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试试
不过孙尚香方向战事顺利,自己也就没什么可忧的。
反倒是弄完压缩干粮之后,韩旭陷入了纠结。
说来有些惭愧就是,一方面。
要进一步打造一个工业社会起来,就要有很多基础设施才行。
工业革命时期那一堆蒸汽朋克风的玩意,基本都可以搞一搞。
但因为自己的存在,工业化进程肯定是极快的。
像是上一世,蒸汽机是18世纪前期发明,而电灯的出现则在20世纪左右了,这前后相差了无数个年头。
但因为自己的存在,曹魏现在就已经有电灯用了!
因为这个原因,韩旭感觉有点难,毕竟很多工业革命时期的东西弄出来,很快又被淘汰,这就有些浪费国币了。
思来想去,韩旭感觉还是要有所选择。
满街的路灯什么的,这个可以先搁置一下。
但是以煤炭为核心的部分,则完全可以先搞。
不过这些玩意也都是大工程,一时半会韩旭也弄不过来,只能慢慢弄。
倒是就在工业区开始兴建食品厂的时候,
这天早晨,韩旭刚起床准备接着画设计稿,不过有些累。
思来想去,决定出去转一圈。横竖慢工出细活,也没有去工业区,准备到原来的农庄里看看。
到了地方,没有离开马车,远远观察。
因为有了化肥、大棚种植,百姓现在衣食无忧,看上去精神状态都十分不错。
因为是夏季,不少人家还种起了各种粮食以外的东西,树木明显比当年他在这里时,看上去更多。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桑树,而且令人惊讶的是,还多了大量的果树,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整片的果林。
距离许昌城并不远的郊外,一片农家繁忙景象,比陶森特都不差。
不过看到一半,他忽然发现有点不协调。
这种感觉很微妙,起初并不强烈,但韩旭就是越想越觉得不对。
最后思索半天……
猛然间,想到一件事来。
这里的农户,耕地用的犁,怎么看上去好奇怪?
他甚至有些惊讶,自己之前怎么没发现这一点。
一个个农人在田间地头忙个不停,乍一看没什么,但仔细观察,就显得很奇怪了。
韩旭不由有些熟悉的感觉。之前在这里推广大棚种植的时候,他就曾有过这种感觉,只是当时也没注意,毕竟忙着正事。
但现在再一看,就显出奇怪之处了。
只是看了半天,韩旭也没想到究竟是哪里不对。
正要回去再研究研究。
忽然间,一阵马蹄声从身后城池方向传来。
回头一看,却见是一辆有些熟悉的马车,在跟前停下,接着一名中年文士走了下来,正是荀彧。
见到韩旭,满面笑容。
韩旭微微讶异,没想到这么巧能遇到荀彧。
“先生可是出来踏青?”
荀彧满面笑容,“近日都在城北为压缩粮奔忙,也就是我出来偷个懒,看看百姓的田地了,哈哈!”
韩旭哈哈一笑,和荀彧寒暄了一阵。
随后说起方才的感觉。
荀彧一怔,没想到韩旭竟然会关心农人用的犁。
但这东西有什么可奇怪的?
“此物由来已久,历来都是这般模样,无甚奇怪吧?”
这话他也只是感叹一下。
但话音一落,韩旭就呆在原地。
紧接着猛地一拍大腿。
“啊这……对啊!”
想起来了!
千百年一直如此,但后来……
到了宋代,出现了一位才思敏捷,思路很广的皇帝。
也是这个人出现之后,犁这东西才变了一番模样,成为了后世的版本。
没错,这就是曲辕犁!
而此时这个时代,哪来什么宋朝。百姓用的犁,自然也都是直辕犁。
曲辕犁的发明有多重要?
自从那名皇帝改造了这东西之后,全国的百姓都争相效仿起来。
原因无他,极为省力,而且操控性极强。
直辕犁换曲辕犁,当然谈不上五菱宏光变高达的程度,毕竟还是要人力。但说从五菱宏光变法拉利,这个体验提升是绝对有的。
韩旭哈哈大笑起来,十分兴奋的拍了荀彧几下肩膀,把个荀彧惊的莫名其妙,心说韩旭这莫非是魔怔了……
虽说送来的电灯很好用,夜间读书恰公都方便了太多。
但当时韩旭一连闭关数月的吓人感觉,他印象还是十分深刻的。
韩旭不言,让荀彧别急,随后火速拉着荀彧上马车回到了城中。
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刚刚出现在地头,正是韩旭之前的邻居朱老汉。
见是韩旭,很开心的就要来打招呼,却见韩旭突然跑了,搞得他心头惴惴,又不明所以。
回到城内,韩旭在书房花了十分钟弄了一份图纸出来,接着迅速赶往城北,找人加工。
因为现在有了蒸汽动力,木材加工十分迅速。
韩旭也不需要多精细的工艺,因此不到半个时辰就弄好了。
到了午后时间,韩旭带着一名护卫,拖着一件奇怪的大型木器登上了马车。
荀彧直接一脸疑惑,惊讶的看着韩旭带上马车的东西。
“这……先生,这是何物?”
“你说这个?哈哈哈哈哈,一会你就知道了。策马,去城南!”
就在荀彧一脸问号的时间里。
很快,韩旭带着他感到了城南郊外。
接着四下一望,很快发现了正在一棵桑树下打量这边,一脸懵逼的朱老汉。
“朱老汉,快,快试试这个!”
韩旭与护卫一道,将曲辕犁拖下了马车。
朱老汉脸上的问号更多了,和荀彧一样多。
“这……侯爷,你这是……”
“先别管这么多了,赶紧把你家的犁耙拿出来,把犁头取下装在这上面!”
“啊???”
朱老汉脸上的问号终于溢出了,简直想不通这侯爷发了什么瘟。
不过既然是忘年交兼贵人,朱老汉不敢怠慢,还是迅速回了自家院子。
此时,朱老汉家的院子早已扩建翻修,一看就比之前气派了不少,显然是靠着大棚种植发了小财。
随后领着一名懵懵懂懂的年轻汉子出来,手里捧着一块铁疙瘩。
“朱老汉,把犁头装上,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