那只鸟儿飞走了,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
老孙头的生活又恢复了原样,依旧是低着头慢吞吞地走路,偶尔抬起头用绝望的眼神看看天空,但是再他也不去树林里了,再也不敢养鸟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