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后宫不得议政
秦知书道:“臣虽然跟各位同僚关系不够亲近,但也算是有点头之交,各位大人对臣也相当包容,即使臣有什么不合宜的举动,也会当成指正点耿,不会对臣私下报复。所以臣想,那些人可能是认错人,伤错了人罢了。”
伤错人?要说伤错别人,皇帝是信的,但秦知书可是大宁朝第二个六元及第的状元,前段时间又将禹州水灾治理得漂漂亮亮,整个帝城谁人不识?
即使天黑了视线不佳认出不陈府的车驾,那么陈川脸上偌大的‘奴’字难道也看不清?
行,即使都看不清,那么在交手的过程中,秦知书一定有表明身份,即使他没喊,那陈川又不是死的,他有嘴他会喊啊,但对方照砍不误,把陈川砍成重伤,秦知书也挂了彩。
秦知书是所有大宁读书人的典范,更是他钦点的状元,还是在帝城出的事,这简直是打他这个天子的脸!
哪来的伤错人?分明就是故意的!
皇帝拍了桌子:“给我查!查出来是谁干的,孤要砍他全家,诛他九……”如果是定王干的,那他也是定王的九族,于是改了口,“不,孤要在他全家脸上都刻字!要他们世代为奴为婢!”
“皇上息怒。”秦知书轻声说,“臣愿意相信对方真的只是认错了人。”
秦识礼上前一步:“估计是来杀我的,结果杀了我哥。皇上,臣得罪的人可多了,朝中被我薅着捐钱的同僚都有可能杀我啊!”
户部尚书瞪了秦识礼一眼,赶紧出列替他擦屁股,秦识礼还要再说,户部尚书干脆捂住他嘴,小声叫:“我的小祖宗啊,我捐,我捐还不行吗?你给我留条小命总可以吧?!”
“那他们说得不对。”秦识礼压低了声音,“他们说你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陈川直到第三天才醒过来,期间陈宁一直在医馆亲自盯着,在这三天里,皇帝那边派出了几拨人手去追查黑衣人的下落,秦云昭这边也没有闲着,期间追查的人还与皇帝的人打了个照面,只不过那些黑衣人好像彻底消失了一样,守城那边又确认,那天晚上秦知书他们入城之后,并没有行迹可疑的人进出城门。
凶手没有出城,那肯定还藏在这帝城里了,说不定,就在某个大宅院里头。
陈川沉默了一会,说:“秦先生,我们这边就先别动了,现在的情形太奇怪了。”
确实奇怪。
秦云昭点点头:“对方像是想要将我引出来。”
陈宁皱眉:“那我儿子伤着了,陈川也是我陈府的人,突然什么动作也没有,皇帝肯定也会怀疑的,当然我不是怕皇帝起疑才想要继续调查,而是,我陈府的人不能被白白欺负。”
陈川看了陈宁一样,陈宁又道:“你别看我,我又没说要用你们的人,我也有人。总之陈川你现在是在明面上的,有几个对你死忠的才正常,秦云昭你就是一个书生,既然做过漠北军和蒙家军的军师,那你可以到蒙府走一趟,向老太爷求几个人。”
“老太爷已经派了人,长宁侯与朱雀大街各家也都派了人手,这点你不必担心。”
“那我就放心了。”
陈宁打了个呵欠,便将空间留给秦云昭和陈川,她去外头跟林大夫聊陈川的伤势。
陈宁一走,陈川便看着秦云昭道:“你为什么不告诉她那些人是谁?别告诉我你到了现在,还要说什么不想将她牵扯进来的话。你们是一体的,你就是死了,身份暴露之后,她也活不成,知书他们的分量,目前还远远抵不过皇帝自己的自尊心。”
“多一个人知道多一个人担心,于事无补,这些年她已经够累了。”
陈宁心里有张弓,越张越紧,此刻已经拉到尽了,她应该缓下来,好好休息,尽管她不可能休息,但少一件事挂心,她就能多出一盏茶时间来看书,写字,或是与人斗斗嘴,也行。
陈川一脸羡慕,秦云昭摸摸他脸上的‘奴’字:“这个字,很快就能去掉了。”
“去掉干嘛?不去。”陈川笑,“我要他以后天天对着自己造的孽,天天心虚。”
然而想让皇帝心虚?那是不可能的。除非边关战事起,他无人可用。
不过即使到那个时候,他也可以端着高高在上的姿态,下一道圣旨,又把他封为镇北将军,他还不能拒绝,否则就是抗旨不遵,要砍头,还要拖累江家。
雷霆雨露,皆是皇恩,他只有谢恩的份。
一一可是凭什么呢?
陈川暗暗地想,最好真有那么一天,不然,他会袖手旁观,反正,他现在只是一个家奴,保家卫国关他一个家奴什么事呢?
跟林大夫聊完,陈宁就让人把陈川抬回了家,随后秦云昭又亲自去回春堂请林大夫随他回陈府,当时回春堂人很多,当中不乏京中一些达官贵人与官员家眷,当下回去就跟家里人讲陈府如何仁义,为着一个家奴,当家的主人都能在外头对一个小小的医馆大夫低声下气。
秦云昭也不过是对林大夫等大夫的态度端正了些,和缓了些,绝对称不上低声下气,但在这些达官贵人看来,这就是低声下气,反正他们是绝对不会对一个小小的大夫如此说话的,更不要说是为了一个农奴。
反正这些话传来传去的,最后不知怎么传到了宫中,几个宫妃闲话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扯到了陈府这事来,私下猜测道:“你说这小秦大人都已经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了,可以说整个京中就没人比他更得春风得意的人了,他的家人再仁义,也没有必要对一个家奴这么好吧?那个家奴可是得罪过我们皇上的,皇上不耐烦的人,他竟然敢这样,那岂不是要跟皇上唱对台戏?”
另一个宫妃猜测:“怎么说,那家奴昔日也是漠北军的将军,虽然是得罪了皇上,但万一哪天漠北起战事,守边的那些人又没有能力,这位家奴还能再一次上战场。皇上好聪明啊,又能教训了对方,又不耽误正事。”
一个圆脸宫妃从旁边经过,闻言大喝:“可快住嘴吧你们!后宫不得议政,这是我们大宁朝开国时就定下的规矩,你们公然在这里议论前朝,那可是砍头的大罪!”
是原先沈美人身边的宫女静安,如今的静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