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历史

丘力居的霸业

第二十八章:联盟疑云 危机四伏再临

丘力居的霸业 飞虎伊甸园 3740 2025-04-05 17:59:04

    建安九年冬,尽管刘备、楼班与马超表面上结成了对抗曹操的联盟,但孙权与曹操暗中施展的离间之计,如同潜藏在暗处的毒蛇,正悄然侵蚀着联盟的根基。

  在益州,刘备为稳固联盟,特意邀请马超与楼班的使者共商大计。宽敞的议事厅内,气氛却略显凝重。刘备率先开口:“如今我等联盟初立,曹操与孙权必定想尽办法破坏。我等需坦诚相待,不为谣言所惑。”

  马超的使者微微点头,却仍面露疑虑:“刘皇叔虽诚意满满,但近日诸多传言,说皇叔与曹操暗中往来,我家将军不得不防。”

  刘备心中无奈,深知谣言危害之大,赶忙解释道:“此乃孙权与曹操的奸计,意在破坏联盟。我刘备一心兴复汉室,与曹操势不两立,怎会与其勾结?还望将军明察。”

  楼班的使者也接口道:“刘皇叔,我家大王同样希望联盟稳固。只是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还需谨慎行事。此次大王派我前来,也是想与皇叔商讨下一步的合作细节。”

  刘备见楼班使者态度尚可,心中稍安,说道:“如今曹操退回许昌养精蓄锐,必定会卷土重来。我认为,我们应加强情报互通,共同训练军队,以备曹操再次来犯。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马超使者与楼班使者对视一眼,思考片刻后表示赞同。然而,尽管表面上达成共识,三人心中仍各有顾虑,联盟的信任基石已出现了细微的裂缝。

  与此同时,在江东,孙权与周瑜正密切关注着刘备联盟的动向。周瑜指着地图上的益州、北平与凉州,对孙权说道:“主公,刘备等人虽暂时结盟,但猜忌已生。我们可再加一把火,让他们联盟自乱阵脚。”

  孙权微微皱眉,问道:“公瑾有何良策?”

  周瑜冷笑一声,说道:“我们可伪造一些书信,分别送往刘备、楼班与马超处,让他们误以为其他两方私下与曹操勾结。同时,派人在三地边境制造摩擦,挑起事端。”

  孙权听后,点头称赞:“此计甚妙,就依公瑾所言行事。务必让他们联盟土崩瓦解。”

  于是,江东细作开始在各地秘密行动。没过多久,几封伪造得极为逼真的书信,分别送到了刘备、楼班与马超手中。信中内容言之凿凿,暗示其他两方已与曹操暗中达成协议,准备对收信方不利。

  刘备看到书信后,心中一沉。尽管他坚信联盟对各方的重要性,不应轻易破裂,但仍忍不住产生一丝怀疑。他立刻召集诸葛亮商议:“孔明,此信虽可能是孙权伪造,但不得不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诸葛亮仔细查看书信后,神色凝重地说:“主公,此信破绽虽有,但制作精良,可见孙权用心险恶。我们切不可自乱阵脚,当务之急是立刻派人前往楼班与马超处,表明我们的态度,同时查清书信来源,以证清白。”

  刘备依言而行,火速派遣使者带着亲笔书信,分别前往北平与凉州。然而,就在使者出发不久,益州边境传来消息,与凉州接壤处,突然出现不明来历的军队骚扰。刘备大惊,担心是马超听信谣言,率先发难。

  而在凉州,马超同样收到了那封伪造书信,正怒火中烧时,又得知与益州边境有军队冲突,顿时认定是刘备背叛联盟,率先动手。马超怒不可遏,立刻点齐兵马,准备向刘备兴师问罪。

  在北平,楼班也收到了类似书信,与此同时,他得知自己派往与曹操接壤边境巡逻的军队,遭到了莫名袭击,损失惨重。楼班怀疑是刘备与马超为了讨好曹操,故意为之。楼班心中大怒,一面加强边境防御,一面考虑是否要重新审视与刘备、马超的联盟关系。

  此时,曹操在许昌得知孙权的离间计生效,心中暗喜。曹操对荀彧说道:“孙权这一招果然厉害,刘备联盟内部如今必定混乱不堪。我们可趁机出手,各个击破。”

  荀彧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但刘备等人并非泛泛之辈,我们不可轻敌。可先派小股部队试探他们的虚实,同时继续暗中支持孙权的离间行动,待他们联盟彻底破裂后,再发动全面进攻。”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派遣夏侯惇率领三万精兵,佯装进攻刘备的益州,实则观察各方反应。夏侯惇领命后,迅速出兵,一路向益州边境进发。

  刘备得知夏侯惇率军前来,心中忧虑。他既要应对夏侯惇的进攻,又要处理与马超、楼班的联盟危机,一时焦头烂额。刘备紧急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关羽说道:“大哥,夏侯惇来犯,我们自当迎头痛击。只是马超与楼班那边,还需尽快澄清误会,否则腹背受敌,局势堪忧。”

  张飞也大声说道:“怕他作甚!俺老张定能杀退夏侯惇。但马超那边,还是得想办法让他相信我们。”

  刘备沉思片刻,说道:“云长、翼德所言极是。关羽听令,你率两万精兵,在前方抵挡夏侯惇;张飞,你速带一千骑兵,日夜兼程前往凉州,务必向马超解释清楚,此乃孙权与曹操的阴谋。我与孔明在此坐镇,随时应对各方变故。”

  关羽、张飞领命而去。关羽迅速整军出发,在益州边境布下防线,严阵以待夏侯惇。张飞则带着一千骑兵,快马加鞭向凉州赶去。

  与此同时,在凉州,马超正准备率军攻打益州,庞德连忙劝阻:“将军,此事或许有蹊跷。刘备一向重义气,且联盟对他至关重要,怎会轻易背叛?在未查清真相之前,贸然出兵,恐中他人奸计。”

  马超听后,心中稍冷静了些,但仍气愤难平:“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如今边境冲突不断,难道坐视不理?”

  庞德说道:“可先派人前往益州,查清事情真相。若真是刘备背叛,我们再出兵不迟;若不是,我们与刘备联盟破裂,正中曹操与孙权下怀。”

  马超觉得庞德所言有理,于是暂停出兵计划,先派出斥候前往益州边境打探消息。就在这时,张飞快马赶到。

  张飞见到马超后,大声说道:“孟起,你竟听信谣言,要与我大哥兵戎相见?这全是孙权与曹操的奸计啊!边境冲突之事,我大哥毫不知情,定是有人故意挑拨。”

  马超冷哼一声:“翼德,你让我如何相信?如今证据摆在眼前,你叫我怎能不怒?”

  张飞心急如焚,说道:“孟起,我张飞以性命担保,我大哥绝无背叛之意。你若不信,可随我一同前往益州边境,查看究竟。若真是我大哥所为,我张飞任由你处置。”

  马超见张飞言辞恳切,心中的疑虑又减轻了几分。恰在此时,马超派出的斥候回来报告,说边境冲突的军队,并非刘备的益州军,而是一群身着曹军服饰的不明武装。马超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险些中了奸计。

  马超对张飞说道:“翼德,看来真是我鲁莽了。险些因为谣言,坏了联盟大事。”

  张飞见马超相信了自己,心中大喜:“孟起能信我便好。如今曹操派夏侯惇来犯,我大哥正率军抵挡,孟起能否看在联盟的份上,出兵相助?”

  马超毫不犹豫地说:“那是自然。曹操乃我们共同的敌人,我这便点齐三万铁骑,与你一同前往益州,击退夏侯惇。”

  张飞与马超率领大军,火速赶往益州边境。而在益州边境,关羽与夏侯惇的军队已经交战。夏侯惇凭借着兵力优势,对关羽的防线展开猛烈攻击。关羽指挥若定,利用地形优势,顽强抵抗。双方激战数日,互有死伤。

  就在夏侯惇与关羽僵持不下时,马超与张飞的援军赶到。马超一声令下,三万铁骑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曹军阵营。夏侯惇没想到马超会突然率军来援,顿时阵脚大乱。关羽见马超援军赶到,士气大振,立刻率军反击。

  在关羽、张飞与马超的三面夹击下,夏侯惇渐渐抵挡不住,只得率军撤退。刘备得知马超出兵相助,成功击退夏侯惇,心中大喜。他深知,此次危机虽暂时化解,但联盟内部的信任危机仍未彻底消除。

  刘备与马超、张飞会合后,对马超说道:“孟起,此次多亏你及时醒悟,出兵相助。孙权与曹操的离间之计实在狠毒,我们日后定要多加小心。”

  马超说道:“皇叔客气了。此次是我险些误事,多亏翼德前来解释。经此一事,我深知联盟之重要,定不会再轻易相信谣言。”

  然而,尽管刘备与马超暂时化解了误会,但楼班那边的情况仍不明朗。刘备深知,若不能让楼班也消除疑虑,联盟依然岌岌可危。于是,刘备决定亲自修书给楼班,详细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并派诸葛亮前往北平,当面向楼班解释,以重建联盟的信任。

  诸葛亮领命后,带着刘备的书信,马不停蹄地赶往北平。在北平,楼班见到诸葛亮后,面色冷淡:“诸葛先生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

  诸葛亮微笑着说道:“楼班大王,亮此次前来,是想向大王解释近日发生之事。那些所谓的书信与边境冲突,皆是孙权与曹操的阴谋,意在破坏我们的联盟。”

  楼班冷哼一声:“诸葛先生,空口无凭,叫我如何相信?我派往边境的军队无端遭袭,这又作何解释?”

  诸葛亮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些证据,说道:“大王请看,这些是我们调查到的线索,足以证明袭击您军队的并非我主刘备与马超的人马,而是曹操暗中指使的势力。孙权与曹操妄图通过这些手段,让我们联盟自相残杀,他们好坐收渔利。”

  楼班仔细查看了诸葛亮呈上的证据,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但楼班仍心有顾虑:“即便如此,此次事件也让我意识到,联盟内部的信任如此脆弱。日后若再出现类似情况,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诚恳地说道:“大王所言极是。亮以为,我们应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络机制,定期互通情报,加强沟通。同时,对各方边境加强巡逻,防止类似的挑拨事件再次发生。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为敌人的奸计所惑,联盟必能稳固。”

  楼班沉思良久,觉得诸葛亮所言有理。他对诸葛亮说道:“诸葛先生所言,甚合我意。此次便信了你们。但联盟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诸葛亮见楼班态度有所缓和,心中稍安:“大王英明。如今曹操与孙权虎视眈眈,我们唯有团结一心,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

  经过诸葛亮的一番努力,楼班与刘备之间的误会也逐渐消除。然而,曹操与孙权自然不会轻易放弃破坏联盟的计划。他们又在暗中策划着新的阴谋,准备给刘备、楼班与马超的联盟带来更大的危机。天下局势依旧波谲云诡,各方势力在这乱世的舞台上,继续展开着惊心动魄的角逐,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