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00后,我记忆中那个荒凉的小山村是我为数不多儿时对家乡的记忆。那时候刚出家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条土路,那是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路。家里那会没有车,走到县城大抵是得四五个小时了。那时村子很落后也还没有什么“万元户”,也没有什么车那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拖拉机自行车那时候谁家里面要是有辆摩托车都是极其新颖的了会引起围观的,大人小孩子会围满你家的院子当然了最受瞩目的还是院子中间那辆崭新的摩托车,每个人都会投去羡慕的眼光。这时主人就会和我们夸夸其谈到了傍晚就会把摩托车骑出来在村子里兜几圈,那会我们就会早早吃完饭到路边追着看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坐上摩托去感受一下。而且那条土路也并不好走,坑坑洼洼的颠簸的很厉害和坐过山车都有一拼了路上面都是沙石,如果鞋子底很薄的话还会硌得脚生疼。车一路过尘土飞扬的像极了现在的施工现场,人坐在拖拉机上会被巅的七荤八素的,坐时间长点就会巅的屁股像是开花了一样疼,所以根据经验我们都会在车上铺上厚厚的被子或是站起来。尤其是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泞的不行,路上还会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水坑。如果不穿雨衣那你的衣服都逃不过被泥水漰溅的命运,还记得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下大暴雨,大雨过后路不仅更加难走了,而且山上淌下的水都会向河套涌去。此时你站在河坝上就会看到倾泻而下的雨水汇成了河,河坝两边的树木也会被连根拔起冲走。连路上也犹如小河一般那时水能没过脚踝而且流速很快水里面夹杂着泥沙打的脚生疼。那时家里地势低院子里都会涌进水,然后全家人都要冒着大雨拿上盆子网上裤脚去往外面泼水,再加上那时雷声特别的大总会害怕房子会不会被冲垮。
当时村里的年轻人特别少,都为了生计去城里打工了。不仅如此那时出村去县城还需要走一条吊桥,这条吊桥在我出生时就已经存在了,如果追溯起时间也得有几十年了吧可能会有人问吊桥是什么,我们村子的吊桥是由很粗的钢丝绳还有铁的桥礅和木板组成的。离地面也得有几米高的距离,类似于现在的玻璃栈道,不同的是脚下面铺的是木板而且会有缝隙,两边是绳索也有很大面积的空隙。那时尤其是夏天遇到发大水时吊桥下的大河,水流很急而且吊桥在半空遇到风还会左右摇晃,走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要抓紧桥边的钢丝绳防止摔倒而且一定不要向下看因为可以通过桥板间的缝隙能看到桥下的一切。如果你恐高的话那就比较不好处理了,那时出去都是几个人手拉手的过去。过去后会发现每个人的手心都会有层细密的汗水,冬天桥板上有雪会结些冰很丝滑,尤其是下雪后融化在下雪那才是真正的滑那时就需要带上手套了因为你需要抓着桥边的钢丝一步一步的往前挪着走,而且要穿上一双特别防滑的鞋,不戴手套的话天冷手会被粘在钢丝上。有时还会遇到桥板损坏的情况,这时候只能硬着头皮小心翼翼的躲着往前走了。出门虽然不便,但是我的童年也还挺开心的,家乡的山很大连绵起伏去山上抓蝈蝈蛐蛐摘野果子,尤其是春天时满山遍野的杏花那才叫壮观,房前屋后映入眼帘的都是粉白粉白的我家的猫儿总是会爬上去树梢“招蜂引蝶。”
那会走在街上都还是平房居多呢,我也会好奇那楼上住的是哪家王子还是公主。慢慢的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点家里买了洗衣机,那是家里的第一台洗衣机。我还记得那个洗衣机是半自动的,一边可以洗衣服另一边是甩干桶。买回来时我可开心了终于不用去河套边用洗衣板洗衣服了,那时河套不发水时我们就在哪里洗衣服。尤其是冬天那山上流下来的水格外冰冷,手上也生了好些冻疮,但慢慢的河套的水越来越少也就干涸了。我还记得有天老妈做了菠菜豆腐汤,我非要自己一个人端屋里去那时年纪小力气也小而且菜还很热,刚走几步就一股脑的全都撒在了脚上,那会在我们这个小山沟手机都还没普及呢,也没办法去医院属实太远了。那时家里人医护知识有限,当爸妈把我袜子脱下来那一刻连皮肤也带了下来,场面有点吓人。爸妈不知在哪听说一个敷的药很管用就自己在家给我敷,我的脚现在还有很大一块疤呢。(所以小朋友们千万别和我学啊!)
又过了几年,我记得我那时候在上小学。村里人就开始说要修水泥路了,有些村民不信还特意去了镇里问。没想到竟然是真的,都说要想富先修路,正式开工那天别提有多热闹了。放着炮竹,村子里的人们也不惜走一个来小时的路早早的就去村口看热闹了。也确实那个荒凉的小村子也好些年没这么热闹过了,一来呢是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子二来呢路也不好走,出村的人和想出去转转的人就少了。那水泥路修的很快,而且比起原来的土道实在强太多了,下雨天不穿雨衣也可以干干净净的了。爸爸出村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部手机。那时的手机还是摩托罗拉哪种按键的呢。那时候家里的电视还是挺大的,像个罗锅一样虽然说是彩色的但是也很占地方的。路修好了外出打工的人们也陆续回来了一些,村子里也有了一点生气,更没想到的是第二年水泥的路就通到了家门口了。慢慢的我们村子里也不用再走那个陪了我们几十年的吊桥了,因为在我们村出口又修了一条柏油路这条路是省道四通八达的这样我们出村就可以去到想去的地方,真的方便极了。时隔没多久街上又新建了两所医院,看病也方便了很多而且很多药物也纳入了低保,医疗设施也比较完善,医疗也有了保障再也不用为看病难看病贵而发愁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楼房也一幢幢的拔地而起像是雨后的春笋变得很普遍。车也是换了又换,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又到电动车到现在都离不开的轿车日子也在奋斗中越过越红火。
记得初中毕业后我就去了外地,高中毕业在回来那变化太大了有些地方我都找不上去了我发现那时上的初中现在变成了幼儿园和小学。又新建了一个医院,学校又多了三四个,幼儿园的选择那就更是全面了。以前的早市场脏乱差现在又干净又整洁。爸爸的手机也换成了智能机,电视也变成了高清的了。家里面也盖了新房,所有的家具都换成了全新的,电器的种类更加丰富全面。近二年我家门前又换上了柏油路,路面也加宽了。道路两边的绿化,做的特别好路上连一个水坑都没有,而且一到春天来村子里踏青,看杏花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村里还修了自来水,不用在挑井里的水吃了。现在就连污水也有了归宿,再也不用倒在路边污染环境了而且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那山上种满了树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不会再担心暴雨会把树木冲走了。那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都实现了,我很喜欢雨后的小村庄天湛蓝湛蓝的,绿水青山,空气清冽,鸟语花香美不胜收。尤其是下过雨后雾气朦胧远处的山若隐若现好似仙境一般。置身在其中感觉我的家乡就是真正的桃花源。
家门前的路在不停变化着,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蒸蒸日上。今年是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您是太阳,您是指南针,您是灯塔,您是坐标。它藏在每个人的心里,藏在我们美好的日子里。我经历的事件不多,2003年的非典那时候我还小,听父母讲那时候的防疫也是非常严格的,只不过那时网络信息比较慢我们这个小山村得到的信息也并不是特别多。到2008年的抗击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那是令我们心有余悸的一年,在电视上看着那一幕幕有些难过。南方遭遇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作业人员二十四小时全力强修。5.12一个让人无法忘记的日子,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半个中国都有震感,地震发生后各方人员紧急支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心共克难关,此时我们都在一起。再到2019年的新冠病毒,它见证了真正的中国速度。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医护人员自愿请命,志愿者无谓艰险,普通百姓居家隔离这一刻我们都在战斗,现在疫情常态化我们的生活也全面步入正轨。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冲破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疾风知劲草中华民族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
2021年3月14日,寓意“爱你一生一世”因为有你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你在我眼中,我在你心里。在这里我想向您表白,祝您100周岁生日快乐!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彼此成长,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