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历史

好汉劫

第五十三章:初上梁山

好汉劫 清徐艾谷 2615 2024-08-18 09:55:22

  这一晃就忙活了二十多天。

  这日,杨志和李龙正在醉仙楼帮着招呼客人呢,却见知县丁成满面笑容进面,二人忙迎出去,将丁成请入雅间。

  丁成道:“不知少将军有何打算?“

  杨志道:“时乖命蹇,虚度光阴,洒家又能如何?”

  丁成道:“欣逢道君皇帝圣诞,官家大赦天下。少将军何不此时进京,打点上下,日后或有光宗耀祖之日”。

  杨志听得心动,又萌生了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念头,连声道:“如此甚好”。

  丁成道:“俺有个本家叔父,名叫丁瑞,现为开封府推司,本官可修书一封,求他照应少将军,必能赦罪复职”。

  杨志连声称谢,丁成当即让李龙取了纸墨,给丁瑞写封书信,交与杨志。

  杨志谢过,便要启程回京。李龙道:“明日俺也要回济州将老母接来此处,即可以照顾姑丈姑母表弟,又可赡养家母,一家团聚,也好照应。杨大哥也不急于一时,明日和我同去最好”。

  杨志应允。当下李龙摆下酒席,三人对座,开怀畅饮,讲说些江湖逸事,十分尽兴。

  次日早明。杨志和李龙起来收拾行囊,知府丁成又来送行。李龙拜托丁成照顾詹家二老,众人依依不舍,送出数里。

  一路无话,走了数十日,来到济州。李龙寻得家时,老母与长兄同住。母子相见,不胜欢欣,又把杨志引见了。李龙说起杨志的好处,一家人都感激不尽,强留杨志住了几日。

  杨志心急,执意要走。李龙便叫老母和长兄收拾些金银细软,交与杨志。

  杨志那里肯收。李龙便说回京见官,没有金银开路,那能行的通?好说歹说,杨志方才收下。李龙又说路上不太平,雇个庄家帮杨志挑了包裹盘缠,又送了一把朴刀做防身之用。一直送出二十多里,方洒泪而别。

  又走了两天,庄家告诉杨志前面路过梁山,常有劫匪出没,可得小心。

  杨志道:“洒家正想抓几个毛贼立功呢,只管前去,光天化日,怕他咋的”。

  二人直顾赶路,杨志一摸脑袋,头上戴得范阳毡笠不见了,想是刚才在树下歇息,忘拿了,便对庄家说:“你且慢行,待洒家寻毡笠来”。

  庄家点头,挑着胆儿在前面走着。

  杨志回头,寻得毡笠戴好,迎面看见庄家丢魂失魄地跑回来,担子也丢了,口中叫着:“大虫来了”。

  杨志道:“那有大虫?”

  庄家道:“劫道的大虫,快跑吧”。

  杨志见担子都丢了,如何肯放过,便道:“昨夜间梦见狻猊大战豹子,今日少不得一场搏斗。洒家倒要看看那个吃了熊心豹子胆,也敢捋虎须”,说罢挺朴刀冲上前去。

  远远看见大路边站着一人,燕颌虎须,,豹头环眼,手里拿着一把朴刀正往这边张望。

  杨志火往上撞,破口大骂:“好泼贼,怎敢捋虎须,把洒家的财帛担儿还了,如若不然,要尔的好看”。

  那人却不搭话,圆睁怪眼,倒竖虎须,挺朴刀直扑过来。杨志肯岂示弱,举刀相迎,两人就在山下打起来了。

  真是对手,两人你来我往,战了半个时辰不分胜负。

  正在此时,听得山上有人高喊:“二位好汉不要打了”。

  杨志料是劫匪同伙,恐腹背受敌,便虚晃一刀,闪在一旁,定睛一看,山上下面一群人,都是提刀拽棍的,前呼后拥。

  那首领拱手笑道:“二位好汉正是棋逢对手,将遇将才。这位是俺的兄弟林冲,人称豹子头。小可乃白衣秀士王伦,乃山寨寨主,只不知好汉是何来路,能否报个蔓儿”。

  杨志知道这是江湖黑话,问他叫啥呢。这伙人不过是些山贼土匪,在杨志眼里真个上不了台面,因此便想亮出身份压他们一头,直言道:“洒家乃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人送外号青面兽”。

  王伦闻言大惊道:“青面兽杨志?小可多年前在东京时应试多曾听得将军大名,只说是在关西多有边功,屡有升迁,真个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只不知将军因何至此?”

  杨志长叹道:“此事说来话长,洒家流落关西,也曾戍边杀敌,也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只因道君皇帝修艮岳,要盖万岁山,征集江南珍木奇石,差十个一般制使押运花石纲,偏洒家时运不济,在黄河里翻了船,不能回京赴任,逃避他乡。听说赵官家大赦天下,便讨得一担钱财,待回东京去枢密院使用,以图旧职。雇个庄家挑了担儿,路过宝地被劫,且把担儿还我,两不相欠”。

  王伦笑道:“这个好说,久慕英雄大名,相见恨晚,怎可叫你空去,不妨山寨小座,聊表仰慕之意”。

  杨志无奈,只得随他上山。

  到了山寨聚义厅,王伦与杜迁、宋万、朱贵、林冲等一帮山寨头领,都来与杨志见礼,并叫杀羊置酒,设筵款待。杨志听得这些人名字耳熟,如若梦中。

  酒至半酣,王伦道:“这位林冲兄弟,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可惜被高太尉陷害,刺配沧州,结果又犯了事,只能梁山落草。适才听制便说要回东京通络,只怕虽经赦宥,也难复前职,何况高俅那厮是个卑鄙小人,如今见掌军权,岂能容你?与其殿前受辱,不如小寨歇马,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岂不痛快?”

  杨志志在光宗耀祖,岂甘落草为寇,因此推托道:“蒙众位好汉如此抬携,只是洒家有亲眷在东京居住,前因官司连累了他,今日正要酬谢。望能归还洒家行李,感激不尽;如不归还,空手也要去”。

  王伦见他执意要走,便道:“即然制使志存高远,小可也不愿强人所难。今日天晚,明日早行”,言罢又与杨志敬酒。

  杨志满心欢喜,与众人开怀畅饮,直到二更方散,各自休息。

  次日天明,王伦与众首领又与杨志饯行,并将那担财物还与原主,一直送到山脚路囗方罢。

  杨志上了大路,挑了胆儿,风餐露宿,直奔东京。

  到了东京,杨志先寻着客店住了,放下行李,买些酒肉吃了,歇了一晚。

  次日杨志早起,买些礼品便去拜会韩忠彦。到了韩府一问,才知韩忠彦因与右相曾布不和,被外放谪贬,如今已回相州养老去了。

  杨志无奈,只得到央人到开封府打点,好容易见着开封府推司,呈上灵璧知县丁成的书信,丁瑞看了道:“失落花石纲本是死罪,虽经宽宥,也得再议。如要补殿帅府制使职役,须得在枢密院上下打点,求得赦罪文书,再到殿帅府求高太尉首肯,才能复职”。

  杨志没法,只能央求丁瑞在枢密院代为打点,疏通关节,把那担儿金银财物用尽了,才得到知会文书。

  杨志到了殿帅府,呈上文书,自有门官带入,见着太尉高俅。

  高俅正看那赦罪文书呢,门官报说王虞侯求见,高俅叫传。

  王虞侯进来,杨志一看认识,正是纲首三秃子,不由暗自叫苦。

  三秃子最善溜须拍马,因押运花石纲有功,被高俅留做虞侯,只为高俅跑腿办事,甚是得力。

  三秃子一见杨志,先是一愣,旋即骂道:“好你个青脸儿,丢了花石纲,还敢回来”。

  杨志忙辩解道:“本来那船并未完工,已至渗水,偏又赶上大风大浪,以致失陷”。

  三秃子道:“十个制使押运花石纲,一般行径,回来九个,独你失陷了,还敢胡言诡辩”。

  高俅一拍桌子,骂道:“好你个杨志,失陷花石纲也该回京首告,如何畏罪潜逃?正抓你不着呢,还要旧日勾当。所犯罪名,虽经赦宥,难以委用”,一笔将文书勾销,将杨志赶出殿帅府。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