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向我出刀!”裴旻双手背在身后,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徒弟。
今天是李微尘自打来到招摇山以后的第一次赖床,平日里又硬又冰的石床在今天也横生了许多不舍,裴旻都看在眼里,直到上午才将他从床上拽了下来,毕竟今天还要教徒弟桩功四境。
李微尘看着自己师傅,心里不由疑惑,这和自己想象中的桩功不太一样,平日里站桩都是静止的,这次怎么一反常态需要动了起来。
裴旻看出了李微尘的想法,并没有出声解释,达到桩功三境牵一发而动全身后,劲道重新散发到身体各处,单纯站着或者是靠外物已经起不到更大的效果。
桩功四境,也算是老道近两年的修行体会,一味讲究静止,终究还是落了下乘,唯有让身体动起来,在动中取静,静中取动,达到动静皆系于一身方才是习武大道。
李微尘深吸口气,抽刀逼近裴旻,裴旻看徒弟的架势,应该是要采取贴身缠斗的策略,这正是他一开始习武自己所教给徒弟的武者对敌方法,不由得失声发笑。
不过这样也好,更有利于掌握桩功四境。
一刀直取裴旻脖颈,老道哪能想到自己这徒弟一开始就下死手,一个铁板横桥躲了过去,紧接着起身一掌将李微尘打退数丈。
“不是这样战斗,看好,我只演示一遍。”
裴旻摇了摇头,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看似身形缓慢,步伐随意,却让李微尘挑不出任何破绽。
看着李微尘,裴旻手中树枝轻飘飘的挥下,李微尘摸不准是什么路数,只好先出刀抵挡,在树枝与木刀碰到的一瞬间,裴旻整个人气势一变,剑势凭空出现在树枝之上,电光火石之间,裴旻已经出完招,再度回到了先前的位置。
“嘡”,地上传来一声闷响,李微尘看着手上的木刀,想不明白这上好的铁木怎么会被树枝斩断。
“换刀,重新来过。”
不敢耽搁,李微尘拿出备用的刀,仔细回味着刚才裴旻斩刀的那一出动作。
看到李微尘陷入沉思,裴旻微微点头,学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动脑子,而不是傻傻的凑上去,正所谓内行看门道,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方才的画面在李微尘的脑海中不断闪过,重现。终于,在树枝上,看到了一点亮光,保险起见,李微尘默念神通,回看刚才那一式,确保没有出错。
通过神通放慢速度,可以看到裴旻整个人在那一瞬间,精气神都汇聚到了树枝尖上,全身的力量都倾泻其中。
果然,从那个光点看,这应该是树枝承受不住裴旻的剑气而泄露出来的,少年好像捕捉到了什么,不由再次冥思苦想起来。
“我懂了,是‘收’与‘发’!”少年灵光一现,捕捉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刚才裴旻故意在出招前行为散漫,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看出前后的对比。
裴旻最满意自己徒弟的一点就是悟性,这般领悟速度,即使当年的自己也没有这么快,眼看李微尘已经掌握了关窍,老道挥手让李微尘再度攻来。
少年平复了一下心中的兴奋,仔细感受着手中的刀,借着刚才体会到的感觉,抽刀而上。
移动过程中的李微尘散发着一种无懈可击的感觉,待来到裴旻身边,身体力量汇聚双手,再由双手将力量导入刀身,木刀刃面一道流光划过,锋芒毕露。
裴旻看到自己徒弟的动作,再度点了点头,少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可以学到这种程度已经实属不易,手指微动,用祝白剑将这一式给挡了回去。
“你这也算是第四境入门了,与其说是桩功四境,不如说是一种发力方法,将前三境所积攒的力量积攒到一点爆发出来。”
李微尘体会着桩功第四层境界,心里也有了举一反三的思考,此时裴旻也刚好回答了他的疑问。
“这一种发力是我二十多年前领悟出来的,练到后面,也可以作为招式,具体使用还要因人而异。”
李微尘微微点头,赞同了师父的话。
“收拾收拾,天黑之前,我们下山。”
李微尘没有想过昨日师傅所说的分别竟来的如此之快,连一天也不耽搁,刚才涌出的喜悦也不由得被离愁别绪给冲散。
看着前方师傅的身影,李微尘整个人像失了魂一样跟了上去。
回到洞中,少年环顾四周,一切东西都给李微尘带来一种亲切之感,师傅早已经在洞里等着,看到徒弟回来,摆了摆手,示意他快点收拾。
来到床跟前,将夫子赠予的画卷还有师傅所给的两卷《博物志》放入怀中,少年摊开被子,将被子给铺的整整齐齐。
看了看,好像已经没有别的要收拾的,但心中还是不舍,来到了放刀的地方,仔细抚摸过用过的每一把刀,都沾染了少年的痕迹。
“别看了,走吧。”
裴旻再次过来催促,少年回头看了看师傅,跑到一处小角落,将藏着的东西拿了出来。不是他物,正是那件少年一眼就相中的道袍。
三年之前拿上山后本来想送给师傅,可是偷偷将道袍和师傅的身形比对了一番,好像还是有点不合适,少年也就动了亲自动手修改的心思。
三年之中,少年在为数不多的下山过程中偷偷买来材料,可有些颜色还是对不上,道袍的袖口和袖子就差异明显。
李微尘看着被自己修改的道袍,不好意思的递给了师傅。
“师父您老人家这次下山,可得穿的好一点,打扮的风风光光的,可别丢了你徒弟的脸。”
裴旻听着少年不着边际的话,脸上没有笑意,只因脸颊早已经被泪水给浸湿,多好的孩子啊,他裴旻后半生遇到个这样的徒弟,这辈子,值了!
伸手接过徒弟递过来的道袍,裴旻拂去眼角的泪,将道袍叠的整整齐齐,笑得合不拢嘴。一辈子从别人手中接过的衣服不计其数,可徒弟给的,还是头一回,那感觉就是不太一样。
“走了!”
此去山高路远水长,山高,路远,水长。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