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历史

三国:开局荒岛捡了个曹操

第四百一十九章 首饰

三国:开局荒岛捡了个曹操 风起三国 2016 2021-01-18 12:02:00

    但开疆要走哪个方向,就比较难说了。

  不过这对诸葛亮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既然决定开疆,选择出兵方向也无非就是个利弊衡量,于他而言就是喝水吃饭一般自然之事。

  答案,当然就是西进,然后,天竺方向。

  这片地方,诸葛亮在韩旭的欧亚地图上早已见过。

  上面有韩旭的标注,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只要治理得当,非常容易成为超级税源。

  这一点诸葛亮根据地域推测过,结论也差不多。

  让他感到有些奇怪的是,韩旭虽然提了天竺……在他口中被称为‘南亚次大陆’的地方气候温暖宜人,但又特别标注了一下,该地土人野蛮迷信,处理需要一定手段。

  实际上,这个世道除了神州以外,也就罗马之类极少数地方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文明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是野蛮迷信。

  韩旭似乎向来都不看重这个,不知为何特意提了一下。

  诸葛亮有些费解,这感觉就像是韩旭真的见过天竺的风土人情,和那里的贵人打过交道似的。

  不过这些疑惑很快就被他抛诸脑后,反正也不是关键之处,况且手头也没有太多情报,还不如想想作战方略。

  同样是依据韩旭的标注提醒,诸葛亮知道那里最强的部落中,有一种叫‘象兵’的军事力量,不可轻视。

  当然,这是对一般人而言。

  诸葛亮脑海中,很快想出了一百多种方法吊打之……

  无数个念头,无数道考量在脑海中转瞬生灭,眨眼间他心中已有定计。

  随后,他安抚了一下黄月英,示意不用担忧了。

  黄月英一脸懵,“夫君,真没事了?”

  “今日起,我必生养康泰,夫人安心便是,哈哈哈哈哈!”

  听诸葛亮这个意思,自己突发奇想的建议还真被采纳了。

  黄月英放下心来,微微一笑,也不再争执。

  ……

  自董卓进京,天下勤王。

  至如今神州裂土三分,已过去数个年头有余。

  因为贸易协议的设定,百姓都渐渐意识到,神州内部的战事一时半会是不会轻易开启了。

  尽管对于谁是正统,天下百姓各有各的理解,但知道战火暂时不会点燃波及桑梓乡土,无数人心中依旧是松了一口气。

  而最近三大巨头同时向外开疆,寻求扩张与增长,这再一次点燃了普通汉人们的心灵世界。

  往常大汉强盛之时,虽冒顿匈奴、大月氏、乌孙等超级部落,也只能瑟瑟发抖,俯首称臣。

  后来世道腐朽,江山糜坏,渐渐地大汉再也不是当初的大汉了。

  可是最近,尽管天下还未一统。

  但整个神州之地,却罕见的有了汉代原初时的气象。

  三大巨头四面开疆,对无数百姓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一个进身之机。

  而与此同时……

  许昌琅琊侯府。

  韩旭正在满头大汗的画图。

  对于‘韩旭闭门旬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画设计图’这种事,府邸内上上下下早已见怪不怪。甚至整个许昌官场,朝堂上下,也没有人觉得奇怪了。

  比起当初的风言风语,现在许昌人就好似化身大雄,人人都知道根本没必要瞎猜,等着韩旭拿出好东西就行了。

  不过最近还是有些小新闻,因为有小道消息传说,韩旭在府邸中,采买了大量的磁石,也不知是作何用处

  实际上韩旭自然是在复刻电磁机械了。

  无论是电动机还是发电机,电力的这两头,都离不开电磁感应这个基本的物理效应。

  但韩旭虽然知道有这种效应,却不是专业人士,并不记得具体的参数和公式了。于是乎他也只能自行试验,先把一应方程组给弄出来,然后再说其他部分。

  这一试验就花了不知多长时间。

  期间还要不定时到丞相府议事,对船队南下东南亚开疆的回报给出建议。毕竟别说是曹操了,郭嘉等谋士也都是出身北方,东南亚的气候他们适应起来都困难,更别说当地的驻扎、经略事宜了,简直是两眼一抹黑,只能等韩旭开口。

  于是如此过了一个多月,韩旭总算是弄了一套似是而非的方程式出来。

  并且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冶炼厂才将五斤堪用的铜丝交给韩旭。

  没错,韩旭只要五斤红铜丝,而这足足花了冶炼厂一个多月,并且还耽误了大量的炼铁任务。

  铜丝铁丝这种东西,在后世看上去是一种十分简单原始的工业件。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后世用的铜丝,实际上都是‘拉伸’出来的。换句话说,如果按照正常的工序将铜锭加工成铜丝,耗费的时间、预算都必然大幅增加。

  而这,可是东汉末年……

  即便是韩旭一手建立的工业区,又哪有将金属拉成丝状的工艺技术,加工自然就快不起来。

  这也是韩旭没有老早就打电力主意的原因,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并且用于输电的导线,这同样是个大问题。

  光有金属丝线,没有外面包裹的绝缘皮,那就不能叫线缆。

  而这东西又涉及到化工,也不是轻易之间能搞出来的。

  最终,韩旭就只好选择等待,先做实验性质的部分。

  当然,并非就完全没有办法。

  首先钢铁就能做导线,而加工这东西工业区是有一定经验的。

  并且他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白银。

  银质的导线,可比铜线性能强大的多,种种好处真是说之不尽。

  但为了让工业区积累工艺、技术,韩旭还是选择下了铜线的订单。

  最后等了一个多月,总算还是等到了。

  一圈铜线被装在精美的漆盒内,这是第一个漆盒。第二个漆盒里,则是一圈银线。

  韩旭订铜线的时候,也顺带提了一嘴,有空也搞一圈同样的银线出来,没想到冶炼厂的师傅这么讲究,真的搞了白银的版本。

  不过让他哭笑不得的是……

  因为加工难度极大,甚至可以说有些强人所难的意味,师傅们最终居然将线缆装在漆盒里,这显然是把东西当成某种首饰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