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仙侠

走一趟人间

第十二章 桃花开了的季节

走一趟人间 可是处处是遗憾 2107 2021-05-27 16:14:50

  山河妖土已经很久休战多年,虽然偶尔在边境有些摩擦,但是却没大规模的战斗。

  鲁山剑宗出的这场事很快就传遍了山河妖土。

  各方势力都把目光看向了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剑士。

  ————

  山河与妖土相近处,这里每天都能看见人族与妖族厮杀的场景。

  虽然妖土与山河停止大战多年,可在这边关之处,厮杀却从未停止。

  一道剑光闪过,一群玉碎镜的妖族瞬间被分为两半。

  “剑山,李渔?”

  “朝暮斩春秋?有点意思。”声音从一位头戴斗笠腰间悬剑的人嘴里传来。

  “春菊,我想去看看这人。”这人轻抚腰间悬着的剑,声音温柔。

  腰间的“春菊”嗡鸣了一下,像是在回应这人。

  “那就走吧。”

  —————

  太玄山,从古至今都是道门的领袖。

  今日却有一位道种从太玄山上走出,入了世间。

  这世间最厉害的读书人在前不久收了一位弟子,今天却是消失在了书院内。

  没过了多久,山河不知何时来了几位妖土大妖亲子。

  似乎整个山河妖土在李渔出现后,都有了动作。

  ————

  从鲁山剑宗下来以后红袄就发现李渔情绪不对。

  “渔哥儿你似乎心情不好?怎么了吗?”

  “红袄,你说我这次做的怎么样?”

  李渔没有回答红袄的问题,看向红袄又反问了一句。

  …

  “我也不知道,本来我们是去为被当街斩杀的凡人讨个公道,就像小说里那些主角一样。”

  “可是上了山又下了山,我心里好像没什么感觉,甚至觉得特别怪异,可我又不知道怪异在哪。”

  红袄闭着眼睛回想,对着李渔说到。

  李渔揉了揉红袄的头,却把红袄弄的面色通红。

  李渔像是没看见,自顾自的说道。

  “我们没下山的时候,这场局就已经定下了。”

  李渔语气有些沉闷。

  剑山没有二十岁内的朝暮境,山河也没有。

  而李渔,一年前便破入朝暮,古往今来也可以说第一人。

  当李渔破入朝暮之时,剑山掌教宋青云就出现在了李渔面前,把李渔破镜的气息全部压了下去。

  整个剑山除了宋青云以外,谁也没发觉李渔破镜了,哪怕唐云。

  李渔破境后,宋青云跟李渔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谈话。

  “我们是不是做错了?”红袄突然睁大眼睛问了一句。

  “那人确实该死,他父亲想杀我被我斩杀也是理所应当。”李渔摇了摇头。

  “那为什么渔哥儿你心情不好呢?”红袄更疑惑了。

  “大概是我们这一路都是被规划好的吧。除了那个春秋境。”

  “该走了。”

  李渔把手从红袄头上拿下。

  红袄似乎想到了什么,又似乎没想到。

  —————

  冬去春来夏快至。

  自鲁山剑宗一行已过去四个月。

  山上有修士,山下有武夫。

  秦国虽然可以经常看到天上御剑飞行的剑仙,可却不是人人都是那能御剑飞行的剑仙。

  在人间,还是凡人为主调。

  李渔没有回到那呆了十年的地方,而是与红袄在秦国偏僻一角的小镇上买了处偏宅住了下来。

  这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红袄不知从哪里寻了盛开了的两颗桃树,栽种到了院子里。还在树下放了两个买来的摇椅,摆了一张小桌。

  “咔…”一阵开门声,李渔的身影慢慢出现在红袄眼中。

  “咦,李先生回来啦?”红袄笑嘻嘻的从摇椅上蹦下来走到李渔身前为他脱下了外袍。

  李渔眼里满是无奈,可嘴上却又带着藏不住的笑意。

  “什么先生不先生的,也就是教教孩子认认字。”说着就躺到了桃树下的摇椅上。

  满脸享受的说了一声“真舒服。”

  “今晚打算吃点什么?”红袄笑嘻嘻的走到了李渔身边问到。

  “都可以,不过今晚得多加双筷子。”李渔睁眼看向红袄。

  “谁要来吗?”红袄眨眨眼。

  “柳巷那小子。”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适时响起。

  “说曹操,曹操到。”李渔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红袄去开了门,打眼一看,是个五六岁的孩子,身上的衣装有些破烂,但是却很干净。脸上带着腼腆的笑意,那一双明亮又干净的眼睛让人一眼望去就印象深刻。

  “红袄姐姐,打扰了。”柳巷对着红袄行了个礼。

  “先生。”紧接着又向李渔行了个礼。

  “进来吧坐吧,当自己家一样。”红袄摸了摸柳庠的头,让开了身体让柳巷进了院内。

  “我去给你们做晚饭,你们这两个先生学生先聊着,做好了叫你们。”红袄关上了门回首对着二人说到。

  “麻烦你了红袄姐姐。”柳巷对着红袄羞涩一笑。

  “快去吧,我都饿了”。李渔倒是没有那么客气。

  “你看人家柳巷多有礼貌,看看你!”红袄瞪了一眼李渔就进了屋内去晚饭去了。

  “快去快去。”李渔哈哈哈一笑。

  柳巷看着二人这副场景,心里感到既温馨,又羡慕。

  他很喜欢来先生家做客,因为这会让他感受到家的感觉。

  柳巷是个孤儿,从他记事起,他就在蜀葵镇了。

  从小到大,柳巷靠着蜀葵镇的乡亲们施舍的百家饭长大,而柳巷却也懂得知恩图报。今天帮这家捡捡柴,明天帮那家打打水。

  因此这蜀葵镇的百姓们倒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孩子了。

  四个月前,李渔跟红袄刚到蜀葵镇买下院子后在小镇上转了一圈,发现这里的私塾早就名存实亡。李渔便去做了一位教书识字的先生,一位不要学费的先生。

  柳巷也是那时候认识李渔的。

  那时冬天还没过,柳巷听说小镇私塾来了一位先生,大家可以免费去那里读书认字,便想着去看个热闹,可到了门口柳巷看了看自己又犹豫了。

  柳巷刚想离开,却发现身后站了一位年轻人,温润如玉。

  那年轻人一身白袍,轻声问了一句“可想读书?”柳巷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便被那人拉进了私塾内。

  在柳巷眼里,李先生学问高,心肠好。平日里,李渔对待柳巷的方式让柳巷感受到了与蜀葵镇百姓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柳巷经常跟在李渔身后去问一些知识,天天缠着李渔。李渔见的柳巷好学,天天跟在他身后缠着,李渔也不恼,反而更耐心的教导柳巷。

  从那以后,柳巷边成了这小院的常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