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短篇

归去来梗概

鸿鹄游(细节更正篇)

归去来梗概 寄茶 2216 2022-09-09 13:14:59

  我是被捡回来的孤儿,那时我还未满月。

  捡我的农妇在我三岁那年因病去世,我本就不被农妇的相公喜欢,自她离世,我时常被打被骂,更甚者被丢弃山林喂狼,可我偏偏记忆力不寻常,自寻着路回了家。

  我哭求那农夫不要丢我,此后我干起杂活,任劳任怨,似驴入狗般一心伺候着他,只求他能施舍我那一口饭吃。在我五岁那年,我去山头另一边砍柴,碰巧看见了在院外悠闲看书的老头子,听邻里乡亲说他脾气古怪,不易亲近。可我永远对他手中的书挪不开视线,为了读书习字,我一有空闲便去恳求那老头子收我为徒,我能帮他耕田浇地,我能为他做饭洗衣,一如我孝敬农夫那般。

  老头终究被我打动了,他觉察出我记忆力惊人,是块读书的料子,答应收我为徒,我喜极而泣,从此卯足了劲,付出全部努力。

  在我十岁那年,老头将我介绍给了当地县令,在县令身边,我干着苦役,基于实践,却也学到了不少不同于书本内的知识。我知晓了衙门在当地的只手遮天,也知晓了那官服的无限尊荣,我不否认,我心向往之。县令对我还算仁慈,给予我那唯一的举荐机会,而后我一举得了秀才之名。

  无奈不久后县令忽然被免了职,我失了依靠,只得回农夫家里,后又方得知农夫在城里惹到了贵人,被打得半身不遂,再动不得身。百善孝为先,我心念养育之恩,一边照顾农夫,一边农耕生存,卖谷物谋生,省下来的银钱用来借城里贵人蒙了灰的藏书。

  十五岁后的一天早晨,我瞅着天气好,便兴冲冲地将家里的谷物拿出去晾晒。可无奈天意弄人,方才午间,乌云便狠狠盖住了天空,可我那时仍在老头子那边准备乡试,待我发觉赶回,已然雷声轰轰。雨点挽弓在弦,随时都有可能砸下来,我匆匆收拾谷物,早晨的阳光让我多欣慰,午间的乌云便让我有多崩溃。

  眼看着麦子收不完,我急得眼眶红了,却依旧无能为力。本在赶路的那佳人啊,吩咐车夫带着家仆过来帮我,人一多,那谷子也松了劲儿,不再与我作对。然而倾盆暴雨不等人,仍有部分谷物来不及收回去,不过损失微许,我虽痛心,但对比方才的心慌着急,一点情绪却也显得不足挂齿。

  我前去向那位小姐谢恩,那一声“郎君多礼,举手之劳”悄无声息地撩拨了我的心弦。雨下的很大,我邀请她去屋里坐坐,可她柔声婉拒了,我问她此恩如何相报,她掀开车帘一角,我侥幸得以窥见她容貌,一眼万年,我暗嘲自己痴心妄想,那马车的气派便可见女子身份不凡,岂容我窥探肖想。

  她并没有不耐烦,笑言:“举手之劳,郎君不必挂怀,雨愈发猛了,快些回屋换身干净衣裳吧。”

  她不知道,我问她我该如何报恩,源于我不舍她就此离开,不想此后陌路,再无相逢。可最后我驻足望着她马车行远,久久不曾转眸,暴雨狂风在我耳边喋喋不休,却仍不愿告知我那佳人姓甚名谁年方几何。

  我十六岁那年乡试中举,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邻里乡亲的祝贺声淹没了农夫,可我仍清醒着,翻越那一个山头来到老头子家门前,当着乡里人的面,磕了三个响头。他叹我情深意重,含着热泪带我去了太守府里,原他是太守的启蒙先生。

  太守决意亲自带我准备会试,并答应帮我疏通考场的关系并照顾农夫,条件是考取功名后辅佐景王与太子抗衡。我深知官场水深,但我早已倦了那一亩三分地,厌了靠天吃饭、没有盼头的耕耘。

  会试艰难,若无背景,寒门之子如何能占得那一席之地?况我年轻,自亦容易被轻视,我需要靠山,亦需要前途光明!我答应了太守后,他怕我以后会与他离心,又或是什么别的原因,便又叫我答应功成名就之后娶他千金为妻,以婚书为契约,防我与他离心。

  我有些犹豫,是因为那日初见,惊鸿一瞥,佳人玉立亭亭,我心里再塞不下旁人。我据实相告,委婉拒绝,更言可以歃血为盟,修书立誓,永不背离。太守叹我痴情,劝我说:“天下之大,再遇之缘如何难得,怎会给你?”我黯然神伤,太守带我去后院见了他家小姐,想让我回心转意。

  “请父亲安,郎君安。”

  我猛然回神,这声音……再遇之缘最难得,我叹苍天不负我。

  ……

  我本想参加那年秋闱,太守让我莫要操之过急,学得真本领才是硬道理,此后太守带我拜见告老还乡的一名文臣,听说曾是太子和景王的先生,我拜师后跟随他掌握朝廷动向,了解民间苦情,我一心求知,日不停歇,用三年时光换取学术上更高的造诣。

  或是为了官场少来横祸,亦或是为了弱冠之礼后得娶佳人,我坚定了忠于景王的心。十九岁那年我参加了秋闱,不负众望,夺了那贡生头衔。

  入朝上殿,这殿试啊,就是我的最后一关,皇帝威严坐于殿上,太子和景王一左一右于殿下监考。说起景王,他待我通过会试方才与我取得联系,方觉我是可塑之才,能为他驱使奴役,此时此刻,我抬眸,他正对我颔首示意。

  可若仔细看,我方才发觉太子与我颇为相像,不过我常年在外务农,皮肤自是没有太子白皙,眉宇间也少了他的那份英气,我将自己的想法藏在心底,想着那不过是上天给我的一丝气运。

  五岁启蒙,直至现在已然近十五年矣。论天赋,我不输;论刻苦,我亦有,经书纲论、农耕之学,我积累的满腹学识直至在这庙堂之上,方能得以窥见真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金榜题名,我携进士之名得以入仕。

  景王恩赐,带我一同观太子的弱冠之礼,忽的想来,我也到了弱冠年纪。

  此后没多久,景王替我向皇帝求了道赐婚旨意,而后洞房花烛,我与佳人终成眷属。

  两年后,我的妻子怀胎十月,生下了两个孩子,晚出生的那个孩子闷的时间太长,一出生便离开了人世。我不会承认他出现过,双生子不祥,我暗幸上天又助我一回。

  而今我二十三岁,皇帝病重,太子与景王之争愈盛,一入朝堂我便站了队,自不能明哲保身,只盼景王得胜,从此我青云之上,加官进爵。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