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我们以物换物,谷子这么重,怎么知道要换多少东西?”
“我也不知道,只能由人家随便给。”
“阿娘,您让我记住要换回来的东西,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来描述它。”
“你去别人家仔细看,把它的特征记住,等交换时,你就能说清楚。”
“阿娘,我听说前面部落有人会用各种符文,来代表所要记住的东西。”
“我也听说了,还听说这种办法很好,能记的东西很多。部落里的王颁下命令,如有人能发明新的符文来记事,赏给他一石谷子。”
这是殷商早期一个部落里的一对奴隶母子的对话,他们对以物换物很是担心,怕别的奴隶换东西时少给自己。
男孩听到母亲的话,眼睛一亮:“阿娘,要是这样画符文,我们就能得到谷子。”
男孩说完蹲下,拿起地上的一根树枝,在地上认真的画起来。
寡母听到儿子说的话,连忙站在他身边看。
只见地上画了三个符文,它们清晰呈现在眼前。
一个符文底下和两边画了横竖直线,上面三个小尖头,像高山耸立,一个中间一条直线,两边各有两条断开弯曲的线,像水在流动,一个四方形,中间隔开成四个小块。
她惊奇儿子能画符文,而且符文一眼就看出一个像门前的高山,一个像高山脚下的流水,还有一个像四周的水田。
男孩画的符文,给家里带来一石谷子,让甲骨文增添了文字,让历史更加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