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启发
整个过程当中,荀彧一直是满脸诧异的状态。
他就有些想不通,韩旭怎么会突然想起摆弄这玩意的。
看看这老农和一旁的年轻人,想来是老农的子侄辈,和自己一样也是一脸懵逼。
不过很快还是将犁头安装上去。
随后在韩旭的微笑点头授意下,年轻汉子拖着曲辕犁,走进了田间,开始耕地。
于是……
很快,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尽管荀彧还是不解,但朱老汉的脸上,渐渐显出了惊讶之色。
“这……怎会如此?这变快了啊!”
朱老汉感觉十分惊奇,这小伙子也姓朱,是他一个远方表亲家的孩子,过来投奔他的。
小伙子个头不大,力气倒是不小。不过力气再大,也比不得牛,终究大不到哪去。
但这天带上韩旭弄的奇怪犁耙,这小伙仿佛开挂了一样,耕地的速度,居然也和黄牛差不多了。
这就非常诡异了!
朱老汉起初还不太确定,总觉得是自己老眼昏花。
但很快,已经开始雇佃农,对干活速度极为敏感的他,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
而朱老汉的表情,自然也没有逃过荀彧的观察。
要知道这货可是当今天下的一线人精,察言观色不是开玩笑的。
虽然没看出这曲辕犁有何玄机,但却注意到了朱老汉的神情。
于是荀彧莫名有了一种被蒙在鼓里的感觉。
看着朱老汉道:“老人家,这犁可是有何不同寻常之处么?”
“……这个……”
朱老汉呆了半晌,抬头看了一眼韩旭,见他笑眯眯的似乎心情不错,方才行礼道:“犁这东西,千百年来一直是直的,可这回侯爷把这东西掰弯,似乎……”
“掰弯之后,小六的力气……变大了??”
这么说着,朱老汉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怎么会换了个犁耙,家里小伙的力气就突然变大了?
但荀彧疑惑的眉头却渐渐松开。
一双瞳孔渐渐放大,看向韩旭。
他明白了,韩旭这是又发明了一件不得了之物。
这曲辕犁,竟然可以让农耕变得更加省力!
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全国都换上这种曲辕犁,那么原本需要一百人干的农活,说不定就只需要六七十人干了。
别看只是为农夫节省了三四成体力。
这个意义就是,省下来的三十多人,完全可以去耕种更多的田地,或者进入工厂成为工人。
而无论是开荒地还是到工业区打工,
乍一看只是一百人的小买卖。
放大到整个天下,这就十分恐怖了!
脑海中电光火石,荀彧霎时间已经弄明白了韩旭是在干嘛。
这货是用一个小小的巧思,让整个大汉国力提升了数成!
逆天了!
而此刻,韩旭只是笑而不语,甚至笑容都很平淡。
他简直有点想不通,这么好的点子,自己居然现在才想到!
玛德!幸亏想起来了!
……
曲辕犁最恐怖之处,还不至于大量节省农家体力,解放人口,增加可用耕地的面积,为工业区强心补血。
最最恐怖的,是这东西与这化肥之类的不同。
府库无需掏一两白银去特意生产。
百姓家家户户,都完全可以自制,只要把犁头换个地方就行!
也就是说,这东西是没有任何成本的。
没有任何成本,就增加了曹魏数成国力!
很快,韩旭的曲辕犁设计出现在朝堂之中,顿时引起了轰动。
而随后,更以极快的速度,迅速传遍整个北方,接着又向南方扩散而去。
一时之间,天下议论纷纷。
琅琊侯这巧思,简直就是夺天地之造化。
这不是天上星君下凡,只怕说出去都没人信!
当然,这个消息对东吴蜀汉来说,还是十分打击人的。
尤其是……
一群人得知了曲辕犁这东西,感觉十分好用,还以为周瑜不知道,来找他献宝的时候。
看着陆逊一脸兴奋的同他讲解曲辕犁的妙处,周瑜简直无力吐槽了。
你特么知不知道这是韩旭搞出来的东西?
这货一出手就是这种影响国计民生的神器,你的头皮就没有一丝丝的酥麻?
但对周瑜的反应,陆逊似乎浑然不觉,满脸都是笑意。
“这韩旭才冠当世,可惜棋差一招,这曲辕犁谁不能效仿?南方温暖富饶,且粮食多以稻米为主。有了此物,增益只会更大,韩旭终究是智者千虑有一失,哈哈哈哈哈哈!”
周瑜:…………
感觉陆逊这心态太咸鱼了,周瑜决定换个话题。
“对了,伯言,现在大军已至百越广里,屯兵东线。彼处有一绝佳大港,只等战事一稳,便可开辟出来……”
这么说着,周瑜目光有意无意的扫向陆逊,观察陆逊的反应。
陆逊满意的笑容果然一滞,接着严肃起来。
认真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
“不错……不错!”
“此处建成港口,他日曹魏船队往来,我等便可收停泊之费,不失为一大财源!”
周瑜摇了摇头,双眼眯起。
“何止停泊之费?便依着曹魏这大宗货物往来的生意,便可建成大阜一所。近日东吴铁船也行将下水,若能以此为依托,便可威慑……”
周瑜说到此处,陆逊瞳孔猛地微微放大,死死盯着周瑜。
周瑜也不说了,笑眯眯的看着陆逊。
后者呆了半晌,才勉强小声开口道:“公瑾老弟,你这是打算对曹军水船动手???”
陆逊的目光十分不可思议。
“这个……”
周瑜自然不可能跟曹军动手,本想吓唬吓唬陆逊,不过这一来也没了心情。
但也因为这个话题,他也想起一件事。
曹军水船大规模出海,当时是走了两支船队的。
一支是南下的这一支,现在正在东南亚攻城略地。听说主帅还是一名年轻女子,乃是韩旭所创学府中的高材生,叫人无比感叹。
而另一支,去向就极为神秘了。
周瑜当初费了不少心思,但也一无所获。无论派出多少探子,始终没有头绪。
可今日这话题,却给了他一些启发,让他忍不住从头开始思索整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