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大卖大卖
丁翠儿:“就是呀,这酿酒师父不用请了,家里几个兄弟伙就是劳力,劲儿往一处使,连雇工的钱都省了,怎么就不能搞起来呢?”
话说到这份上,老乔家的人的所有激情都被点燃了。
大嫂:“这些年我跟着娘也学了这一手,虽说及不上娘的手艺,但也能拿得出手来。”
二嫂:“对,大嫂的娘酒与娘也差不离了,我虽愚笨,也学了个手熟了,我们干不干,就等爹一句话了!”
乔老爹:“干!”
老乔家要开酒坊的事,怎么能不征求小七的意见呢?
小七当然是举双手赞成啊!
“本钱银子不用愁,算我的!”小七说。
乔老娘:“娘酒技术算我的,老娘来把关。”
大嫂二嫂:“娘是酿酒大师父,我们就是打扎的,娘叫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小七:“家里地窖里有现成酿的一百坛酒,我们可以先租个铺子摆上去,试营业一下,看看顾客的反应。”
乔老爹:“好,就听咱幺女的。”
然后老乔家的人说干就干。
铺子很快就找好了,是明月镇上很当道的一个铺子。
装修了一下后,就摆上酒了。
五嫂丁翠儿当了掌柜酒娘子,因为她是老乔家的颜值担当嘛。
当然,颜值担当是小七,但小七是学生,不方便担当这个职位。
地窖里的酒搬过去铺子里,当天便挂了牌子。
关于酒坊的名字,大家一致提议取名叫七宝酒坊。
小七:“又用我的名字啊?!”
五嫂笑道:“你的名字吉祥如意啊,谁叫你是我们家的福宝呢!”
小七有些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哎,谁叫自己这么受人宠爱呢?
当天,酒坊便挂出了牌子——七宝酒坊。
七宝酒坊专做果酒,果香酒味从门口飘出,香了整条街道。
所以不用什么宣传,人们遁着香味就来了,一尝,好喝哇!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想来试试。
没多久的时间,铺子外头便围满了人。
酒铺门口专门准备了试喝的,每人可以试喝一小口。
若是觉得口感可以,再来考虑要不要买的事情。
于是这些试喝的人喝了之后,只要买得起的,都会买一些。
因为是试营业,每人最多限购一斤。
家里地窖的现成果酒有限,酿造需要时间。
接受预定,预定可以不受限购量。
铺子里的酒都是用小竹筒装的,有半斤装,有一斤装的。
一斤果酒二百文钱,半斤一百文钱。
这样的价格比街上同样的酒价都低了一点,而且口感还好。
所以,试营业当天,从地窖里带来的三十坛果酒几乎被抢购一空。
“爹啊,照这样下去,恐怕我们这一百坛酒要不了三天就会卖光哟!”丁翠儿喜笑颜开地说。
乔老爹倒是被愁住了,“这可咋整?”
既然开起了酒铺子,总不能说卖三天酒就关门谢客吧?
小七:“那就每天限卖二十坛吧,撑几天算几天,然后就接受预定,我们再抓紧时间酿新酒便是。”
乔老爹忐忑问道:“顾客不会埋怨咱们吗?”
小七道:“埋怨就埋怨呗,我们只需要把好酒的质量关就行,口碑一定要搞好。”
七宝楼经营了这么些年,小七已经得出了经验,只要品质过硬,越限售人们的购买欲望越强烈。
关键就是品质!
任何歪门邪道都是昙花一现,最终自食其果。
醉香楼就是个例子。
“快去买七宝酒坊的酒,可以先尝的。”
“你买了吗?味道如何?”
“香得很!价格又公道!比召银酒铺的酒好多了!”
“真的啊?”
“真的,不哄你!”
“那召银酒铺的酒贵不说,还掺水,越做越假了!”
“就是,就是,以后我都不买召银酒铺的酒了!”
*******
乔氏族长家。
族长一家人气得饭都吃不下。
族长的大儿子乔招银本来也在镇长开了一家酒铺子的,名叫“召银酒铺”,因为七宝酒坊的开张,把他家的酒铺搞得一个生意都没有了。
“那个乔老头,他这样做不是明摆着抢我家的饭饽饽吗?!”族长将手往桌子上狠狠一拍。
桌子上摆着的碗筷都快震下桌子来了。
族长老婆见状埋怨道:“我之前就跟你们说过,不要跟老乔头家斗,你们不信,这下可是信了?我说那家的小女子不祥得很,惹不得的!”
“……”族长咬了咬牙,“我就不信镇不了她一个丫头片子了!”
原来族长家孙子被小七打了就结下了怨恨,后来族长家去告密老乔家窝藏山贼又打了脸,然后族长又心生了一计……
他让人冒充酒庄去找了乔老爹家,说是喜欢他家酿的果酒,要订购一百坛果酒,乔老爹夫妇挣钱心切便答应了下来。
他本想着这样子让老乔头家栽一大跟头,以出出自己心中积攒了多年的怨气。
谁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倒是帮了老乔头了,让他家走上了卖酒之路。
而且还卖得这么好,把自己家的路给堵死了!
这不是搬起石头来砸了自己的脚吗?
族长老婆嗤道:“你还有什么办法镇得了人家?!”
族长冷哼一声,道:“走着瞧!”
七宝酒坊试营业的第二天,又是早早就卖完了限定的二十坛酒。
就在要关店门的时候,有人带着官差来了。
老乔家人看到还有些懵……
我们正儿八经开铺子做生意,怎么会有官差找上门来了?
“哦……是不是收税的来了呢?”丁翠儿挠了一下脑袋说。
小七:“咱们这才开张第二天呢,怎么会就上门收税来了……”
她说对了,不是收税的来了。
这时一个中年男人冒了出来,指着她们说:““官大人,就是她们偷了我乔家的酿酒方子,快把她们抓起来!”
小七一愣——这人谁啊?怎么自称是乔家?
丁翠儿一看,认出来了。
原来是族长家的大儿子,乔召银。
“乔大哥,你咋能这样说话呢?虽然咱们都是姓乔的,但生意各做各,怎么就说我们偷了你家的方子呢?”丁翠儿反问道。
“酒铺可是我们家先开的,而且我们卖果酒,你们也跟着卖果酒,这分明就是偷了我家的方子!”乔召银振振有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