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感情无关耳鬓厮磨的拉拉扯扯,只关风花雪月的心有灵犀?
林深和木鑫毕业后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优秀如他们也逃不过更理不清柴米油盐里的鸡毛蒜皮,小宝宝的出生,本来是一件最开心的事。无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俩人常常因为父母孩子之间的事恶语相向。木鑫的父母是地地道道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农村人,对与时俱进的林深看法颇多,敢怒不敢言,只会沉着一张脸生闷气。这样一来,林深每每看到就很来气,心想只会对着我摆脸色,有本事去说说你们的儿子,他做的就是对的,我做的就是错的。你们不给我好脸色,我照样也不会给你们好脸色,我又不是你们养大的,天天对我横眉竖眼,还嫌我上班不够累,回来还要伺候一家老少,吃饭的时候生怕我吃多把我当外人,花钱的时候生怕我多花一分又帮我当家里人,你们不心疼我,拿我当牛做马,我照样也不会心疼你们
就这样,一家人开始日复一日的互相折磨着。
在孩子10岁这年,林深和木鑫离婚了。孩子判给了父亲木鑫,林深也回到父母所在的小城镇创业。万事开头难,好在家里亲戚朋友多,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一年的有出无进的赔本买卖下,生意终于步入了正轨。天天财源广进,大快人心,林深有了更多的空闲。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整天美美容,喝喝茶,健健身,在一个常去的茶馆遇到了一位比她大20岁的廖梵先生,俩人一见如故,结为了忘年交。廖先生在当地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妻子早逝,一双儿女早已成家在大城市里有房有车。孩子们左劝右劝让他搬去他们所在的城市,也好有个照应。可惜老先生自认身体硬朗,精神抖擞,自己亦有车有房有钱潇洒快活自由自在,孩子们也不需要补贴他,他也不需要补贴孩子们,正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节,于是拒绝了孩子们的好意。
廖先生是一个浪漫且温暖的人,一次在与林深喝茶之时,他拿出笛子吹了一曲,名为“陌上霜”,曲毕,又从帆布袋里拿出只为林深而画的画。这是一幅很奇怪的画,可是林深却看懂了画中意,巧笑倩兮,目光流转在画里,久久不能自拔。廖先生便请退了茶艺师,自己上阵泡茶,二人探讨着风雅。爬山时,他会拿出自己做的桃花酥递给低血糖的林深。梅子时节他会约上林深去乡下的农庄自己采摘水果蔬菜,顺便听一场雨落之声。
一场雨过后,山里蘑菇成群结队的冒出头来,一行人冒雨前行,乘兴而归。不巧廖先生病倒了,大家都很着急,林深尤甚。天天煲汤做饭去医院照料廖先生,有心人看在眼里,一致认为他俩有戏,可凑成一对。这边在廖先生床前说着小林是如何如何担心他,那边又和林深说廖先生是怎样怎样关心她,用词之夸张,令二位主人公皆无言以对。人散后,廖先生躺在病床上回想着朋友们的话,他虽对林深好感有加,只不过是知音难求的惺惺相惜罢了,怎么在大家眼中却是男女之情?林深回到家里,也在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超过了一个朋友该有的权限,引起了不必要的误会,自己是个离异人士,早已对婚姻无感,对于廖先生自己更多的是心有灵犀的惊喜和感激而已,难道自己对他超过朋友的关心了吗?
林深和廖梵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