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历史

三国:开局荒岛捡了个曹操

第290章 第两百九十章 造化

三国:开局荒岛捡了个曹操 风起三国 2032 2020-11-26 12:01:00

    张辽自然明白荀彧担心的究竟是什么了。

  多半与韩旭是有关的。

  他名头这么大,这次出征却没来。

  虽然也不知道韩旭是怎么跟曹操商量的,但反正他就是没来。

  而且看荀彧这表情,多半韩旭在许都又有了什么情况。

  到时候回到朝中,议论很可能会对韩旭不利。

  他半是担心韩旭出点事,曹营少一根支柱,半是好奇的看着荀彧道:

  “文若先生这是在担心韩侯?”

  “……文远将军眼光通透,在下却是为韩侯担忧。”

  荀彧轻叹一声,随后小声与张辽讲了韩旭在许都的情况。

  张辽听的人都傻了。

  这边前线在打仗,韩旭居然在许都领着高官们的家眷女儿办女校……

  而且开办女校之后,一会又是找华佗制药,搞得华佗突然闭起了关,许都无数豪门大人物看病无门,又是突然城郊微服种田,教授百姓逆时令种蔬菜……

  这岂止是荒唐,分明每一条都是没谱到了极点。

  张辽暗暗咋舌,心说这韩旭是想上天了。

  他之前只觉得这人性情烂漫,行事不拘桎梏,跟诸葛亮挺相似的,起码感觉上是这样。

  现在看来,其实是是跟诸葛亮相像,简直比诸葛亮还要诸葛亮的多了。

  他这玩的倒是开心,可只怕大军一旦出了问题,在朝中立刻就要被骂个痛快啊。

  难怪荀彧这么担忧!

  尽管张辽也觉得韩旭这段时间办事离谱。

  但粮食增产,铁船火炮,这都是对国力实打实的巨大提升。

  而且他在军中也听过一种说法,

  就这铁船火炮,还不是韩旭的压箱底手段。

  在韩旭那里,甚至只能算是一种粗劣小术而已。

  这样的人才要是埋没在朝堂斗争中,那就实在可惜了。

  这种事绝非不可能发生。

  不过他倒是没有荀彧那么愁。

  因为他感觉,这件事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

  一来,曹操的影响力在这。

  心在曹操已经将曹华给韩旭约为婚姻,显然是永久性的结成联盟了。

  除了曹华,还有一个杨彪也将家中孙女许配给了韩旭。

  尽管还没成婚,不过以他对这两人的了解,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反悔。

  再说这姿态做的这么足,就算想反水拿韩旭甩锅,事后反而也会被人讥笑为反复小人。

  最关键的是,张辽感觉曹操根本不是那种人。

  这天下论忠义,人人皆知关云长。

  论仁义,谁都知道个刘备。

  而曹操这人性情极端,情绪波动极大,往往会做一些疯狂可怕之举。

  百姓骂之小人,各路豪杰毁之曰残暴。

  但他倒觉得,孙刘曹这三人之中,只有曹操算得真性情。

  韩旭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尽管这个舆论压力之下,韩旭可能落个贬窜边远之地的结局。

  但性命应该还是能保住。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他在许都所做之事全部成功。

  百姓真有冬粮可收,女校的学生们真的增进了本事——有了参政议政的可能性。

  然后听说他还忙制药,那就把这药也算上。

  荀彧说许都城里有瘟疫,这事他也听说过。

  要是韩旭再能把这事给办成了。

  那估计那群大臣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一个韩旭能抵满朝文武,他们就是一人长十张嘴,也休想动摇韩旭的地位了。

  也难怪诸葛亮居然会敬佩韩旭,甚至隐隐有认为韩旭身负天命的意思。

  他的确当得起。

  当然,这一切都还是一场空。

  除非,他真的能做出成就来。

  只是这怎么可能呢?

  张辽看了看一旁的荀彧,又望向不远处的曹操。

  心里暗暗摇了摇头。

  这天下早已是乱世,不管什么事,你要是不确定,那就只管往坏了想就对了。

  韩旭确定能活下来,这就是莫大的幸运了。

  就算腹有锦绣,手握奇术,他还能一天换个花样不成。

  所以多半……

  唉。

  一声无声的叹息悄然在空气中传开。

  大军马蹄阵阵,迅速往许都赶去。

  此次虽然军事不利,但好歹也还有这么多本钱剩了下来。

  士卒历经大战,要回家过冬见亲人。

  吃了败仗,将领谋士也得回去闭关修整。

  乱世之中,人人无非也只是想要活着而已。

  ……

  几天后。

  许都城郊,石头村。

  韩旭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跟隔壁一位姓朱的老汉吹牛逼。

  反正朱老汉就觉得韩旭肯定是在吹牛逼。

  这后生,什么化肥了,什么土质精细化管理了,说的天花乱坠。

  听着都不像真的。

  不过这后生毕竟是读过书,识的字的,前些日子还给他代笔写了封家书。

  因此朱老汉对这后生十分感激,还逢人就和对方辩解,这个小伙子搞大棚种植,肯定能出粮食。

  但话能这么说,就意味着并没有多少人信大棚种植这一套。

  乐于助人的韩小先生也好,星宿下凡的韩侯爷也罢。

  不管他们对这些人多感激,不信就是不信。

  没有足够的把握,是坚决不会去尝试的。

  乱世两个字不是开玩笑的。

  更别说这又是古代。

  小农经济,天然有封闭思想的特性。

  不过朱老汉也是个典型的大汉子民——他是个性情中人。

  他家祖上第五代的时候,出过一位不大不小的将军,到了这一代,还算有不少田地剩下。

  其余的都在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中卖掉维持生计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尽管他家地也不多,但因为韩旭帮他写了封家书,而且根本不提润笔费这回事,他就决定要支持韩小先生到底。

  哪怕他其实也不怎么信所谓的大棚种植。

  不过……

  这几天下来,他总觉得似乎有点希望。

  因为麻布棚中用炭烧的温热,他是老人,时而也会进去温暖手脚。

  就在今早,他就发现了大棚里的田地,真的冒出了一些青幽幽的东西。

  这是韩小先生送的‘西红柿’种子,朱老汉也不知那是什么。

  但看韩小先生满脸期待,想来定是好吃食了。

  只是,他以前也没听说过这西红柿。

  因此他也不确定,这东西是否真能种出果实来。

  要是真的有,那造化可就大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