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古代言情

平城赋

第六十四章 明明是你喜欢我的野性子

平城赋 任葭英 2026 2024-10-29 00:08:00

  吹灭灯盏后,德音殿中仅余一支银烛。

  阿澄睡在王后的眠床上,努力不让自己有一丝睡意。

  逾时,殿外传来唱喏之声,阿澄心下一惊,紧捏住枕畔的香衾。

  但听得霍晴岚在外脆声道:“大王,王后已经歇下了。”

  “天色不晚啊,王后这便歇下了?”

  “这阵子,小公主已经开始学爬走了。王后今日累得一身都脱了力。”

  “哦,那……你先接下这块于阗玉罢。刚来的贡品,你看,上好的翠色,跟王后最是相称。”

  “恭送大王。”

  殿外步声渐远,阿澄方才松了一口气。

  就在沮渠牧犍过来之前,拓跋月方才秘密出宫。

  有赵振、曾毅守护在旁,阿澄不用担心她的安全,自己只需要扮好“王后”这一角色便可。

  眼下,沮渠牧犍虽已走远,但阿澄的睡意却是荡然无存,不禁辗转反侧,一夜无眠。

  移时,她披衣而起,趴在案上想自己的心事。

  银烛高烧,有些像是那日的白月光。

  从白沙湖回返姑臧,须行数日,其间会穿过城邑,也会越过郊野。很多时候,自由与安定都不可兼得,阿澄明白这一点,但她却依然有些犹豫。

  侍奉在王后身边,衣食与温暖,都令她留恋;但那些郊野之中蹦跳的麋鹿野兔,却与她再无关系了。礼节,什么都得讲礼节。繁缛的礼节,便似一张巨网,罩在她的头上。

  终于,在那个明月之夜,在聆听了半夜的虫鸣声后,阿澄决定离开。

  歪歪斜斜地写下辞别之语,阿澄趁隙溜出了毡帐。

  却没想,她方才走出一里,便被胡叟逮了个正着。

  “你也太不够义气了罢,王后待你这般亲厚,你竟然想走。你这个小偷。”

  “胡说什么,我什么都没拿!”

  “怎么没拿?你拿了王后的心,你要是走了,她得有多伤心?还以为她慢待你了!”

  “我……”

  “你什么你?”

  “我不喜欢那些繁文缛节。”

  “无妨,王后就喜欢你的野性子。”

  “可是……”

  “可是什么……咦?你带伞了么?”

  “我带伞干嘛?又没有下雨。”

  “别看这时明月在天,说不定过一个时辰,就会下雨。你都没带伞,还能往哪儿走?”

  “你们读书人净爱瞎扯。”

  “我们来打个赌罢!如果一个时辰内下雨了,我就跟你走;反过来,你就跟我回去。”

  “你跟我走干什么……不是,我干嘛要你跟我走啊?”

  “敢不敢打赌!”

  “呵呵,怎么不敢?你看这月亮,亮得连白兔都看得见。雨?开玩笑。”

  她爬上树头,坐在绿枝上,等待他失望而归。

  他却向她伸出手,可怜兮兮地说:“拉我上去坐会儿呗。”

  “废物。”

  真的动手去拉他,才发觉他的手掌有茧,身子也很灵便,方知自己被他愚弄了。这个人,不仅是个文人,恐怕也练过武的。

  当然,比起半个时辰后的倾盆大雨,她这点惊讶真不算惊讶。

  泼剌——

  挨浇的阿澄,不得不服,这个人不仅是个文人,是个练家子,还精通天文气象……

  因为打赌输了,阿澄便回了毡帐,留在了王后身边。

  后来,胡叟因修史触怒了大王,被下了大狱。阿澄担心不已,但彼时公主正害着热病,阿澄不敢再加重她的忧思,只能把忧思藏了下去。好在,公主说服大王不杀胡叟,多日来又请人照拂着他。

  现如今,胡叟在国子学中备受称誉,没几个人不服膺。日子过得也算顺遂。

  昨日,是阿澄的生辰。胡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和出宫采买的赵振联系上了,托他给自己带回了一箱礼物。打开一看,一个是竹马,一个是鸠车,都是小孩的玩具。

  阿澄顿时愣住了,旋即哭出了声。

  她记得,在从白沙湖回返姑臧的路上,她和胡叟说过,竹马、鸠车虽然是小孩们的玩具,但她家里穷,这种玩具是属于兄弟的,她只能在夜里偷摸着玩一会儿,结果还被阿父发现,狠狠揍了一顿。

  这之后,竹马、鸠车便成了她的心结。

  本来也只随便说了一嘴,谁承想,胡叟居然记得这件事!

  记忆里,他说,他本来叫“阿虫”,是没人要的孤儿,不比阿澄要高贵到哪里去。直到行乞的七岁小男孩,遇到了饱读诗书的胡先生。

  那时候,胡炆已经快六十岁了,他唯一的儿子因为疟疾死去,之后他也没再生养。

  见阿虫聪慧,胡炆便动了收养他的念头,还给他取了一个不太好听却寓意大吉的名儿:叟。叟,是“老年男子”的意思。

  很显然,胡炆希望,胡叟能长命百岁。大抵,这是因为自己拿夭折的儿子吧。此后,胡炆一直把胡叟当亲儿子看待,给他安定的生活,也盼着他能继承衣钵。

  时隔一年,但阿澄还记得很清楚,胡叟说,因为严苛的要求,繁重的学业,他一度想放弃那富足的生活,重新做回小乞丐。

  可是,就在他与义父胡炆大吵一架,准备逃离收拾衣物的时候,看见书案上的匣子。

  匣子是胡炆送来的,胡叟还没来得及打开。临走前,胡叟还是忍不住好奇心,打开匣子看了看。只见,那匣子里装着一只泥娃娃,面目和胡叟很相似,还有几分调皮的意味。

  胡叟再往下看去,发现泥娃娃的底部,刻着“多喜乐常安宁”的字样。

  胡叟的泪马上就下来了。义父虽然严厉,但仍然希望他平安快乐。后来,胡叟再也没动过逃跑的心思,刻苦钻研学问。

  “所以,我那晚看见你想逃跑,就想起了当年的我。”胡叟调侃道,“狗儿,哦不,阿澄,这做人呐,一定要惜福。”

  “惜福?那我们的天性……”

  “这不冲突啊,只不过,野性子可以稍微收一收。”

  此时,想起胡叟送的那些玩具,阿澄笑了起来:“胡叟……你这个癞皮狗……明明是你喜欢我的野性子……”

  阿澄对着她的“白月光”吹了吹,一缕羞涩的喜笑,沉淀在她笑涡里。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