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现代言情

重生八零:带签到系统暴富逆袭

第三十九章 年关将至

  腊月二十八的沪城,风里都带着股甜丝丝的年味。

  百货公司挂起了红灯笼,玻璃橱窗里摆着穿红棉袄的塑料模特,手里举着“年货大酬宾”的牌子。

  路边的小贩支着摊子,卖糖瓜、蜜饯、挂历,还有印着“福”字的大红贴纸,吆喝声此起彼伏。

  祝铮坐着车往霞飞路去。

  车窗半降着,冷风吹进来,带着点街边炒货的香气。

  她刚从美容院回来,今天是放假的日子,给姑娘们发了年终奖。

  每人一个厚厚的红包,外加两斤糖果两斤瓜子,乐得她们眉开眼笑,说明年开春一定早早回来。

  “祝小姐,真不用我们留下帮您打扫?”

  几个姑娘临走时还恋恋不舍。

  “不用,你们赶紧回家过年,陪爹妈去。”祝铮挥挥手,“明年见。”

  美容院的门落了锁,工厂那边也早就停了工。

  李队长带着工人返乡前,特意把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钢筋骨架上盖了厚厚的塑料布,说是怕下雪把地基冻坏了。

  陈砚生昨天还去看过一趟,回来跟她说一切妥当,让她放心。

  车拐进霞飞路,路边的法国梧桐叶子早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树干上缠了圈防冻的草绳。

  王师傅将车停好后,从后备箱把年货拿出来,整整两大箱。

  告别王师傅,祝铮在客厅中打开箱子。

  里面红通通一片,两对红灯笼,一副烫金春联,还有些福字贴纸和挂钱,都是她前几天特意去买的,挑的最传统的样式。

  她挽起袖子,先开始打扫洋楼。

  平时有王师傅帮忙,她自己动手的时候不多,今天擦起窗户来,倒也像模像样。

  玻璃擦得锃亮,能映出天上的云彩,她看着满意,又去收拾客厅。

  真皮沙发挪开,吸尘器把地毯吸了一遍,角落里的灰尘也用抹布擦干净。

  忙活了一上午,额头上渗了点汗,脱了外套,只穿件米白色的羊毛衫,看着屋里窗明几净的样子,心里敞亮得很。

  “接下来是春联。”

  她搬了个小板凳到门口,拿着春联比量位置。

  上联是“春风入喜财入户”,下联是“岁月更新福满门”,横批“万事如意”。

  字是烫金的,在太阳下闪闪发亮。

  祝铮踮着脚,想把上联贴在门框右侧,可胶带刚粘上去,手一松,春联就往下滑,气得她皱起眉头。

  “我来吧。”

  身后突然传来声音,祝铮吓了一跳。

  回头一看,陈砚生站在院门口,手里还拎着个布袋子。

  他今天穿了件深蓝色的棉袄,看着比平时厚实了些。

  “你怎么来了?”祝铮笑着让开位置,“吓我一跳。”

  “放假了没事,过来看看。”陈砚生走进来,把布袋子放在门廊上,“看你一个人在忙活,就过来搭把手。”

  他走到门框边,看了看歪歪扭扭的春联,伸手揭下来,重新用胶带固定。

  他个子高,不用踮脚,胳膊一抬就够到了门框顶端,贴得端端正正,比祝铮刚才强多了。

  “还是你行。”祝铮拍了拍手,“我这胳膊短,够不着。”

  陈砚生没说话,低头去贴下联,嘴角却悄悄弯了弯。

  他看祝铮刚才踮着脚、皱着眉的样子,像只急得团团转的小猫,觉得有点可爱。

  “袋子里是什么?”

  祝铮好奇地问,指向那个布袋子。

  “给你带的年货。我妈做的酱肉和香肠,还有点炒瓜子,尝尝。”

  祝铮眼睛一亮,打开袋子一看,酱肉是深红色的,油光锃亮,香肠一节节的,还带着麻绳。

  她拿起一根香肠,掂量了掂量。

  “阿姨手艺不错啊,看着就好吃。”

  “你要是喜欢,等过完年我再给你带点。”

  陈砚生贴完下联,开始贴横批。

  “那敢情好。”祝铮笑得眉眼弯弯,“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两人一个递胶带,一个贴春联,配合得倒挺默契。

  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风也好像不那么冷了。

  偶尔有路过的邻居,笑着跟他们打招呼,说“快过年啦”,祝铮也笑着回应。

  贴完春联,该挂灯笼了。

  祝铮买的是那种红灯笼,上面画着金色的牡丹,撑开了有篮球那么大。

  陈砚生搬来梯子,靠在门廊的柱子上,祝铮站在下面扶着梯子,仰头看着他。

  “小心点。”她说,“别摔下来。”

  “没事。”

  陈砚生站在梯子上,手里举着灯笼,想把挂钩挂在柱子顶端的钉子上。

  可他平时舞枪弄棒惯了,这种细致活却不太擅长,钩子总也挂不上去,灯笼在手里晃来晃去。

  “往左一点……不对,再往右……哎,就那儿!”

  祝铮在下面指挥,急得直拍手。

  陈砚生额头冒汗,手有点抖,好不容易把左边的灯笼挂好,刚想松口气,右边的灯笼又差点掉下来,吓得他赶紧伸手抓住。

  祝铮看着他笨手笨脚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

  “陈砚生,你这哪像个保镖啊,分明就是个杂工。”

  陈砚生的耳根“腾”地红了,从梯子上下来,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我……我没挂过这玩意儿。”

  “我看出来了。”祝铮笑得更欢了,“平时让你打架你不含糊,挂个灯笼倒成了难题。”

  陈砚生没接话,只是看着她笑。

  她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阳光照在她脸上,绒毛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觉得,就算真成了杂工,天天帮她挂灯笼、贴春联,他也心甘情愿。

  “剩下的我来吧。”祝铮拿起另一个灯笼,“你扶梯子就行。”

  她站上梯子,动作比陈砚生灵巧多了,三两下就把灯笼挂好了。

  红色的灯笼在风里轻轻晃,金色的牡丹图案也跟着动。

  “怎么样?”

  祝铮从梯子上下来,叉着腰往后退了两步,打量着门口。

  “是不是好看多了?”

  “嗯,好看。”陈砚生点点头。

  以前在老房子过年,也就贴副春联,从没挂过这么亮的灯笼。

  “对了。”祝铮突然想起什么,“晚上别走了,就在这儿吃饭。你把你带的酱肉蒸上,再炒两个菜,咱也算提前过年了。”

  陈砚生心里一动,刚想答应,又觉得不太合适,犹豫着说。

  “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祝铮拉着他往屋里走,“阿姨做的酱肉,不得让我尝尝手艺?就这么定了。”

  她的手很软,带着点暖烘烘的温度,陈砚生的心跳猛地快了起来,脸上又开始发烫,只好低着头,任由她拉着往里走。

  屋里暖气很足,祝铮脱下外套,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陈砚生废话不多说,立刻去厨房忙活起来。

  他在厨房叮叮当当忙活着,蒸上酱肉,又洗了青菜,切了腊肠,打算做个腊肠炒青菜。

  在他看来,祝铮的手是用来打天下的,可不能浪费在小小的厨房里。

  有他在,这些小事绝不能让她烦心。

  阳光慢慢西斜。

  厨房里飘出酱肉的香味,混着腊肠的油香,在屋里弥漫开来。

  祝铮靠在沙发上,听着厨房里的动静,觉得眼皮有点沉,连日来的疲惫好像一下子涌了上来。

  陈砚生端着菜从厨房出来时,看见祝铮靠在沙发上睡着了,眉头微微皱着。

  他放轻脚步走过去,拿起沙发上的毯子,轻轻盖在他身上。

  看着祝铮熟睡的样子,陈砚生忍不住笑了笑。

  他想,或许这样的年,才叫年。

  有灯笼,有春联,有饭菜香,还有……她在身边。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