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现实

象牙人生

第三十四章

象牙人生 言十九兰若 2327 2020-12-30 21:45:33

  1944年,抗战到了第七个年头,随着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日本侵略者越来越显示出军事上的疲态和掌控力的进一步降低,新北的东北部往东靠湖一带都是抗日游击队的地盘,游击队员经常到新北街上来买粮买物资。日本鬼子气急败坏,把炮台搬到离开新北只有几里路的山上,一有情况就往山下打炮。同时根据山顶上望远镜的观察,街上有可疑人员,就立刻派据点的鬼子,伪军骑着摩托车,脚踏车出来搜捕,为此已经损失了几名同志。游击队立刻做出反应,在新北河东面设立一个观察点,监视据点到新北街上唯一的路上鬼子和伪军动向,那是一个设在地势最高桥边的酒铺,门口竖着一杆酒旗,队员们进街,如果看到酒旗高高飘扬,那就是一切正常。如果看到酒旗落下去了,就是有危险赶紧撤退。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怎么看那条路,视线都被一幢高房子阻挡。没办法看到那条路,也看不到那面酒旗,没办法传递消息,怎么办?这幢房子就是言叔华言三爷住的转盘楼。游击队的负责人向上级也就是已经是滆湖独立团团长的戈青山汇报。戈青山沉默了一会儿,问汇报的人,有没有其他办法,回答没有。戈青山挥挥手,让他下去。

  言叔华从常州到家吃过晚饭,手里正抱着志平,旁边乖巧的玉萍靠着父亲,正在问克平的学业,就有人敲门。言叔华站起身把孩子交给志平的奶妈,三奶奶已经身怀六甲,不久就要生第四个孩子了。开门一看,居然是自己的师父戈青山,后面两个人四下警戒。赶紧把师父迎进来,那两个在外面守着。言叔华问戈青山:“师父,吃晚饭没有,”戈青山点点头,华贞夫人过来见个礼,带着孩子们去楼上,言叔华把戈青山带到书房坐下,斟茶倒水。寒暄了一会儿,戈青山正式的说:“这些年,多亏了你的帮助,我们要感谢你。”言叔华连连摆手:“师父过奖,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就拿前一阵子你送去的药,就帮上大忙了,现在日本鬼子对药的封锁又加强了,只要抓到身上有消炎药的人通通枪毙。”言叔华打断了戈青山的话,“师父,我们是师徒关系,这点都是小事,你现在可是抗日武装在两湖地区的最高指挥官,你出来都是有风险的,你不是为了感谢我来找我的吧。”戈青山竖起大拇指:“真不愧为商界奇才,既然如此,我也就不绕弯子,如今日本鬼子已经要到穷途末路,我们准备进一步压缩打击日本鬼子。为了这个我在新北设置了联络站,严密监视日伪军放活动,一有机会就打击。同时也为了保护好我们的同志。但是,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没办法向我们的同志发布信息,前些日子已经有三位同志被日本鬼子抓起来了,这个没办法发信息的原因就是你的这个转盘楼太高,遮住了我们的视线和发布信息的旗杆。所以我今天来和你商量一下怎么办?”言叔华沉吟了一会儿,“师父,一般的房子高一点可以拆除一部分,没问题。但是你看我这个转盘楼,是整体造起来,外面是青砖到顶,里面的楼层是木结构,罗砖是铺在木板上的,如果要拆屋顶,就只能把整座房子拆了。”“这样的损失太大了,能不能想想办法拆低一点?”戈青山说道。言叔华摇摇头,四下看了看说:“这个房子木结构都是榫卯结构,上下左右四面受力,上部拆掉,就没了拉力,会散开来。”戈青山看着他心疼的样子,也是无奈的摇摇头:“实在不行就算了吧,我们另想办法,我回去了。”站起身就要走。言叔华忽然站起来对着戈青山说:“师父,我决定了,拆!”戈青山大喜过望,重新坐下来:“叔华啊,难为你了,这样吧,我们补贴你一点费用,不多,最多几十个大洋,你也知道我们经费紧张。”“既然决定拆,我就不会要你们的钱,都是中国人,都是为了打鬼子,早一天把日本鬼子打败,我们也不要想现在这样提心吊胆过日子。师父,我会在这月内拆完,你放心吧。”戈青山拍拍言叔华的肩膀:“难为你了,拆了以后把材料还是放在地基上,等打败日寇,天下太平,我来帮你再造起来,再还你一个转盘楼”。言叔华点点头,这一夜,辗转难眠,睡不着就起来看看房子,不停的叹息。三奶奶还不知道这件事,只知道丈夫心情不好。早上醒来,言叔华把昨夜的事情说了一遍。三奶奶愣了半天,最后吐出一句话:“你决定就好。”她起床洗漱,早饭没吃就开始收拾自己的金银细软,衣服,被褥。言叔华帮不上忙,去了粮行,叫一些伙计分配他们收拾家里老宅。另外叫了当初来造房子的木匠瓦匠,让他们开始拆房子。在一片疑问,不解,可惜的窃窃私语中转盘楼被拆了。言叔华一家只能先在老宅住着,常州米行后院加紧布置安排。

  常州裕丰泰米行里,言叔华正在灯光下看着账本,忽然觉得胃有点不舒服,年轻时候落下的毛病,最近发作有些频繁,一到胃不舒服,头上就痛出冷汗,连背上的骨头都痛。每次发作都要好几分钟才能缓解,其实这是心绞痛的症状,可惜当时的医术都不能准确知道。这都是平时忙生意顾不上按时吃饭休息导致,他越来越觉得要把家人都接来的必要。天天看着一大家子在身边,那该多好。小马在上海早已成婚,孩子都很大了。前段时间去上海出差还去看了他们,郑秀秀现在是医院的外科医生。席间也说到在美国的胡釆玉,因为战争,她和郑秀秀已经很久联系不上,想必比留在国内的人要好得多,毕竟美国本土没有战火连天。老友见面,分外亲热,这年头,很多老熟人都死的死散的散,能平平安安就算造化了。

  言叔华请了木匠打制家具,油漆做好,布置安排房间,店铺后面院子北面的二层小楼,白墙黛瓦,新式玻璃窗。典型的姑苏式建筑,楼梯在最右边,转折上去一条走廊,两边四个房间,最里面的最大是南北通透的主人房,两个朝南的房间,另一个朝北,这都是为孩子们准备的,也可以作为客房。楼下是佣人房和厨房,餐厅。都是海派家具。本来三奶奶说把转盘楼的家具搬过来,言叔华不同意,一来这些家具现在在老宅里,一家人逢年过节回去也要有,二来,新家就应该有全新的家具,图个喜庆吉利。现在万事俱备,只等大公子克平明年转学过来,全家就可以在青果巷生活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