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第两百七十七章 大棚种植
郭嘉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说道:
“诸葛亮要么奇袭,要么天长地久的反复拖延,绝不会有堂堂之师对皇皇之阵的局面出现。”
“无论是从蜀吴两边的命运来看,还是从诸葛亮本人的性格来看,都定然如此。”
曹操点点头,郭嘉所说的符合他的想法。
诸葛亮也好周瑜也罢,这两人都是当今天下最最顶尖的人物。
比起其他一般的谋士要远远胜过,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对于他们来说很普通的谋划,对于其他一般谋士而言,都是极为凶险的局面。
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过于冒险,或者根本想不到的计策,在这两人手中,都是再平常不过的玩法。
因此他同意郭嘉说的。
而郭嘉接着又道:
“但,在这两者之间,诸葛亮会选择哪一种,实际上也很难说。”
“长远来看,诸葛亮不会与我等一直相持下去——他无法胜过韩先生,这一点毫无疑问。”
曹操点点头,这一点他也同意。
韩旭是不可取代的,当今天下,阅遍九州四海英雄豪杰,也没有任何人像他一样具备如斯之多不同领域的才学。
而且在每一领域都是高屋建瓴、推陈出新的宗师风范。
即便诸葛亮也不行。
“诸葛亮曾说过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如果黄巾爆发、群雄并起的路子不可避免,那么北方能够维持的统一时间,必定长于蜀吴两方。”
“这一大势除了韩先生本人,没有任何人可以逆转。”
“因此从利弊权衡来看,诸葛亮定会选择奇袭。”
此时尽管曹操不住点头,郭嘉却没有露出被认可、理解的欣喜微笑。
诸葛亮那两句话,即便是韩旭也没有反驳。
这实际上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天下或许迟早会有变得统一、和平、富庶的一天,就像姬室伐纣,扫荡所有部落建立西周,始皇横扫六国,高祖又平定万方建立西汉一样。
但乱世会持续多久?这谁也不知道。
作为谋士,真要以天下为己任,恐怕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让百姓在这乱世中更加安稳一点。
不过想起韩旭,他又不禁有一种奇怪的安全感。
乱世的可怕,韩旭毫无疑问也是知道的。
但韩旭心中所求的,却似乎是另外的东西。
既不是权柄争霸,也不是平定天下。
甚至照料眼下身前的百姓,似乎也不是他真正的追求。
仿佛现在这个大乱世,对他而言根本不是什么要紧之事一般。
尽管知道韩旭的想法自己不可能揣摩透彻,毕竟自己连诸葛亮的计谋都看不出来……但郭嘉还是忍不住心向往之。
当然,眼下不是思考这种东西的时候。
曹操还等着听他的意见呢。
他撇开心中杂念,继续说道:
“但诸葛亮此人……丞相您也是知道的。”
“这人极为自信,有傲视天下英雄之气。”
“利弊分析这等事,在诸葛亮身上往往又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因此诸葛亮到底是会突然奇袭还是反复袭扰趁机避战,这实际上并不能轻易下定论。”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丞相若想破这一局,最好还是先下手为强!”
郭嘉最终说出了他的建议。
也是在两种情况下,都行得通的建议。
这实际上是他模仿韩旭的思维方式得出的。
曹操听到之后,果然愣了一下,没有想到主动出手这一步。
尽管起初的计划就是进攻,一统天下,但如今在诸葛亮手里吃了亏,曹操的思路也下意识的保守了起来。
经郭嘉提醒,才想起这回事。
全力猛攻,这实际上也是他在许昌时的想法。
不过郭嘉说的十分激进,还是让他忍不住有些疑惑。
“奉孝,你说的这个……全力猛攻,究竟是要如何攻法?”
“攻法就是全力猛攻。”
郭嘉直接两眼一闭。
“丞相,此番韩先生没来,若论用奇兵,我等定然是不如诸葛亮的。”
“我们唯一真正可靠的长处,就是兵力、甲械、粮草的优势。”
“直接把所有的资源堆上去,如此一来,方可避免夜长梦多之患!”
郭嘉话音落下。
曹操呆了好一会,才幡然醒悟。
这几天沉浸在懊恼之中,却是把一开始的思路给忘了。
和诸葛亮打仗,根本就不该去猜他的计谋。
只要自己严谨治军,把士卒的状态都调整妥当,
诸葛亮在筹谋什么,其实根本就没必要去猜。
直接靠兵力优势正面对决,诸葛亮什么计策只怕都没用。
曹操如梦初醒,连连点头,唤来传令兵,开始着令各部将领准备渡河进攻。
其间荀彧等人走进大帐,从曹操处得知了郭嘉的分析,也都连连称赞。
曹操心下大定!
一番布置之后,曹操和荀彧等人,还有各部将领一道,仔细商讨猛攻的部署。
聚集全部船只、兵力。
启用所有的强力机械弩,火炮,铁船。
将原本能够支持一月的粮草,其中的一半,全部就近寻找百姓换取等值肉类,大幅改善士卒伙食。
并且统一口径,告诉所有士卒,后方还有源源不绝的粮食,即将运往前线。
因为琅琊侯爷的贡献,此次出征,全军永远不会断粮。
而实际上,曹操等人也并非拿着韩旭的名誉吹牛逼画大饼。
长远来看,事情真的就是这样。
说起来,对于‘永不断粮’这四个字,曹操等人至今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韩旭的新粮食,大棚种植……的的确确可以满足这一点。
士卒也都是百姓出来的,也基本都知道这一点。
于是最终。
靠着韩旭的名头,这一番筹备之后,曹营上上下下,再次找回了士气。
这天夜里,曹操没有召唤任何谋士,独自在大帐中审视备战情况的报告书。
一份份文稿在桌案上不断被翻阅。
曹操不断点头,心中十分满意。
为了边疆安宁,这次他将很多成名宿将都留在了后方。
但新提拔带来的年轻将士素质还是让他十分满意的,各方各面都完成的不错。
尤其是陈笑,所有的火炮都维护的极好,没一门出现问题。
不过……他依旧总感觉有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