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历史

大明王朝:我发现了新大陆

第62章 不可能输

大明王朝:我发现了新大陆 冬初十 2058 2022-01-16 20:00:00

  各人体力有差异,遇到难走的路,再逢上加急赶路,一路上掉队的也不是没有。

  不过每日清点人数,从天启城出来到现在,倒是还没有出现掉队或逃跑的。

  老刘人不错,很健谈,王英与其相谈甚欢。

  虽然差着年纪,论起来,都能当他爸爸了,但老刘还是与其兄弟相城,俩人也是老哥老弟的这么叫着。

  老刘出身不错,毕竟穷文富武么。

  练武不是你一个人每天扎扎马步,打两下拳,舞两下棒子就行了。

  这里面的技法套路,都要师傅教,不然的话,就是练一辈子都是门外汉。

  另外练武需强体魄,练武先练功么,练功就少不了要多吃肉。

  但凡是吃的少了吃的差了,营养跟不上,底子就打不好。

  甭说练武了,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纪,能有钱健身,能请得起教练的人有多少?

  哪怕是最便宜的教练,一节课都得一二百,找个好的最起码五百起步。

  每个月吃食营养,最便宜也得几千。

  就是那些做教练的,甚至是参赛拿奖的,也多是为爱发电,挣钱的还是少数。

  练武,比起健身,那是只多不少。

  当然,练着玩儿是一回事儿,想练好了那是另一回事儿。

  休停的时候,王英跟老刘过过招,说实在点儿,一两招过不去。

  王英身强体壮,也会些拳脚,就是前世,也是寻常三五人不含糊。

  可别看老刘岁数大了,看着不高人还瘦,但这身手,可真了不得。

  这还是没动兵器。

  以前,王英只觉得有些练家子说自己能打几十个是吹牛,现在看,倒是真有点儿意思。

  至少,老刘打他王英十个不成问题。

  王英觉得,自己能打三五个,老刘打他十个,那也等于老刘能打几十个。

  当然,这是胡算,当不得真。

  不过老刘能打,这确实没得说。

  虽不如玄幻小说中的飞天遁地,也没有仙侠故事里的以气化剑,但本事,是确实有的。

  至少,不应该跟他一起在这儿当一个大头兵。

  王英的目光开始在军营里盘旋。

  此次出征,他安置了不止一具分身过来,都是普通士卒。

  有步兵,有骑兵,有陷阵营的,有烧火做饭的。

  献慜治下的大明军伍制度严格,对人员筛查都十分仔细。

  就算是他,安插进来几个普通士卒可以,但若是想要直接让这分身当官,那就有些难度了。

  毕竟履历得存在啊。

  你参加了什么战争,什么时候打的,收获几颗人头,都有什么功劳,等等等等,都很难作假。

  当然了,王英作为皇帝,真要想提把谁,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但就是这句话,也得找个由头才行。

  而且,王英也知道自己的本事,治国倒是已经干了一年了,可行军打仗还没有过呢。

  自己那点儿本事,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

  战场变化瞬息万变,只做个大头兵,跟着指挥走还好说,让他当个指挥者,那可就费劲了。

  起码,也得打过几仗,有些经验之后,再酌情升职。

  其实,这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

  这世上没有生而知之的人,什么都得学。

  当然了,韩信那是个例外。

  这个穷困潦倒的军事家,王英至今不明白他是怎么来的那一身能耐。

  一个军神般的任务,穷苦出身,又不知师承,一出山就能有统领三军的本事,还说什么“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简直是匪夷所思。

  王英甚至考究过韩信的师承,可观其履历,实在是想不出来。

  倒是有人对他的师承有过猜测,但王英并不认可。

  也就是说,至今,韩信怎么获得的这一身能耐,还是个悬案。

  除非他是白起转世。

  除此之外,王英也想不出还有什么能让这样的人拥有如此才能。

  “小子,现在好点儿了吧。”

  “嗯,好多了,这药挺好用的。”

  两日前,王英行走还是小心翼翼,一瘸一拐。

  用了老刘头给的药膏,脚上也结了痂,很快就生出了茧子。虽然还有些不舒服,但至少比疼着要强。

  “嘿嘿,那是,这可是老刘祖传的金疮药。”

  “龙眼吗?”

  王英知道,古时候的金疮药,许多是龙眼核晒干后磨成的粉,这玩意儿止血疗伤效果很好。

  “那可不一样,那种寻常货色,跟咱这可比不了。”老刘卖了个关子,可没告诉王英这配方里都有什么,看起来颇为得意。

  王英也没追问,总不能人家好心给你用药,你却觊觎人家的配方。

  这说不过去,就算是以“多数人的利益”来道德绑架都说不过去。

  这些天来,每日的工作,除了行军开路就是安营修整。

  这里本没有路,或者说没有官道。

  有些地方是草地有些地方是丛林,有些地方是溪水有些地方是泥沼。

  总之,不会有很好走的路。

  不过一路走到哪里,他们这路就要修到哪里。

  最前方有一支队伍,专门负责清除路障,一般的树杈和荆棘,他们清理就可以了。

  后面一万多人的队伍,只要排好了队走过去,这路基本上就平了。

  如果是让树给挡住了,那就把树砍了,留一道十米宽的大路。

  一路开过去。

  有溪流呢,就临时造桥。

  有泥洼,就给它填平。

  总之,逢山开山,遇水填水。

  进度上,多少会慢一些,毕竟没有现成的路。

  之所以要修路,许多普通士卒不懂,但凡能看懂的,也不至于做一个大头兵了。当然,这么说有些绝对,至少,能看明白的这些人,都还是有不错的发展潜力的。

  “王小子,你知道为何这一路上都要修路么?”老刘头忽然问道。

  “不修路,运送物资战俘不方便。而且,修自家的路,不是应该的么。”

  王英的回答,并不让刘启元感到意外。刚才,他也只是临时生出了考一考王英的心思。到底是老辈人,看到不错的后辈,就想提携提携。

  格局这东西不是说的,而是潜移默化下影响的。

  “好小子,口气倒是不小,仗都没打,你就把这都当成自家地了?”刘启元打趣道。

  王英摇摇头,平淡道:“这仗,没有输的理由。”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