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古代言情

施针喂药,病弱皇子被医妃拿捏了

第十九章 天象

  “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南黎圣女,据说是前南黎王萧卓之女,此女聪慧异常,六岁时被全族人奉为圣女,民望颇高,只是十年前赫哲入侵时便下落不明。南黎人自知祖先有罪,便崇尚至真至纯之人,且南黎一直人口稀少,难以对抗天灾人祸,对女性生育更是大力支持,生殖崇拜也迫使他她们以女为尊。如今若是还在世的话,恐怕已过及笄之年,正当妙龄,若朝廷任命其为南黎王,就算是名义上的南黎王,其影响力也无人可及。”

  “这圣女之说,朕早有耳闻,只是十来年未曾有过她的消息。再者,此人性情如何,是否愿意归顺我大卫尚未可知。那另一位呢?”皇上声音洪亮,众臣洗耳恭听。

  “户延龄。”

  底下顿时窃窃私语。

  “此人乃是土生土长的南黎人,在当地颇能收服民心,又立下战功,对我朝忠心耿耿,可堪重用。”

  另一个官员秉道:“皇上,让南黎人自己管理自己,自是良策,但天长日久,难免与我朝生出二心,不可不防。”

  “姚卿言之有理。放权,有可能养虎为患,若不放权,短时间内不好归顺和管理。不如,设置一个专门的监察官员,常驻南黎,专门监管南黎王。”魏国公灵机一动。

  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朝廷为了监管驻军,也常常派监察御史到驻地督察,传达旨意,也是朝廷的耳目。至于这御史和统帅的关系,就是强龙与地头蛇东风与西风,自然是很微妙的。

  皇上微微点了点头。

  御史大夫姚卿便顺着往下说。

  “这御史之人选尤其重要,既要传达和落实朝廷的旨意,又要化解朝廷和南黎的矛盾,增进两边之和谐,这个度可要把握好。”

  “这南黎王务必要听话,坊间最近流传,南黎兴,大卫昌,延龄来做南黎王。难道是天意?”

  文安帝:“有此事?”

  有言官道:“现在京城传言,这户延龄有通天彻地之能,是上天派来逆转气运的救世主。其实他原本是南黎为赫哲卖命的狗。”

  “莫非有人在背后操纵言论?”

  “他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在京城哪有这般能力,或许是天意?”

  司天监出列,“启禀皇上,最近夜观天象,南黎方向果然血红满天,实属祥瑞之兆,不过有阴云环绕,恐好事多磨,中有曲折。”

  众人议论纷纷起来。

  文安帝微微有些倦怠。

  “好,魏国公,你着六部拟个章程来,这两天呈给朕。”

  “是。”心里七上八下波浪翻滚的魏国公竭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不惊,怔在那里半晌没回过神来。

  “退朝。”任公公照例高喊着。

  ~~~

  散朝后,魏成贤直接去了凤仪宫。

  一下子接连喝了几杯茶,尚未压惊。

  “皇上抛出了石头,朝堂上便掀起了轩然大波。还有那薛准,气焰越发嚣张,他不是一直当缩头乌龟吗,没想到在我的眼皮子底下闷声发大财,看今天那架势,似乎腰包比国库都肥。”

  魏成贤恼羞成怒,恨不得将那薛准碎尸万段。

  “还有那户延龄,撞上了什么狗屎运,竟然有人提议他当南黎王,那可是堂堂正一品呀。一个不入流的二等奴才,一脚就能登上天,岂不可笑至极。听说,皇上散朝后,又单独召见了他。反了,反了。”魏成贤踱着步,甩着衣袖,似乎极为燥热。

  魏皇后颇为一惊,良久,正色道:“魏家一家独大,早就被他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皇上也最为忌讳,也想着趁这个机会打压一下。至于这个户延龄,倒是个意外。”

  “妹妹,都火烧眉毛了,你还说这种丧气话。”

  “如今兄长倒埋怨起我来了,平日里你是如何教导子侄的,他们一个个地吃喝嫖赌,烂泥扶不上墙。”魏后气恼得满头珠翠乱颤,一旁的侍女太监吓得跪倒在地,大气不敢出。

  魏国公闷哼了一声。

  “对了,这些日子,嘱咐魏安那小子,安分些,关键时刻别再闹出什么幺蛾子。否则,我们魏家就真的墙倒众人推了。”

  “你也管管你那太子,别有事没事地往那胭脂粉堆里钻,成何体统,整天咿咿呀呀的。”

  凤仪宫内一片死寂。

  两兄妹,各自撒了一通气,想想无非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片刻后,终于坐下来,好好地谈正事了。

  皇后缓缓道:“官道一事有利有弊,薛家既然想出钱,那就是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你想想,朝廷没钱,自然拿这些世家开刀,薛家挑了头,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他若办好了这差,自然压我魏家一头,若办不好,那便是死无葬身之地,薛家这是在孤注一掷。”

  “薛家的号召力远不及我魏家,有财路是好,若当地官员不配合呢,阴奉阳违呢?”

  “官员的考核与任免,掌握在你手中,拿住了这些人的命脉升迁,便锁住了他们的咽喉,这是薛家的劣势,却是我们的强项。”

  魏国公:“可薛家如今要专设一个机构,人员物资随意调配,又掌握所涉官员考核,亦可直接上书奏请皇上,就是想从我这里夺权,这薛准可真是算无遗策啊。”

  皇后:“薛准要统领这些地方官员,根基浅,自然难以服众,他这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恐怕还得指派一个有威望拿捏住他们的人,那这个人必然是魏家人,或者听命于魏家的。”

  魏国公:“睿王有没有可能?”

  “威慑力足够,但朝不保夕,皇上不会把赌注压在他身上。”

  “若户延龄就任南黎王,薛家恐怕会抓住这个棋子,好好利用了。”

  “这户延龄在朝中毫无根基,虽说是睿王举荐来的,但睿王似乎并未待见他,吃了几次闭门羹。和薛家的关系,说不清楚,就怕他们联合起来,这就难办了。”

  “抢夺先机。我去探探皇上的口气,若他有这个意思,兄长在明日的朝会上就要力荐户延龄,拿下这颗棋子。”

  魏国公若有所思。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