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现实生活

花丝吟

第39章:东宫秘史(三)

花丝吟 檀心 4095 2025-08-08 20:01:00

  一周后,宋津再次来到工作室,开始拍摄花嵌的续集节目。温之意作为讲解人的身份出镜,具体操作由牛师傅带领匠人们一起完成。

  这次,宋津要拍摄的是完整的花嵌制作流程,越详细越好。

  花嵌作品的种类其实没有特别多,主要分四种,摆件、器皿、首饰类、佛像和供器,这其中,首饰类在目前来说,最为流行,也是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类别,制作出来的成品多姿多彩,搭配上宝石,一眼便能使人沦陷。

  设计是花嵌制作的第一步骤,讲究很多,什么变化统一、均齐平衡、对称相融……没有扎实的绘画和雕塑功底,做不出来好作品。当然,对设计者来说,文化底蕴也是必备条件之一,好的创意万里挑一,既要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又要符合市场的新异性,还要兼顾大众口味的审美观,只有这些都做到万无一失,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设计。

  设计之后,便是制图。制图又叫绘制投产图,算是第二步设计。花嵌作品多为复杂的立体造型,需要用艺术效果图来表现,画稿需要实现立体化的不同方面、不同部位,还要制作出分解图,标注采用的技艺方法,按照实际制作的尺寸进行1:1绘图,完成后,还要对照原设计画稿进行对比完善,查找是不是全部反应出了设计的意愿和要求,这样才能算是基本完稿。

  接下来的塑型过程,就需要严格的实操技术了。对设计作品按照图纸进行塑造,然后比照着图纸,精细加工修整,整个过程需要操作者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和空间感。过去,手艺大师们一笔一笔,传承着塑型的精髓,如今方法和工具有了改进,变成了电脑采用、3D打印等,但温之意始终要求,工作室的所有匠人都必须手工完成这一步,她不想让这里面的精髓流失于科技当中。

  制胎是比较繁琐的一步,就是设计作品的器型成型,需要用到很多“热”的工具,比如熔炼炉、焊枪、喷灯……尤其是熔炼过程,全凭手艺人的经验掌握火候,通过适时添加硼砂,调节熔炼氧化的程度,稍有差池,就会出现砂眼、翘皮、断裂或者起泡,这门技艺代代相传,是花嵌里最难掌握的一项。

  制丝,则是将黄金熔炼后变成条,一般熔炼浇出的条直径在1厘米左右,接着将金条放到拔丝机上进行反复拉制,通常需要让直径达到2到3毫米左右,才算合格。

  姜荀对制丝的印象很深,当初他在唐云美工厂体验的时候,老匠人反复对他说过操作技巧,工具什么的他都相当熟悉。拉出的丝都是单根丝,花嵌手艺人叫这种为素丝,两根以上搓出来的合丝,才叫作花丝。不同的搓丝方法,出来的花丝种类也不同,如今传承下来的有几十种。

  匠人们一一在镜头前进行展示,看得宋津直呼神奇。

  再之后,花丝造型制作将准备好的花丝,按图纸做成设计的造型,这一步绝非想象当中的“摆造型”那么简单,必须控制好每一根丝的长度,多一点儿就浪费,少一点儿就失败,有的地方需要一根花丝做到底,如果中间将花丝截断了,那这一步就必须重来,不仅要看长度,还要用肉眼估算曲线和面积,极其困难。

  錾刻、烧蓝、攒焊、镀金、亚亮和镶嵌,这些都是后续的美化过程,各有各的技巧,作为一名合格的花嵌匠人,必须都要掌握。至于配座和包装,是整件作品的点睛之笔,也不能大意。

  整套流程拍摄了整整三天,宋津光是看着,就觉得太不容易了。

  “没想到做花嵌要懂这么多技术,我还以为就只是几根金丝随便绕一绕,能做出来形状就可以了。”

  “如果真这么简单,那还能叫‘国宝’?”牛师傅豪迈地哼一声,迫不及待地纠正他,“要不怎么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太浮躁了,觉得这些老祖宗的东西好像很容易,没什么需要传承的。其实真不是这样,只有自己亲手做了,才知道这里面有多复杂,花嵌的门道可多着呢!”

  宋津连连点头,不能更同意。

  完成了这些,他还不忘请出姜荀,让他做一些宝石的讲解。

  花嵌主要是以金和银为主料,宝石、玉、珍珠这些为辅料。

  一般来说,用得最多的宝石是红蓝宝石、碧玺、石榴石和绿松石,玉的话,就是翡翠、白玉、玛瑙,珍珠出现的比较少。

  姜荀手边能用来示范的东西不多,只临时从工作室仓库找来了一些翡翠,宋津提议,干脆就针对翡翠做一些详细讲解内容,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翡翠自古就在中国非常受喜爱,是“玉石之王”,它的主要成分是钠铝辉石,含量一般都不低于90%,质感大体为半透明到微透明、玻璃到油脂光泽,从颜色来说,就非常多了,乳白、浅绿、淡黄、淡褐、棕红、淡紫色等等。

  姜荀娓娓道来的讲解,搭配不同种类的翡翠玉石,画面感极好,尤其是他用手托起的时候,修长的手指像画一样,拍出来特别有味道。

  “之意姐,姜荀怎么那么帅啊。”舒雯小声在温之意耳边感叹。

  “有吗?”温之意瞧了瞧,噗嗤一声笑出来,“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花痴?快把口水擦擦,丢人死了。”

  舒雯忙一抹嘴角,根本没有口水,才知道她是在拿自己开心。

  “之意姐!”她不满地跺了下脚。

  温之意拍拍她的脑门:“小花痴,净看不该看的。”

  “哎呀先别急着教训我,之意姐,你老实说哦,你真不觉得姜荀很帅吗?”

  这个问题……

  “咳咳,真要说的话,其实还是有一点帅的。”

  舒雯眉毛都快挑到天上去了:“对吧对吧,就跟影视剧里的男主角一样,又帅,又多金,就算他什么也不说不做,往那一站,就自称一道风景了。可惜……”

  “可惜什么?”

  “帅哥身边还差另一道风景。”舒雯的小眼睛滴溜溜转,转着转着就落到温之意身上,“要我说,不如你俩试试,我这个人别的不行,CP那是指一对成一对,不信给你看看我的战绩!”

  说着她就要掏手机,给温之意展示她磕过的所有CP组合。

  温之意连忙打住:“工作时间,禁止乱磕CP!该干嘛干嘛去!”

  舒雯悻悻然而归。

  这小丫头,满脑子都装着什么啊。

  那边,宋津也觉得拍得非常好。

  “Ok,基本就是这样了,辛苦大家!”说着,他朝温之意走过去,“温小姐,我还想为你单独拍一段个人介绍,不介意的话,你可以讲一讲自己受伤的事,不然全篇看下去,有点儿单调,而且深意不太够。”

  这部分之前没有提过,温之意有些犹豫,不过想到之前姜荀说过的话,她最终还是答应了,录了不到十分钟的个人片段。

  经过两周的准备时间,花嵌续集在《神游天下》文化栏目播放了。

  之前栏目很少做续集,这突然一出现,倒是让不少粉丝觉得惊奇,点开一看,是详细介绍花嵌工艺的,虽然趣味性不如之前的,但非常有意义,反而吸引了一些喜欢科普向的观众,反响也不错。

  《东宫秘史》正在热播,官微每天都会发动态,大批粉丝的评论和留言始终让剧的话题热度不减。

  今天的动态很特别,不是剧情相关,而是从温之意工作室那里转发了一段《神游天下》文化栏目的视频。

  有人还记得,之前官微好像也转发过类似的内容,不过今天的是续集。

  ——良心栏目啊,居然还有续集,我去关注一下。

  ——不看不知道,原来剧里的那些饰品,是这么做出来的,我光是想一想就觉得头皮发麻,这也太麻烦了吧!

  ——可怕,震惊,老祖宗的智慧不容小觑。

  ——你们都看完视频了吗?怎么没有人提温之意受伤的事,这么厉害的一个手艺人,居然没办法再做作品了,好可惜。

  ——楼上的,更正一下,不是没办法再做,而是暂时做不了。我现在发现,是不是所有特别厉害的人,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得经历点儿什么,才能脱胎换骨?想想我自己……唉,算了,不说了,我还是该干吗干吗去。

  ——祝小姐姐早日康复,再给我们带来更多好看的花嵌饰品,加油!

  温之意也看到了这些评论,她忽然觉得心里很暖,蓄满了力量。

  所谓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想必亦如是。

  -

  就在续集播出不久,非常意外的,另一档节目《国宝说》栏目的对外负责人来到了工作室。

  《国宝说》和《神游天下》可不一样,不是平常的网络快餐,而是常驻在中央台的老牌节目,地位不同凡响,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上的,像程春良那样著名的老艺术家,也只被请去过两次,作为鉴赏评委出席。

  温之意怎么想都想不通,自己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庙,怎么就迎来了这么一尊大佛呢?

  徐凯递上自己的名片,简单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说:“温小姐,我们栏目最近打算做一期非遗文化的宣传性节目,请了很多传承人,如果时间合适的话,您这边可以代表花嵌,也来录制一下节目。”

  温之意简直受宠若惊。

  “我吗?你确定是我?”她不可思议地拿手指了指自己。

  徐凯笑道:“对,我确定,我们就是想邀请你。”

  这实在太令人惊喜了。温之意激动得无以复加,姜荀在一旁看着,都为她感到高兴。

  “好,我的时间很合适,随时都可以过去录制节目,你们有什么要求,现在就可以提给我,我一定全力配合。”

  徐凯也不磨叽,简单和她说了一下大概的流程,具体怎么做,节目方还会发文件给她,到时候需要进行一次彩排,她按时出席就可以了。

  “对了,我们希望你可以把自己目前的状况也讲述出来,不瞒你说,我们也是因为这个,才决定邀请你的。”

  温之意知道他指的是自己受伤的事。

  “可以,我准备一下,到时候简单讲一讲。”

  “那就辛苦你了。”徐凯点头示意,“有什么事,栏目的工作人员都会联系你们,咱们随时保持沟通。”

  送走徐凯,温之意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没有想到,自己也有登上《国宝说》栏目的一天,之前看程老师过去当评委,她羡慕得不得了,也为他感到骄傲。如今换成了自己,那种感觉无法描述。

  然而,更令她惊喜的是,在录制现场,她居然见到了一个绝对没料到的人。

  “阿姨,您还认识我吗?”

  温之意在后台拉住了一位老太太的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十八里街,她和姜荀一起阻止的那桩骗局里,差点上当受骗的老太太!

  原来她居然就是徐凯的母亲,这段时间一直在看《东宫秘史》,机缘巧合下,从别人口中得知剧里的饰品都出自温之意之手,也听说温之意身体出了状况,恰好徐凯所在的节目组正在找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她就干脆把温之意推荐了过来。

  彩排结束后,温之意赶回工作室,把事情和姜荀说了一遍,他也觉得特别巧。

  正式录制当天,姜荀也去了现场,磕磕绊绊的,终于是录完了整个流程。

  等节目正式播出,时长会被剪辑控制在180分钟内,包括六位非遗文化传承人,每个人有半小时,主要为观众介绍自己所代表的非遗文化的历史,以及相关的技艺技巧。

  花丝镶嵌的历史格外久远,前身能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到了汉唐,金银器开始发展出规模,明清时期更是鼎盛。

  温之意对花嵌的历史了如指掌,这些东西,她早在很多年前就不知听程春良讲过了多少遍,花嵌在历史长河中的浮浮沉沉,她都铭记于心,站在舞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姜荀觉得,她整个人都仿佛在发光。

  就像他最钟爱的宝石一般。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