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历史

大明:开局被迫成奸臣

第七章 钦使大人会法术

大明:开局被迫成奸臣 指三 2421 2021-06-13 08:43:32

  落凤坡下面停着十几辆大车,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灾民,几十名衙役驱赶着灾民,维持着混乱的秩序。

  两名衙役手提木棍,为曹彰开路,离着老远,曹彰便看到三弟坐在大车上,正在臭嘚瑟。

  大车中白花花的装满了渔获,新鲜的黄花鱼!

  “钦使大人来了,快让开。”衙役扯着嗓子嚎叫,终于开辟出一条道路。

  曹淳眼尖,蹦下车跑向曹彰,兴奋的说道“早没见二哥有这本事啊,你可真是神仙,我和大哥按照你的方法,果然捞到了鱼,你可没瞧见啊,那鱼白花花的浮在水面上,我们几十人都没捞干净。”

  曹彰笑吟吟的站在那,压在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了下去,他是中国国家地理的老粉丝,杂志上曾有一个专题专门介绍过华夏渔业资源分布情况,上面写到黄花鱼群会在这个时节从深水越冬区向西洄游进入河口一带海区产卵。

  四百年后因过度捕捞导致鱼量骤降,明朝禁海与开海轮相交替,反倒是保护了渔产资源,再加上这时候的渔民捕鱼设备简陋,不可能出现过度捕捞现象。

  所以曹彰在抵达灾区时,就吩咐两兄弟带着几十名青壮去河口捞鱼,果然收获颇丰。

  “二哥,后面还得有几十车的渔获,需要加派人手运鱼。”曹淳兴奋劲还未消退,整个人都很亢奋。

  曹彰吩咐衙役道“马上组织青壮劳力,去运鱼。”

  “三弟,还得辛苦你和大哥带人往海边跑一趟。”

  曹淳回道“一点都不辛苦,倒是有趣的很啊。”

  围观的灾民很是不解,这么多的鱼,是用什么法子捕捞到的?用渔网肯定不行,鱼在海里可是活的,你用网抓鱼,鱼是会跑的,你就是捞上一个月,也不可能捞出这些鱼啊。

  一名亲眼目睹捕鱼过程的灾民神秘兮兮的说道“钦使大人会法术,曹三爷按照钦使大人的嘱咐,把十几大袋的仙药洒进海里,鱼就自己飘上来了。”

  “鱼能自己飘上海面?给你们白抓?”一名灾民质疑道。

  “你说怪不怪,这鱼飘上来,一动不动,跟死鱼一样,我们把鱼捞进车里,这鱼又活了过来!这要不是法术,还能是什么?”参与捕鱼的青壮有板有眼的分析道。

  围观灾民议论纷纷“鱼死了,又活了,这怎么可能?”

  “你要是不信,你去看看车里的鱼是不是活的?”参与捕鱼的青壮对其他人的质疑很不爽。

  大车里的鱼不仅是活的,还活蹦乱跳的,捕活鱼,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捞到这么多,那唯一的解释就是钦使大人真的会法术。

  “我看呐,钦使大人就是海神下凡,专程来救咱们的。”一名年迈灾民分析后,立即得到一阵应和。

  铛铛铛

  曹彰站到了大车上,也不知从哪搞来一面铜锣,激情澎湃的喊道“众乡党,静一静!”

  四周听到钦使要训话,乖乖的静了下来。

  曹彰清了清嗓子“众乡党马上回到分配的驻地,去告诉亲友,今晚吃清炖黄花鱼!”

  黄花鱼肉质肥厚,味甘而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还有调中止痢的功效。

  灾民体质虚弱,吃黄花鱼再合适不过。

  “我没听错吧?晚上都能吃到鱼?”

  “钦使大人说吃鱼?”

  “黄花鱼?不会是在骗咱们吧?那可是富户才能吃得起的稀罕玩意啊。”

  人群嗡的一声炸开来,明朝海禁严格,自洪武起寸板不得下海,即使隆庆朝开海,也只是开了福建和广州的两个港口,其余的海岸线还是在严密的把控中,这就导致许州灾民临海而居,却没怎么吃过海货。

  灾民能分到鱼肉吃,真是闻所未闻呐,但十几大车的渔获就摆在那,由不得他们不信。

  衙役扯着嗓子喊道“都立马回到驻地,不听号令者没鱼吃。”

  灾民可都饿着肚子呢,一听到‘没鱼吃’,人群立马散做几股人流,老老实实的回到驻地等着吃鱼。

  虽已入夜,坡上却是篝火连绵,犹如白昼。

  落凤坡一角,百余口大锅蒸腾着热气,浓郁的鱼肉香气扑向坡上的每一个灾民。

  坡上可是有着十二万人,却只能听到火把劈啪作响,谁都不想说话,他们只想静静的看着飘来鱼香的方向,望眼欲穿。

  曹彰解决了十二万人的口粮,心情略有放松,这全靠‘神威醉鱼王’的强大功效,这种药物可以麻醉活鱼,在现代属于违禁品,药物捕鱼是犯法的。

  现在还没有渔场的概念,海域未被过度开发,海里的渔获很丰富,更不用担心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河口的鱼群,足够扛到灾民重建家园了。

  “小民叩见大人,谢大人再生之恩。”负责分配食物的甲长里长们看到曹彰溜达过来,连忙跪倒在地。

  他们情感诚挚,并不是在假客套,如果没有这些渔获,是真的要饿死人的,许州水患肆虐,灾民饿死并不是新鲜事。

  甲长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者,他这么一跪,呼啦啦跟着跪倒一片人。

  “快都起来,别把鱼烧糊喽。”

  烧鱼的伙夫都跪在了地上,也不顾热气蒸腾的鱼锅。

  曹彰来到一口锅前,打开一个小纸包,把纸包里的东西洒进了鱼汤中。

  曹彰从伙夫手里拿来汤勺,顺着锅边搅了几下,一股奇特的清香从锅中散溢而出,这股清香混着鱼肉的香气,勾的附近甲长和伙夫使劲咽唾沫,食指大动。

  “大人,这是何物?怎的如此清香。”一名甲长问道。

  我不可能告诉你这是‘十三香’!

  曹彰故作神秘的从袖兜中掏出一大包十三香“每锅都要加点,可以提鲜。”

  众人又要下跪谢恩,曹彰最受不了这个,连忙阻止,带着甲长去视察灾民驻地。

  众甲长心中忐忑,生怕自己分管的辖区没做好‘防灾要务十条’,钦使大人说过,谁做的不好,谁就没鱼吃。

  知府衙门

  胡世安微眯双眼,轻嘬绿茶。

  这茶是开春采的头茬,口感清纯,鲜活清香,能去火清热。

  上月新纳的小妾正跪着给他按脚,这脚在泥水里泡了小半天,都起泡了。

  “老爷,七石细粮已经差人送过去了,拢共花了二十八两银子,是从府里的账上支的。”管家躬身汇报道。

  “这么贵!”胡世安口里的茶瞬间就不香了,倒是有些苦涩。

  “老爷,水灾淹了不少地,粮价涨了。”管家回话。

  心很痛,胡世安只得自我开慰道“罢了,罢了,几十两银子而已,钦使要是不来安置灾民,我哪有闲工夫坐在这按脚啊。”

  “防灾要务,还会医术,最神的是捞鱼赈灾这一手,真是个奇人,闻所未闻,闻所未闻呐。”胡世安摇头晃脑的瞎琢磨着。

  门房忽然敲门进来“老爷,京里来了文书。”

  “呈上来。”胡世安放下茶盏,撕开文书上的蜡封。

  封皮上是内阁的印信,想来里面的内容是关于灾情的。

  展开信纸,胡世安神情剧变,一脚踢翻了脚边的水盆。如花似玉的小妾被吓得尖叫连连。

  “混蛋曹彰,狗屁的钦使,自己一身腥臭,跑到本官这上纲上线,还敢坑我的银子,气煞本官,气煞本官啊!”

  

指三

谢谢各位的推荐票,萌新一枚,全要仰仗你们的每一票,每一份支持。本书是内签过的,状态过几天就会改,请放心收藏,指三码字虽慢,但不会断更。爱你们呦~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