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现代言情

重生八零:带签到系统暴富逆袭

第三十七章 获得律师

  “必须得跟祝小姐说声谢谢。”张启明掏出大哥大,手还有点抖,“要不是她……”

  “她不爱听这些。”陈砚生打断他,“你把工人的工资落实好,比说啥都强。”

  张启明愣了下,随即明白过来。

  那位祝小姐,从一开始就没图过啥回报。

  他收起大哥大,心里却暗暗记下这份情。

  车刚拐过街角,张启明指着路边。

  “停一下,我下去买点东西。”

  陈砚生把车停下,看着他跑进一家副食店,没多久拎着两袋水果出来,塞进后座。

  “给祝小姐的,不值钱,一点心意。”

  陈砚生没推辞,心里觉得这张律师倒是个实在人。

  回到洋楼时,祝铮正在院子里摆弄那几盆刚到的茶花。

  听见车声,她回过头,脸上带着笑。

  “看你俩这表情,就知道赢了。”

  张启明把水果递过去,有点不好意思:“刚想给您打电话呢。”

  祝铮接过水果,往屋里让他们:“快进来,外面风大。”

  客厅里,祝铮给他们倒了茶。

  张启明把判决结果一五一十地说了,说到偷税漏税时,特意强调。

  “证据递上去的时候,我没提您,就说是热心市民提供的。”

  “做得对。”祝铮端起茶杯,“这种事,少沾边为好。”

  张启明点点头,又说:“工人工资十日内就能到账,我跟王师傅他们说了,到时候我陪着去领,省得鼎盛再耍花样。”

  “嗯,稳妥点好。”祝铮看着他,“你接下来有啥打算?”

  “还能有啥打算,接着干。”张启明笑了笑,“所里还有几个案子等着呢。对了,祝小姐,您要是以后有啥法律上的事,尽管找我,分文不取。”

  “我可就等你这句话了。”祝铮笑着说,“以后建工厂,还真得麻烦你看看合同啥的。”

  “随时待命!”

  张启明坐了没多久就走了,说要去工地跟工人们说声好消息。

  陈砚生送他到门口,回来时见祝铮正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茶花发呆。

  “在想啥?”他走过去。

  “在想,这世道虽然有不讲理的,但总归还有公道在。”祝铮转过身,眼里亮闪闪的,“你说是不是?”

  陈砚生看着她,觉得心里某个地方被撞了一下,闷闷的,却又暖暖的。

  他点点头:“是。”

  祝铮笑了,走到沙发边坐下,拿起桌上的工厂规划图。

  “不说这个了,看看这个。施工队说下周一就能进场,咱们得把材料清单再核对一遍。”

  陈砚生凑过去,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鼻尖又闻到那股淡淡的茉莉香,跟那天闻到的一样。

  他定了定神,指着其中一项。

  “瓷砖我觉得用防滑的好,车间里难免有水。”

  “你说得对。”祝铮拿起笔,在上面画了个圈,“还有这个生产线的电源,得单独走一路,省得跳闸。”

  两人头挨着头,对着图纸讨论起来,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缠在一起。

  下午四点多,陈砚生准备回工厂盯进度。

  他拉开车门,心里盘算着明天一早去建材市场,把防滑瓷砖的样品定下来。

  至于鼎盛公司那边,听说赵鼎盛接到判决结果时,当场把办公室的鱼缸砸了,玻璃碎片溅了一地。

  但这跟祝铮已经没啥关系了,她的心思,早就飞到那个刚开工的护肤品工厂去了。

  离过年还有十二天。

  路边的冬青被人缠上了红绸子,国营商店的橱窗里摆上了成排的挂历,印着金发碧眼的女明星,嘴角咧得喜庆。

  陈砚生踩着自行车往工业园赶,车筐里装着两个白面馒头,是早上路过早点铺买的。

  天刚蒙蒙亮,路边的早点摊冒着白气,炸油条的香味混着煤炉的烟飘过来。

  他吸了吸鼻子,脚下蹬得更起劲了。

  工地的大门虚掩着,李队长带着几个工人正蹲在门口啃干粮,见他来了,赶紧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

  “陈先生,你可来了。”李队长递过个搪瓷缸子,“刚烧开的水,暖和暖和。”

  陈砚生接过缸子,指尖触到滚烫的缸壁,他吹了吹,喝了一大口,热流顺着喉咙往下淌,驱散了早起的寒气。

  “今天进度咋样?”

  他问,眼睛已经瞟向工地里。

  地基已经打好了,钢筋笼子立在土里,像一排排瘦高的骨架。

  几个工人正在往模板里灌混凝土,铁锹碰撞的声音“哐当哐当”响,在空旷的场地上格外清楚。

  “昨儿连夜把西边的地基弄完了,今天开始扎墙体的钢筋。”李队长指着图纸,“按这速度,年前能把主体框架立起来,等开春再砌墙抹灰,赶趟儿。”

  陈砚生点点头,从车筐里拿出馒头,就着热水啃起来。

  他吃饭快,几口就下肚了,抹了抹嘴说:“我去看看钢筋型号。”

  李队长赶紧跟上:“放心,都是按图纸来的。”

  陈砚生没说话,走到钢筋堆前,拿起一根掂了掂,又看了看上面的印记,确实没问题。

  他这才放下心,转身往地基那边走,踩着没压实的土,鞋上沾了层黄泥巴。

  “这钢筋绑扎得再密点,间距别超过二十公分。”他指着一处接缝,“这里加根斜撑,不然怕受力不均。”

  工人师傅咧嘴笑:“陈先生比我们工头还较真。”

  陈砚生没接话,只是蹲下来,用手指量着钢筋的间距,眉头微微皱着。

  他做事就这样,要么不干,要干就必须干到最好。

  祝铮把工厂的事交给他,他就不能出半点岔子。

  太阳慢慢爬上来,照在工地上,把影子拉得老长。

  陈砚生沿着地基转了一圈,裤脚沾满了泥,额头上渗着汗,他却像没察觉似的,手里捏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

  “李队长,中午加个人手,把那边的排水沟挖深点。”他指着场地边缘,“万一晚上下雨,别淹了地基。”

  “哎,没问题。”

  快到中午时,祝铮的车停在了工地门口。

  王师傅按了按喇叭,陈砚生从钢筋堆后面探出头,看见是她,眼睛亮了亮,快步走过去。

  “你咋来了?”

  他问,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怕身上的泥巴蹭到她。

  祝铮穿着件驼色的短款羽绒服,拉链拉高,只露出点下巴。

  她跳下车,往工地里望了望,笑着说:“来看看我的‘铮’牌帝国进度如何。”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