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第一个双十节到来,让人们积压太久的感情爆发出来,背井离乡去重庆生活八年刚刚回到故乡的人们打扫整理故居,和一直在沦陷区生活的人们互相交流着这些年的酸甜苦辣,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盼。家家户户插着□□旗,不管能不能喝酒的都要喝一杯以示庆祝。言叔华这个时间也在喝酒,他从不喝酒的也在喝,因为他在张府,因为张博文回来了,这一去就是好多年,这次回来已经是带着夫人孩子了。席间并没有觥筹交错,老友叙旧,家人团聚那种热闹非凡。反而是潸然泪下,悲伤和着酒喝下肚。因为张博文的父亲张道台半年前已经驾鹤西去,只剩母亲张夫人的在老宅里天天盼着小儿子回来。这些年连通信都没办法更不用说相见,张博文成婚生子,张道台仙去,双方都不知道。日本投降,张博文立刻买了最近回国的船票,一个多月前带着夫人孩子踏上回国之路。海上遇到风暴,邮轮绕行多费了几天,到了上海和大哥张颐武会和,再回到常州,时间正好在双十节。张夫人在前几天收到张颐武的电报,喜极而泣,立即让管家请言叔华来府里。
言叔华也是心里高兴,当年张博文是去学习先进机械制造技术,说好一两年就回来,该死的日本侵略者让亲人天涯两隔。张道台和夫人既为小儿子高兴远离战争,又十分牵挂思念,抗日战争第七个年头张道台在无尽的思念和等待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关照夫人和言叔华,博文回来时候一定要去坟上告诉他,好让他安心,众人流着泪让他放心,送走了老爷子,老夫人更寂寞了,整天郁郁寡欢,为了避免老夫人触景生情,张颐武打算把老夫人搬到上海他家里去住,老夫人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只说这个家得有人看着,有人在家,外面的游子才有家可回,如果家里没人了,家散了,博文也回不来了。没办法,言叔华和张颐武商量把老夫人移到怡然居去住,一来那里环境好,紧凑,显得不冷清,二来也算是换了环境。老夫人倒是非常愿意,只是逢初一十五都要回府里看看,摆设什么的都一如张博文离家前。这么些年,言叔华只要在常州,三天两头来看看二老。艰难时期更是经常送来生活物资,二老早就把他当做家庭的一份子,什么事都跟他商量。张道台走后,言叔华去怡然居探望老夫人更加密切。老夫人常常叫他不要去看她,怕耽误了正事,言叔华依然如故。这一天,当言叔华扶着老夫人在门口看到马车由远及近,从车上走下来西装革履,带着金丝眼镜,已经是中年人的张博文,千言万语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大家搂着呜咽着,只是流泪,老夫人用力拍打着张博文的背,嘴里反复几个字,“你一去不回来…”张颐武带着弟媳,侄子,过来。五岁的孙子张华一声脆生生的“奶奶。”把老夫人从悲伤的情绪里拉出来。看到眉清目秀的孙子,和后面笑语盈盈喊她妈妈的小儿媳,老夫人真的高兴。忙抱着孙子,拉着儿媳妇往家转,连张博文都顾不上了。张颐武过来怕老夫人抱不动孙子,被老夫人用手肘推开,“你们都是我带大的,孙子我更可以。”大家只能由着她,言叔华让佣人在老夫人边上紧跟着,以防摔跤。张博文这才和言叔华紧紧拥抱在一起。张博文说着:“三哥,我对不住你,谢谢你对我父母的照顾。”眼泪又下来了。言叔华推开他笑着说:“是兄弟不,还说这些,快进去吧,菜都凉了。”一大家子到了府里,张博文一进堂屋,扑通一下跪倒在父亲灵前,放声大哭。他妻子赶紧抱过儿子三个人跪做一起。等他们情绪平复了,张颐武和言叔华把他们搀扶起来,坐到八仙桌边。开始吃张府九年来第一次的团圆饭。老夫人把孙子安排在身边坐着,自己亲自给他喂饭,不理会他们任何人。张博文的妻子想跟老夫人说孩子早已学会自己吃饭,不要喂他,被张博文用眼神制止。都说血浓于水,这孩子在美国出生,从未见过奶奶,却是一点都不陌生,反而很亲近。饭毕,大家喝了一会儿茶,言叔华起身告辞,他毕竟是外人,应该让张家人说说体己话,张博文送出门,约定明天来铺子里拜访。言叔华校正:“不对,不能说拜访,应该是视察。别忘了,你可是裕丰泰的股东哦。”张博文连拍额头:“三哥,我是既开心有惭愧,一去那么多年,没能尽孝父母,没能帮到店里一点忙,你还要每年把分红都送来,我知道你的经营很不容易,我真的过意不去,以后不能这样了。言叔华没说什么,拍拍张博文的背,回去了。张博文喊了一句:“我们明天去拜访嫂子。”言叔华从马车里伸出手挥一挥。
第二天上午,张博文带着妻子儿子,来到裕丰泰。华贞夫人刚刚收拾好房间,三个孩子也穿戴整齐,在客厅等候。今天星期天,克平和玉萍都没上学,叶萍被奶妈抱在手里。言叔华引导张博文一家进客厅,介绍华贞夫人,三个孩子。佣人端上茶,两家人边喝茶聊天。令张博文惊讶的是,自己的夫人从小生活在美国,对中国的一些事物不熟悉,华贞夫人能用英语给她解释,非但如此,张华和比他大一些的克平玉萍很快玩在一起,三个人有时候用中文有时候用英文说话,非常融洽。听了言叔华解释,才知道这位华贞夫人是才女,不简单。张博文叫随从拿进来一个箱子,打开来,对言叔华说:“三哥,我回来的仓促,要回来的人实在太多,之前不知道能不能买到船票,只能留电话轮船公司,让他们有了船票通知我。谁知道第二天他们就通知一天后有一班船上有两张退票,我只有一天不到的时间准备,所以没能好好挑选礼物,带了一些简单的物件,也不知道嫂子和你喜不喜欢,你就当一点点心意收下吧。”说着拿出一样样的东西来。华贞夫人非常过意不去,一再说来看看已经很好了,礼物就不必破费了。言叔华倒是哈哈一笑,“夫人,博文的一番心意,不远万里。我们应该全盘接受。”张博文夫妻连连点头称是。拿出一样样的物件,一个精美盒子里面装的是一支派克金笔,那是送给言叔华的,派克金笔是美国上流社会身份的代表,在中国也是风靡一时,言叔华爱不释手,张博文开玩笑说:“三哥,你用这个去签合同,那可是财源广进哦!”言叔华开心的说:“博文,人家知道我没读过多少书,会不会笑我装文化人?”“三哥,你谦虚了,且不说社会知识比书本知识更值钱,单独就是你这长衫大先生的身份,那也是这支笔配得上你,它是三生有幸。”给华贞夫人的是一件水貂毛大衣,通体纯黑北美水貂皮做成,一针一针褐色冒出来闪着光。张博文妻子抱歉的说:“也不知道嫂子的身材,只能依我的大概来买,我想我们东方人都差不多。”华贞夫人起身,两个人站一起居然差不多个子,胖瘦。穿上貂毛大衣,正好。配上里面暗红色的高领旗袍,梳着上海滩最流行的偏分复古盘发,说不出的华贵,优雅。看的张博文妻子直拍手:“太漂亮了!简直就是英格丽褒曼!”言叔华和张博文抽着烟斗,相视一笑,全天下的女人对漂亮衣服都有共同的兴趣。孩子们的礼物有衣服,玩具,奶粉,书本…。女人孩子们在里屋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言叔华带着博文到店铺前面转了一圈,看看现在经营的状况,然后到楼上办公室坐下。言叔华有很多话要跟张博文说,有很多问题要问他。张博文心知肚明,简单把他在美国这么多年的经历说一下,接着说了胡釆玉的近况,他去了美国见到胡釆玉两次,因为不在一个城市。胡釆玉早已离婚,也没孩子,做了修女。现在在一家教会慈善机构做慈善工作。知道张博文和言叔华的关系,详细问了言叔华的情况,知道他已经娶妻生子,事业顺利,非常欣慰。托付张博文如果见到言叔华,告诉他,自己已经做了上帝的仆人,终身侍奉上帝。这一辈子欠他的来生还。言叔华隐隐有泪光闪过,张博文赶紧说,胡釆玉现在很从容淡定也很满足,这也是最好的归宿,大家应该高兴。接着又说了一些熟悉的人和事。最后说到言叔华最想听的,关于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张博文正色的说道:“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承认,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他的科技研发,工业生产能力无人能敌,你别看德国能占领大半个欧洲,日本能占领大半个亚洲,在战争之初,美国还连战连败,那是因为美国还没发挥出他的能力,一旦全力以赴,不,只需要百分之七八十的力量,就可以同时在两场战争中赢得胜利。你没看到,美国在战争中展现的军事力量只是表面,他们每天支援欧洲十万吨物资,后续的各种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可以说没有这么强大的美国,这场战争谁胜谁负很难预料,三哥,我学了两年机械制造技术以后,一直在美国一个很大的机械制造公司做研发,当然我们这样的亚洲人,又不是高级技术人员,都是打打下手的,就是如此,我接触到的先进机械,国内连听都没听到过。像我们以前引进的所谓先进米机,那都是落后的不能再落后的机械,过几年我回来了,一定要帮你做最先进的米机。”言叔华听的津津有味,听到张博文说还要过几年回来,不由得忍住了,“你还要回美国吗?”“是的啊,三哥,我这是战争一结束挂念家里挂念你,赶紧先回来一趟看看,那边还有很多事,我的房子,工作,都要慢慢处理,尤其最重要的一点,我在美国学到的工业机械制造技术,收集一些技术资料,还没有完整,特别是基础机械,比如各种机床,车床,那是工业的摇篮,所有的机械都要用这些做出来,打个比喻,你的米机上最基础的零件是什么?螺丝,一个螺丝的制作要经过炼铁,炼钢,轧钢,车床,铣床,防锈涂层等等等等。这里面还有一个标准化问题,就是这些基础零件以后都要标准化,所有的机械都使用这些标准化零配件,快速,高效,节省成本,因为标准化了以后可以大量生产。所以我得把这些都整理好带回来,这才是当初戴维李带我去美国的意义所在。”言叔华听的很振奋,是的,这么大的国家被小日本侵略的如此狼狈,归根结底还不是国力太弱。眼见打败了小日本,这下可以好好的建设国家,这是他的梦想。两个人又说了一会,言叔华抬手一看就要到吃饭时间。站起身,“博文,走我们去吃饭,去德泰恒吃你最喜欢的大闸蟹,糖醋面筋。”“太想那一口了,昨天晚上一直跟我母亲说话,太激动了。也没好好吃菜,今天我要像模像样吃。”张博文也不客气,两家带着孩子坐着马车到了饭店门口,一进包厢雅间,发现张老夫人和张颐武也在,原来言叔华早就派人去请了。两家人欢聚一堂,今天没了昨晚上的眼泪和悲伤。都是高高兴兴的说说笑笑,吃着家乡的美味。接下来几天,言叔华陪着张博文去看了米厂,罗老爷子也去世几年了。物是人非,张博文感慨。当年情形历历在目,很多人都还记得他。战争那几年,米厂时断时续,运转很不规律,现在正是改进的最好机会。张博文当然义不容辞,在返回美国前,把米机重新改造好。两个人在一起说到沈筱菊,言叔华也托人找过,杳无音信。明年开春,言叔华要去一趟东北,实地考察哈士蟆和人参收购,他会好好找一下。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张博文夜以继日泡在米厂,期间除了去上海买零件,顺便回去看看母亲,几乎没离开米厂。倒是老夫人带着儿媳妇孙子经常坐船来看他,有时候还住在厂子里,陪陪他。改造结束后,言叔华再来试车,发现噪音更低,效果更好,而且还有了自动装袋封包,每一棉袋米都准确无误。稻谷从每一个仓库通过履带输送机输送带加工车间机器料口,经过粗筛去杂,碾米,去壳,精轧,筛选,到包装,一条龙完成,张博文说了一个新鲜词“流水线。”这就是美国工业典型特征,第一个发明流水线生产汽车的福特公司九十分钟就有一台汽车出厂,那还是在1913年,还在言叔华出生前一年!真是令人叹为观之!
米厂改造结束,张博文返程时间也到了,他只有那么多假期,二人约定最多二年后见,老夫人和言叔华送他们一家子到了上海,看着他们搭乘的邮轮离开码头,才回去。老夫人要在上海大儿子家住一段时间,言叔华顺便拜访了史秉正,小马和郑秀秀夫妇。面对百废待兴,大好时光,大家都感觉不能浪费时机,小马夫妇请言叔华在外滩吃了晚饭,走在路灯下的南京路,仿佛又回到十几年前的时光,然而物是人非,路灯下再也不会出现原来那两个的身影。史秉正则和言叔华说到时局的发展,不无忧虑,然而在时代的潮流中,个人大多只能随波逐流,无力去改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