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现实

象牙人生

第三十七章

象牙人生 言十九兰若 4662 2020-12-30 21:48:34

  到常州的第二天,言叔华总觉得心绪不宁。夜里还会惊醒,莫不是家里有事,但是刚刚到常州,总要呆几天把事情都处理好了再回家,虽然这些年他在经营上不断改善,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他自己亲力亲为也可以做好。然而总有需要他拍板定夺的事情。比如提价降价,有人赊货,新品的引进,存货处理,等等。这不明天要米价提高通知,要不然等明天以后回去一趟。然而事情的发生不给他这样的安排计划。一封电报把他急得什么都不顾,抛下店铺,直接去码头找了一只快船回新北。捏在手里的电报是大哥言伯华拍来的,上面只有四个字:“志危,速回。”言叔华怎么都想不通,志平小孩家家,会有啥危险,溺水?摔跤?不可能啊,这个奶妈很尽职。天擦黑赶到新北码头,大哥在青石板的码头上不停的走来走去,一看到船来了,知道是三弟。一言不发一步跨上船拉着言叔华就往家里跑,两个人跑到家都气喘吁吁,只见志平的奶妈,坐在院子里手里抱着志平,眼泪簌簌往下流,志平小脸通红,牙关紧缩,额头上盖着降温用的湿毛巾。母亲毛氏夫人也在边上陪着落泪,众人都是一筹莫展。看到言叔华来了,保姆赶紧站起来,满怀希望看着三爷,嘴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三爷,志平他,他,…”言叔华冷静的摸摸志平的额头,烧的滚烫,疾声问到:“有没有看过医生,医生怎么说?是怎么了的?”奶妈擦擦泪水,把志平的手拿起来,那只小手肿得像馒头一样,一点点大的伤口那里都已经发黑。“我没看好志平,他用手去抓的昂公鱼,被刺扎伤了,当天下午去看了医生,说没事,就回去擦点药酒。第二天好多了,也下地玩了,吃东西了,可不知道为什么昨天晚上忽然就发高烧不醒,我今天早上把他抱到镇上诊所,医生说很不好,所以大爷打电报叫你回来,快救救志平吧。”言叔华知道在新北已经没办法了,立刻叫奶妈抱起志平,跟着他回船上,他下船时候交代船不要立即回去,在这里等他,万一有不时之需。这只带有柴油挂浆机的小船立刻发动,打开船头灯,排气管冒着黑烟向着茫茫的远处疾驰,把岸边星星点点的灯火不断的向身后抛去抛去,越来越远。奶妈抱着志平坐在船舱,言叔华一会儿过来抱一下志平,摸摸他的额头,一会儿跑到船头,看看已经到哪了。他从来没有这样心绪不宁。船家两个人,一个开船,一个做饭。做好了来喊言叔华:“三爷,你从上午到现在一点没吃,快来吃点吧,虽然不是好饭菜,总不能这样饿着肚子,会把胃饿坏的。”言叔华摇摇头,“你们吃吧,我吃不下,师傅啊,到常州还有多久?”船家端着碗,站起来看着岸上,“这里是埠头,估计要到天亮才能到,三爷,我们的机器已经调到最高马力了,也就是你三爷,谁敢在夜里这么跑,要不然到前面关卡,不被扣住也会挨枪子儿,你看白天来的时候,卡子上的那些黑狗皮远远一看到是您,立刻打开闸门,咱们船都不减速就通过,那威风…”言叔华没心思听他这些。站起身依旧到船头吹着河面上略微有点河水腥气的风。那是小时候最习惯的最喜欢的味道,可那水里的鱼居然会把志平弄成这样。正胡思乱想,奶妈在舱里大喊:“三爷,快来,快来…”言叔华三步并两步跑过去,进舱一看,志平居然睁开眼睛,很清醒,看到他进来,很惊喜,喊着:“爹,爹。”手伸过来要言叔华抱,言叔华立刻抱住志平,轻轻抚摸着他的小脸。奶妈在边上松了一口气,嘴里喃喃自语,“菩萨保佑,志平终于醒了,没事了,阿弥陀佛!”

  到了早上,言家人发现昨天晚上火速离开的那只船又回到了码头,立刻敲开言伯华的大门。言伯华衣服都没穿好,一边跑一边扣着扣子。他跑到船上,一看,言叔华抱着志平坐在船板上一动不动,手里的志平脸上也蒙上了平时的兜肚,奶妈在一边泣不成声。“志平怎么啦?老三,你说啊!”言叔华没出声,表情呆滞的站起来,抱着志平上岸往家里走:“志平啊,我们回家啦,别怕,爹在这里,爹陪着你。”奶妈一边哭一边跟言伯华说:“晚上到了半路,志平忽然醒了,还叫了三爷,要三爷抱,我以为他都好了,谁知道忽然他就没声音了,就这样没了气息,天呐,为什么要把志平带走啊……,我该怎么向三奶奶交代啊!”说着她就要往河里跳。言伯华和船家赶忙拦住,把她拽上岸。言伯华对奶妈说:“这不是你的错,这是天意,志平太可爱了,老天都妒忌。你要再有什么闪失,老三可真的顶不住了,快跟我去看看老三,他现在最难过。”奶妈这才冷静下来,跟着言伯华到了言家老宅。进门只听见老夫人,轻轻哼歌的声音,那是平时她想让志平睡觉时哼的。志平就躺在小床上,掀开肚兜,那小脸还是红扑扑的,一点没变化。面容安详,像睡着了的瓷娃娃。言叔华坐在堂前太师椅上,看到大家都来了。他直起腰板,手指捋了捋头发,眼镜推上一点。刚刚颓废失魂落魄的样子一下子变成原来那样冷峻,“志平走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怪不得任何人,这孩子和咱们家只有这点缘分。有几件事立刻要办,大哥,二哥,还有铺子里你们几个,立刻去办。大哥,你会同族长他们看一下家墓找块地,不要大,但是最好挨着爹的墓,这样对志平可以照顾。二哥,华贞不在家请二嫂帮忙挑几件衣服,给志平穿上,多下来的都带走,让志平在那边长大了也有衣服穿。你们几个立刻去木器店,叫掌柜的做一个小的寿材,材质一定要好,今天下午就要用,多给钱不要紧。就这么办,另外华贞还在月子里,就不通知她了,等以后她回来了,我告诉她吧。其他也没什么了,年纪小的离去不能大操大办,今天晚上就办好,我晚上回常州。”说着站起来,站到一半,整个人倒了下去。

  一直到下午,言叔华才醒过来,大夫来看了说他是忧思过重,神志不清,而且心脉不平,似有不通状,必须休息,再进一步诊疗。言叔华醒过来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志平已经不在了,他还要去料理志平的后事,言伯华按住他说:“你就不要动了,休息吧,我们都帮你安排好了,你放心。”可他心里知道言叔华哪是可以坐的住的人,叹了口气:“知道你是不会不管的,我叫人都已经装敛好,抬到家族墓地了,你去看一眼就覆土了。”言叔华赶紧往墓地跑,几个伙计在那里等他,就在他父亲四老爷墓的边上,众人挖了个小小的墓穴,志平的寿材料子非常好,天色渐暗,光线不好,依然能看到大漆泛着红光。言叔华稍微松口气,挥挥手,伙计们开始覆土。一直等到一个园园的小小的坟包堆起。言叔华才转过身回去,但他没有回去,在跟大哥言伯华交代了一些事项以后,他直接上了那条船,往常州去了。他实在受不了一看到家里的东西就想到志平,更受不了志平一个人躺在冷冷清清的地下,那种剜心刻骨的痛,让他肝肠寸断。坐在船头,这两天经历让他瘦了一圈,可这个年代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夭折的孩子,医疗条件太落后了,他不由得想起小马和郑秀秀。郑秀秀是医生,如果志平在上海,甚至在常州,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言叔华一边想着一边不住的擦眼泪。都怪自己没有当机立断早些把全家搬到常州去。船家叫他进舱休息,他不去。叫他吃晚饭也不去,就那样坐在船头。早上船到常州,已经是满头露水,衣服尽湿,几乎站不起来。两个船家搀着他到了店铺,伙计赶忙过来把三爷背到楼上,言叔华叫船家到账房结账。在楼上睡了两天,恢复了一些。写了一封信给小马,让他问问郑秀秀是怎么回事。很快,郑秀秀回信说这叫破伤风感染。目前没有什么疫苗预防,但是如果在干净的地方不太会有,而且受伤以后敞开伤口充分消毒清洗是可以避免很大的发病机率的。小马和郑秀秀也很伤心,叫言叔华不要把家人放乡下了。一个多月后,言叔华在常州帮克平找好学校,屋子里全部安排好,叫了一条船,先回新北接上母亲,克平。然后去新南岳母家接三奶奶,带着玉萍,抱着亦平。一行人没有回新北,直接开船去常州。一上船,三奶奶就问言叔华,志平和奶妈怎么没来。言叔华没说话,因为奶妈家不在新北街上,在那条大河边。三奶奶以为是还要去奶妈家接志平。船在河里有节奏的上下颠簸,发动机的单调的轰鸣声一直在耳边挥之不去,很快让三奶奶还有老人孩子都睡着了。一直开到埠头,为了避让停靠在码头上的船,船速慢下来,岸上也传来集镇嘈杂的声音。三奶奶华贞夫人醒来,看看奶妈手里的亦平,睡得正香。她走出船舱。岸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卖鱼的,卖肉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天正是埠头街上赶集,五天一集,热闹非凡。三奶奶看看外面的景象不对,她来过埠头,那个码头和桥认得,这里是埠头,早已经过了新北。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言叔华在船头,和岸上认识的人打招呼。她进舱问婆婆毛氏夫人,婆婆支支吾吾,眼睛泛起泪光,让她去问叔华。立刻,一种剧烈的疼痛在三奶奶心里泛起。码头上岸边不断有熟人向言叔华和她行礼问候:“三爷,三奶奶,你们去常州啊。”“三爷三奶奶好。停下船来我家喝口茶吧,”言叔华拱手道谢,说着今天要赶去常州,铺子里有事,船上有家眷之类的客套话。三奶奶手扶着船舱上沿,强忍着剧烈的心痛,挤出笑容,和岸上的熟人打招呼。好不容易船过了集镇,一下子速度加快。三奶奶想走到船头去问言叔华,一个趔趄,差点跌倒河里,多亏左手抓住了船舱上面的栏杆。后面的船家赶紧跑过来,托住三奶奶,言叔华也看到了跑过来抱住她,三奶奶已经晕过去了。船家喊着:“三爷,掐人中…”言叔华赶紧用大拇指甲掐着三奶奶的人中,不一会儿,三奶奶呼出一口气,睁开眼睛看着言叔华,“是不是…?”言叔华的眼镜片上一片模糊,使劲的点头,声音哽咽:“在奶妈家里被鱼刺扎了手,感染了,没了,没办法,尽力了。”“我的孩子,都没让我见最后一面,我的志平啊……”船舱里,老夫人掩面而泣,克平和玉萍都在哭。过了好一会儿,三奶奶平静了一些,仔细问了志平的事情,言叔华详细跟她说了。她想想哭一阵,然后再平静一会儿。就这样反反复复一直到常州,中午下船吃饭她也没吃,抱着叶平,呆呆的看着熟睡的小脸,脑子里不断回忆志平的点点滴滴。

  天色渐暗,常州青果巷码头也到了。一行人下船到了铺子里,言叔华领着他们穿过走廊到了后院。小楼灯火通明。孩子毕竟是孩子,是充满新鲜感的,一会儿就忘记烦恼忧愁的,厨房喷香的饭菜,楼上一个个漂亮明亮的房间,早就让他们没了旅途的疲惫。言叔华知道三奶奶吃不下什么,叫厨房煮了粥,然后先扶她上楼去自己房间先休息。自己下来安排老夫人孩子们吃晚饭。这一天的舟车劳顿,吃过饭都早早休息了,三奶奶只在夜里醒了以后吃了几口粥。第一天到常州青果巷就这样草草了事。

  这几天,言叔华在铺子里安排事物,忙着结账,驻常州日军司令部有些不正常,本来按照常规每个月送米的日子,没有打电话来要送。但还有一点尾款,是上个月增加的数量,今天想去结一下。他骑着脚踏车到了日军司令部,发现里面的人忙忙碌碌,出出进进,没人理会他。后院飘来焚烧纸张的焦味,还能看到一些纸片被热风吹到空中,四处飘散,化为灰尘。平时森严的可怕地方现在狼狈不堪尽显。言叔华里里外外找了一圈,没见到财务科的人,只能打道回府。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五日,日本裕仁天皇宣读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战败的消息传遍全世界。传到裕丰泰米行里的收音机里。原来昨天日本人焚烧文件是这个原因,言叔华太高兴了,日本人真的投降了,当天常州的大街小巷,中国的大街小巷,乡村城市,鞭炮声响彻云霄。他跑到后院告诉母亲告诉华贞夫人,抱着孩子们跳啊唱啊。伙计提醒他,这点日本人的欠款恐怕要不回来了。言叔华哈哈大笑,“只要日本人被打败,不要说这点余款,要我言叔华倾家荡产都愿意,以后我们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中国人,平平安安的做生意了!还有什么比这个好?”很快克平顺利的读小学,玉萍上了幼稚园。三奶奶也慢慢恢复了一些。毕竟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一家不存在孩子夭折的情况。眼前三个孩子要照顾,虽然有奶妈有佣人,但是现在华贞夫人更加喜欢亲力亲为,她觉得亏欠志平的无法弥补了,只能尽力保护好这三个孩子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