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历史

反派拯救崇祯大明

第二十章 好马做肉肠

反派拯救崇祯大明 帝都老胡 2031 2021-12-05 23:52:31

  大明的军队以卫所为单位,每个卫理论上应该有五千六百人。

  五军营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其兵员从全国各地的卫所中抽调。

  除了作为战时主力部队外,五军营在平时还负责训练来自全国各地没有战斗经验的新兵,待完成训练任务后,新兵再返回他们服役的卫所。

  而三千营,清一色的骑兵组成,最初核心是三千名投靠大明的蒙古骑兵,不过实际兵力远不止三千,巅峰时期拥有骑兵七万余人。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拥有巨大优势,因此五军营虽然是三大营的主力,但三千营才是真正的精锐。

  “塞外降丁三千骑,锻造大明第一骑”,这就是三千营的辉煌历史。

  想到这里,崇祯说:“我大明的三千营,骑兵编队驰骋一番,让朕看看。”

  底下一人回答到:“启禀圣上,战事频繁,三千营常被抽调,刚结束的辽东大战也抽走一部分人。”

  “现在就剩一千多人了。。。”

  崇祯嘴角一抽,终于明白了。

  李自成打过来时,京营出御,未经战斗,闻炮声即溃败而归。

  核心战力如此,打个啥。

  崇祯又问:“陈新甲,松锦大败后,我京营马匹情况如何?”

  陈新甲急忙回答:“圣上,马政之弊病,您已知道。目前,密云总兵唐通,宁远总兵吴三桂,蓟州总兵白广恩手中,还有些精锐骑兵。”

  “至于京营的三千营,就剩个架子了。”

  按大明“马政”,直隶的畿南六府、山东西三府、河南北三府都有养马之责。

  马政可以冲抵了一部分赋税,这笔赋税是不计算入赋税收入的,所以西三府的赋税低很多。

  但实际上,马政就是个笑话。

  蒙与大清,现在已经亲如一家。

  明神宗的时候大明就有一个段子:

  蒙古人的马一生下来,蒙古人就会搞这样一项操作:把小马驹留在山下,把母马系在山顶。

  如果小马驹能够从山下一跃而上跳到母马身边,OK,好马!留着自用;

  一下跳到半山腰然后溜达上去找妈的马,肉马,杀了吃肉。

  懦弱而不敢往上跳的,卖给大明!

  朝廷中的官员知道马不行,还是千里迢迢送到马场养着。养的多了还成了负担,因为抵扣了税收。

  但这也肥了一帮人。

  当然,南直隶和山西的马贩子已经掌握调养胡马的办法,养得膘肥体壮的,也能用,起码比内地的马合适的多。

  想到这里,崇祯下令:“让现有的骑兵,驰骋一番朕看看,不嫌人少。”

  三千营主将收到命令,开始布置。

  虽然仅剩一千多人,但这一千多人中,还是有些蒙古降卒,所用马匹也还可以。

  骑马绕场跑了几圈,这些蒙古降卒,展示的样子还是不错的。

  崇祯下令,骑马跑前五十的人,上前听令。

  崇祯对陈新甲:“陈部堂,将今日三千营中精锐,记下名字。皇铺军校,三百名额,给三千营留五十。”

  众兵士听令大喜,其实留在京营的三千营士兵,都是挑选后留下的相对弱的人。

  没想到这会居然优先得到了名额,真是剩者为王啊。

  记完这些,崇祯又问:“白广恩现在何处?”

  白广恩,陕西汉中人。刚开始跟着农民军的混天猴。

  后来,洪承畴在平凉打败白广恩,白广恩就投降了大明,授予都司一职。

  再后来,白广恩跟着曹文诏镇压流寇,屡立战功,积功升至蓟州总兵。

  松锦大战中,白广恩是有战功的,还算能打,只因粮道被断,不得已退军跑路了。

  儿子白良弼被清军俘虏,写信招降广恩,他也没有回复。

  历史上,崇祯十五年冬,清军进犯蓟州,白广恩抵挡,阵斩清军前锋三等轻车都尉斋萨穆、佐领绰克托及佐领额贝、参领五达纳、护军校浑达善。

  第二年,又与清军战于密云螺山,败走。

  之后跟从吴甡剿流寇,骄悍,不听指挥,抢劫一番跑回陕西,名义上算是孙传庭下属,在孙传庭那里统领火车营。

  但在孙传庭那时,白广恩经常与高杰掐架。

  之后李自成击败孙传庭,白广恩就投降了李自成。

  之后,清军破李自成于陕西,广恩写书投降,自陈罪状。

  清廷回复:白广恩自矢奋勇杀贼,足见苦心,不必自陈前罪。

  顺治五年追叙投诚功,授骑都尉,不久之后病死。

  总而言之,白广恩是个知名叛徒。背叛流寇投降大明,然后背叛大明投降流寇,最后背叛流寇投降大清。

  但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个有能力的反派。

  必须重用,孙传庭一定程度上,控制不住此人,还是搞到京师来吧。

  陈新甲回答:“松锦大败后,兵部正在讨论如何治他的罪,朝廷用人之际,准备让他代替马科守山海关。”

  崇祯撇嘴:“他白广恩一个陕西人,你让他守山海关,他哪有那心思好好守?”

  “召白广恩今晚见朕,朕要用他!山海关一处,先让马科顶着,朕后面择机处置。”

  “接下来,看看朕的神机营!”

  神机营,是通过火铳与骑兵、步兵等常规兵种的混合,相当于明代的特种部队。

  用刀的,理论上,肯定打不过用枪的。

  明代神机营是五十七人为一队,这就是神机营最小阵型单位。

  队长和副队长各一人,三十三个人拿火铳,这三十三人分成三队,每队十一人。

  五个盾牌手在最前沿,负责防御。

  长刀兵分两侧,每侧五人。

  在枪手后面是四个火药手负责分配火药,最后一排十一人负责装填火药,中间十一人负责传递火铳,最前方十一人负责射击。

  而射击则是交替射击,保证火力的持续性,这就是明军常用的轮番射击战术。

  枪不绝声,对无坚阵。

  而旗手顾名思义,就负责表明部队位置和鼓舞士气。

  队长和副队长,主要负责督战和指挥。对于一些偷奸耍滑,临阵怯战等情况进行处置。

  戚继光的戚家军,曾以数千火枪兵配合鸳鸯阵,击毙后金两白旗精锐上万人。

  这神一样的兵种,现在情况如何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