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历史

明末双子龙

明末双子龙

巧江南 著

  • 历史

    类型
  • 2021-07-28上架
  • 12903

    连载中(字)
本书由红袖添香网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一章 双雄结义

明末双子龙 巧江南 829 2021-07-27 21:39:07

  天启末年,明朝内忧外患。明熹宗朱由校不理朝政,整天钻研木匠活,百姓都称其为“木匠皇帝”。宦官魏忠贤于此时把持朝政,滥杀忠良,朝纲紊乱,一时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陕西全境灾荒不断,朝廷财政拮据,赈灾成为空谈,农民起义遍布全国,大顺军李自成、大西军张献忠声势浩大,面对朝廷围剿,连战连捷。北方明蓟辽督师袁崇焕在与后金势力的战役中,运用新式武器红衣大炮击败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取得宁远及宁锦大捷,努尔哈赤于此役后含恨而终,新继任的天聪汗皇太极野心勃勃,欲入关一统天下,完成父汗遗愿。

  视线转到陕西榆林城内,城中古刹兴业寺住持圆通大师正在施粥救济灾民,恰巧发放到最后一碗粥时,还有最后两位少年在排队等。

  只见其中一位白衣少年说道:“一碗粥不容二人食,不如我们来一场比赛,谁赢了谁拿这碗粥”。另一位黑衣少年说道:“怎么个比法,来文的还是来武的”?白衣少年微微笑道:“不如我们来比比下象棋,一局定胜负,赢得喝粥”。黑衣少年说:“比就比,怕你不成”。

  两位少年棋艺各有优势,白衣少年擅长进攻,黑衣少年擅长防守,两人谁都奈何不了对方,竟连下三局和棋,从白昼下到黑夜,圆通大师见状说道:“两位施主,我们寺庙今天就要打样了,既然两位下了三局和棋,未分胜负,老衲有个提议,不如这碗粥就分食之”。黑衣少年道:“圆通大师说的有理,我肚子饿到现在,喝粥喝半碗也能填填肚子,兄弟觉得如何”?白衣少年笑道:“为今之计只有如此了,只是我有个提议,我们这半天三局棋也算是有缘,不如互通姓名,交个朋友”。黑衣少年道:“在下徐怀玉,是魏国公徐达之后,后家道中落沦落到这榆林城,如今家中老幼都已殁于这饥荒之中”。白衣少年道“原来是名将之后,失敬,在下李定国,专好结识英雄好汉,同兄长一样,如今我也是孤身一人”。黑衣少年道:“古有不打不相识,我们这算是不下棋不相识,不如结义金兰,在这乱世之中也可有个照应”。白衣少年道:“古人有宴桃园英雄三结义,我听说这兴业寺内有一杏子林,咱俩要不来个杏子林英雄双结义”。黑衣少年大笑道:“哈哈哈,正合我意”。两人遂借了兴业寺内的香炉,插香立誓,结义金兰。

  白衣少年道:“大哥,愿我二人能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天地”。黑衣少年摇头道:“远的不说,先熬过这次饥荒,别被饿死吧”。白衣少年道:“现在陕西全境饥荒,这榆林城怕是呆不下去了”。黑衣少年道:“我准备去辽东从军,投奔蓟辽督师袁崇焕,一能抵御外侮,扬名立万,不辱先祖威名。二能挣点吃的,不至于饿死于这百年不遇的饥荒中”。白衣少年道:“早闻袁督师威名,宁远之战诛杀敌酋,威震天下,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若兄长有意前往,兄弟愿同行”。圆通大师见二人有心报国,建功立业,对二人十分佩服,便微笑道:“我看两位小兄弟都是忠君爱国的义士,从这里前往辽东路途遥远,老衲这里有些香火钱赠予二位,聊表心意,给二位义士做路上盘缠用”。两位少年收下盘缠,齐声道谢。

  徐怀玉和李定国两兄弟喝完了粥,不经整顿,便一同前往辽东了。

  途中,徐、李二人食同器,寝同床,天天比划武艺,研究棋艺,讨论国家大事。徐怀玉性格稳重内敛,李定国性格爽朗活泼,两人倒是个性互补,十分投机。徐怀玉甚至将祖传武艺“沙场十二式”赠授于李定国,相传这“沙场十二式”是徐怀玉先祖徐达于沙场征战时所悟到,经历二百余年,可谓是千锤百炼的武艺绝学。

  两人行至西安府附近,见到一批批灾民乞丐成群结队地讨饭,徐怀玉心有不忍,准备分些盘缠给他们。李定国连忙拦下,无奈地说道:“我知道大哥心地善良,但我们的盘缠若是分给这些难民乞丐,我们自己也不够用了”。徐怀玉叹气道:“希望天下早日太平,饥荒早日过去,天下人都丰衣足食恢复生机”。

  说罢,两人便继续赶路,前往辽东。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