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六岁的小牛存儿,自从牛婆婆去世后,她瞬间长大了。
每天从学校回家,如果爸爸还没有回来,她就用挂在脖子上的钥匙打开家门,自己烧火做饭,牛天绪离开时每次都会准备好面条和一点小零食,他怕孩子挨饿。小零食小牛存舍不得吃,她已经知道了爸爸的辛苦和不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尤其是这个没有妈妈的孩子,自主自立比别的孩子要早的多。别的孩子像她这么大,还是爸爸妈妈的掌中宝,还在撒娇还在玩耍,小牛存已经有了简单的谋生能力了,可以烧火做简单的饭食了。
在学校里,她很用心,她没有忘记婆婆和爸爸的嘱托,专心致志的听讲,写作业,放学后飞快的跑回家,她要管家,要给爸爸洗衣服,要打扫家里的卫生,要做好家务,她想让爸爸多休息一下。
小牛存学习很上进,每次小测验基本上都是班上的前两名,牛天绪不识字,每次考完试,小牛存就会拿着试卷回家给爸爸看,满是“✓”的卷子,让牛天绪笑逐颜开。
一对父女的日子就这样艰难的过着,一天又一天。
小牛存一天一天的长高,牛天绪一天一天的衰老,更加沧桑。
人生啊,小的会长大,老的会衰老,没有人会阻止这一轮回,但是,热切的心始终是这一轮回的动力,老的盼望小的长大,小的盼望老的健康平安。
一年级结束了,小牛存又上了二年级,一天小牛存回家眼睛通红的,牛天绪看着女儿,心疼的问道,“存儿,你咋了?哭了?”
小牛存不答话,自顾自的忙着家务。
牛天绪急了,拉住小牛存儿的小手,“存儿,你给爸爸说,咋么了?在学校受人欺负了吗?给爸说啊”牛天绪急切的问道。
小牛存儿“哇”的一声大哭了,扑到了牛天绪的怀里,“爸,班里有的同学说我是野孩子”,小牛存哭泣着告诉了牛天绪。
牛天绪愣住了,他不知道怎么样回答女儿的问题,他顿时感觉到脑子一片空白,瞬间,他的泪水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是的,他是一个木讷的,年过半百不识字的农民,他没有渊博的知识和文化,他更不善于言语,他不知道咋办,他只是紧紧的把他心爱的存儿搂在怀里,任凭女儿趴在他的肩头哭泣。
“存儿,不哭了,同学胡说呢。你咋是野孩子,你是爸爸的心肝宝贝,是爸爸的希望”,牛天绪用手抚摸着小牛存的背,喃喃的说着。
他轻轻抚着小牛存的背,再为没有了别的语言。是的,再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又能说明啥问题,娃长大了,有想法了,她更加敏感了。小牛存儿在牛天绪的怀里睡着了,他轻轻的把小牛存儿,抱到了炕上,擦干了孩子脸上的泪珠,盖上了被子。他呆呆的坐在孩子的旁边,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提出来的问题,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有这个事情再出来。眼泪,无声的冲刷着他布满沟壑苍老的脸庞。
生活啊,如此复杂,如此艰难,让这个憨厚老实的庄稼汉心痛到了极点。
第二天,他做好了饭,看着心爱的女儿一口一口的吃饭,孩子似乎忘了昨天发生的事情,吃完饭,背着书包出门了。他暗暗的跟在女儿的后面,直到看着女儿进了校门他才安心的回到了家里。中午放学时间,他已经守候在了学校门口,他在等待他心爱的存儿放学。小牛存从学校里面出来了,他跑到爸爸跟前,拉着爸爸的手,往家里走。两人路上都没有说话,早熟的小牛存儿,似乎明白了爸爸行为。到家了,小牛存看着牛天绪说到“爸,你不用来接我了,我会好好念书的”。牛天绪紧紧的把小牛存儿搂在怀里,他不知道要说什么,或许也不需要说什么了,他的存儿长大了。
六一儿童节到了,小牛存儿加入了少先队了,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回家了,牛天绪开心的看着女儿,他只知道笑,憨厚的笑着,啥也说不出来。笑,或许对一个木讷老实的庄稼汉来说是最好的表达内心开心快乐的方式了,除此以外,还有更好的方式吗?
国庆节要到了,小牛存读三年级了,一天下午放学回家,小牛存开心的告诉牛天绪“爸,国庆节下午学校有节目汇演,邀请家长参加,您去吗?”“去,当然要去”牛天绪高兴的回答着女儿的问话。
国庆下午,牛天绪特意穿上了他平时舍不得穿的压在柜子里牛婆婆生前给他做的新衣服,早早的就去了学校。学校操场上已经坐满了人,家长按照班级坐在了一起,节目一个一个,家长们都热切的看着舞台上的表演,热切的目光都在寻找自己孩子的身影。
“下一个节目,诗朗诵,我的爸爸,三年级一班牛存”漂亮的报暮同学清脆的声音从广播里面传了出来,大家都目光都注视着舞台。小牛存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开始了她的朗诵。
“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我爸爸也是我的妈妈……”小牛存朗朗的童声在操场上响彻着,泪水模糊了牛天绪的双眼,小牛存后面的诗他已经听不到了,他只是睁大眼睛,目不转睛的深情的看着舞台上他的小牛存儿,他已经忘记了他在那里,他感觉他就像在梦里一样。
6
小牛存儿小学毕业了,她就要读初中了。这个暑假是漫长的,牛天绪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因为长期沉重的强体力劳动,导致他浑身的伤痛浑身的病,这些,聪明的小牛存当然是看在眼里的。放假的第一天,晚上小牛存做好了饭,爷俩坐在一起亲热的吃着。
“爸,这个假期有点长”小牛存小心翼翼的说着。她看着为了这个家,为了她一天奔波伤痕累累的父亲。
“存儿,假期长,你就在家里好好歇一下,读书也很累的”牛天绪说到。
“爸,假期我想出去打工,挣点钱,你太辛苦了”小牛存接着父亲的话说到。
“啥?你要出去打工?你才多大点啊,你能干啥呢”牛天绪疑惑不解的说到。
“爸,我想到镇上的饭馆里端饭,你看行吗?”小牛存一点点说到。“端饭你太小了,人家要不要你?再说镇上离家七八里路啊,爸不放心啊”,牛天绪着急的说到。
“爸,我想去看看,能不能找到活,咱家里这情况我也不忍心在家里没事干,我长大了,我要帮你,你不容易啊”小牛存体恤到爸爸的辛苦,她想说服爸爸。
牛天绪半天没有做声,“让我再想想”牛天绪回答着女儿。他不忍心啊,小牛存儿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女娃,她才12岁啊,人家的女子还在父母跟前撒娇,我的小牛存儿就要出去打工干活?牛天绪的内心做着激烈的斗争,他想先说服自己。
“存儿,不去行不行?”
“爸,我想去”小牛存和父亲你一句他一句的说着。
牛天绪很明白女儿的,知女莫过于父了,小牛存从小就很要强,她想到的事情,她一定会做到的,残酷的现实生活让这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的内心已经无比坚强了。
“那好吧,你先试试,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牛天绪无力的回答着女儿。
小牛存开心的搂着牛天绪“爸,你放心,我会注意的”小牛存儿说到。牛天绪深情的看着女儿,充满了慈爱,充满了深情,他真的舍不得他的女儿走出家门去赚钱,他又无力阻止。
第二天一大早,小牛存吃了饭,就一个人走到了镇上寻找端盘子的假期工了。老天不负有心人,小牛存在一个只有几张桌子的小面馆找到了端饭的活。
她中午回家了开心快乐的告诉了牛天绪“爸,我找到活了,端饭,一个月一百元,中午还管一顿饭”。
“在那里啊,饭馆叫啥,啥名字?”牛天绪急切的问道。
“叫夫妻面馆,一对夫妻开的,没有人端饭,看吃饭的人还挺多的,我就和他们说了,他就答应了”小牛存开心的说着。
“啥时候去呢?”牛天绪问到。
“明天一大早就去”小牛存回答着父亲的问话。
牛天绪再没有说话,就又忙他的活去了,他内心深处信任他的宝贝女儿,女儿好强,诚实,从小就从不撒谎,非常懂事。小牛存也开始为她和爸爸做起了午饭,小牛存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给爸爸做饭了。
生活啊,对牛存父女是如此复杂,如此艰难,如此残酷,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子,也会谋生了。如果不是贫寒的生活所迫,或许她还没有长大,还在蹦蹦跳跳,还在玩耍。
第二天一大早,小牛存做好他和爸爸的早饭,吃了早饭她就急急忙忙去了镇上,开始了她人生第一次的暑期打工生涯。
牛天绪吃完早饭,在家里继续忙着家务,中午时分他一瘸一拐的来到了齐家寨镇上。小镇本来就不大,他沿着街道一家一家的看着,看着里面有没有他宝贝女儿的身影。终于在一个面馆玻璃门里面,他看到了他的女儿,小存儿,在跑前跑后的忙活着。瘦小的身躯,满是笑脸,端着饭碗,这边到那边。牛天绪看了看,就离开了。他担心让他的存儿看到他。他担心她的存儿担心他,又一瘸一拐的往家里走了。
回家的路上,泪水又一次涌出了眼眶,他恨他自己不争气,恨他自己没有本事,恨他不能给他心爱的存儿好的生活,就这样跌跌撞撞的回家了。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的太阳普照大地,给每一个人都带来了阳光和希望。
小牛存儿,每天依旧早起,每天照例给她和爸爸做好早饭。吃了早饭就去镇上了。转眼两个月的暑假就结束了,小牛存马不停蹄的在夫妻面馆也做了两个月了。最后一天干完活回家,她一进门,开心的告诉牛天绪,“爸,看两百块”。
“存儿,你自己攒着,你读书要用钱的”牛天绪也高兴的说到。
“爸,你拿着,我用时再找你要”,小牛存儿开心的答到。
“那也好,爸帮我存儿保管上”牛天绪就接过了他亲爱女儿递过来的二百块钱。
“存儿,明天就要开学了,你要好好念书啊,开学就是中学了,要努力,要用心啊”牛天绪知道明天就要开学了,他的存儿就要读中学了,他也没有能力没有更多的语言来告诉他的存儿新的学期要如何如何,这些他不懂,他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他只是按照他农民种地的思维提醒着他的存儿。
是的,人生和种地是一样的,只要用心,舍得吃苦,就会有收成。
7
小牛存儿读初中了,初中离家更远了,到远处的齐家寨镇上了。初中的学习生活需要寄宿了,每周才能回一趟家。寄宿,给这一对生活困窘的父女有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压力。
学校需要搭伙食,要到学校的大灶上去吃饭。到学校大灶上吃饭需要交钱或者交粮食,而且只能交小麦,才能换取饭票。这些给经济上不宽裕的牛天绪和小牛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家里的地是山上的坡地,产量很低,玉米收成相对好一点点,一亩地有四五百斤的收成,而小麦只有二三百斤的收成,再加上牛天绪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打石头的活在小牛存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干不了了,他只能拖着受伤的躯体给附近的乡办企业去打扫卫生,每个月的收入少的可怜了。还有小牛存从小到大,就没有离开过牛天绪的身边,当小牛存要离开家,每个礼拜才能回一次家,让牛天绪精神上一下子接受不了,他很舍不得,他想念他的小牛存,担心没有他的呵护,会不会有人欺负她?小牛存每天的生活会怎么样?同样,小牛存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牛天绪。小牛存也长大了,她也担心她亲爱的爸爸的生活,担心他的吃饭,她亲眼看到爸爸日趋衰老,吃饭端起碗来布满双茧的双手都在哆嗦,让她揪心。
第一个礼拜的寄宿生活,父女两个一个在家里,一个在学校,相互担心,焦虑,一个礼拜的时间对这一对父女来说是异常漫长的。
周六下午放学,小牛存第一个冲出了学校,一路小跑的往家里跑,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她看到了她亲爱的父亲站在远处在努力的眺望着她回家的方向,她跑到到了跟前,“爸,我回来了”小牛存开心的大声的喊到。牛天绪热切的眼神看着亲爱的女儿,伸出手拉住了女儿的一只手,“走回家,爸把饭都给你做好了”牛天绪兴奋的说到。
回到了家里,牛天绪匆忙给小牛存从锅里盛满了一碗饭,塞到女儿的手中,“存儿,你吃”牛天绪说到。“爸,你不吃吗?”小牛存儿疑惑的眼神问着父亲。“爸不饿,中午吃的多”牛天绪满脸含笑的看着他亲爱的女儿。“爸…”小牛存儿边喊,边把手中的碗放在了灶台上,揭开了锅盖,只看到锅里剩下了锅底,眼泪扑簌簌的流了出来,“爸,你身体不好,不吃饭咋行呢”小牛存哽咽的说到。她又拿一个碗,将她自己碗里的饭倒出来了一半,端给牛天绪“爸,你吃,你不吃我也就不吃了”,小牛存倔强的说到。小牛存深爱着她的爸爸,爸爸不吃饭,她担心他的身体,在学校里已经焦虑了一个礼拜了,回到家又是这样,她接受不了,她更加担心。她已经是家里的小知识分子了,她知道不吃饭,对他体弱多病的父亲意味着什么。“爸,你不吃,存儿也就不吃了”,在小牛存儿的劝说下牛天绪也端起了碗,父女两个,一个人半碗饭,开始了他们的晚饭。虽然只有半碗饭,小牛存吃的却非常开心,她又坐在了父亲面前,和她亲爱的父亲一起吃饭了,可以看着依偎在亲爱的父亲身边,那是她最幸福的事情了。
是的,饭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能量。吃什么?吃多少?和谁吃?味道却有天壤之别。和自己最亲近最亲爱的人一起,就是吃半碗饭,也会让一个人心满意足。
吃饭,不光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灵深处的那份深沉的爱。我们究其一生都在吃饭,吃饭是为了我们延续生命,而深沉的情感的依托是我们吃饭的动力。
很快的,两个人各自吃完了他们的半碗饭。小牛存开心的给父亲诉说着学校里的各种新鲜事,学校的,班上的,老师和同学。牛天绪看着听着女儿的诉说,他笑呵呵的,他也为女儿高兴。
“学校里的伙食咋样?你能吃饱吗”
“可以的,爸你放心,我能吃饱。上了中学了,我感觉到压力有点大了,学习紧张。”
“那你晚上睡觉好不好?”
“一天学习很忙,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倒头就睡了,一觉就是大天亮了。”
“爸,你这个礼拜去上了几天班?打扫卫生也要注意啊,走路慢慢走,你的腿脚不好。”
“现在打扫卫生,去的早,要天天去的,活轻省,你也不用担心。”
“那你饭咋吃的?厂里有饭吃吗?”
“爸早起在咱家里吃,中午在厂里吃一顿,晚上回家吃。”
父女两个相互关心着各自的生活,每一个细节他们都想了解,他们都在惦念和牵挂着对方。
聪明的小牛存,从和父亲的谈话中,也知道了父亲其实晚上是不吃饭的,她的心里酸酸的,她知道,她的父亲为了她读书在省每一口粮食。是啊,贫寒人家的生活只能从牙齿上节省了。她心里更加坚定读好书的想法,不然她对不起深爱她的父亲,她必须努力。书上说“知识改变命运”,长大了的小牛存也知道,只有读好书,才能改变他亲爱的爸爸和她自己的命运。
“爸,你晚上还是要吃点东西,你身体不好,不吃饭,对胃伤害很大,你身体本来就不好我很担心。”
“不用担心,爸身体好的很,就怕你吃不饱饭,睡不好觉。”
对于牛天绪来说,他没有更好的语言表达对女儿的关心和爱护,他只能通过关心吃饭,关心睡觉来表达他的情感,对女儿深沉的爱。
生活中或许吃饭,睡觉就是普通人天大的事情了。我们一天到头四处奔波不就是为了吃一碗饭,睡个安稳觉吗?朴素的情怀,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爱,其实是不需要华丽辞藻去修饰的,那是天然的,简单的,纯粹的。
忙碌辛苦了一天,吃完晚饭,问了心爱的女儿他关心的问题,牛天绪就心满意足的去睡觉了。小牛存刷锅洗碗后,回到她自己的房间,从书包里掏出了回家时带回来的课本,又如饥似渴的看起来。
第二天天黑蒙蒙,小牛存就起床了,学校养成的生物钟。实话实说,中国最辛苦的一个群体就是读书的孩子,早起晚归,求学问,真的是起的比鸡还要早。
小牛存先去灶房烧火做饭,她要给他心爱父亲做一碗热饭,他还要去干活。水快烧热的时候,牛天绪也起床了。
“存儿,你不再睡一会儿啊,起的太早了。”
“爸,不早了,我睡不着,学校天天早起。”
“存儿,今天在家里,你就休息一下吧,辛苦一个礼拜了。”
“爸,我不辛苦,我整天坐着,你才辛苦,你看你瘦成啥了。”。
这一对勤劳朴实的父女一大早,就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说话间,早饭做好了。小牛存给牛天绪盛满了一碗,牛天绪吃完早饭,就去工厂干活了。
小牛存吃完饭,天已经亮了,她四处环顾了一下房间和院子,四处灰尘。她连忙打扫起了卫生,首先从牛天绪的房间开始,直到院子里,打扫清爽。然后又挽起袖子将牛天绪的脏衣服清洗干净,看着她的劳动成果,小牛存很开心,她觉得她现在可以帮到父亲,帮到这个家了。
说实在的,牛天绪卫生做的不好,或许曾经沉重的体力劳动已经身心疲惫不堪了,身体四肢已经有些不听他的指挥了,只要给他的小存儿能吃一碗热饭,能供她去念书,别的他也就没有精力去在呼了。而小牛存长大了,是一个爱干净的女孩子,喜欢整洁卫生,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家里卫生的重任,小牛存已经担起来了。一个礼拜没有回家,爱干净的小牛存自然就想里里外外打扫的清爽。
是的,一对孤苦伶仃的父女,在艰辛的生活环境中,并没有让他们自暴自弃。他们相互牵挂着对方,为了对方,他们各自使出了浑身的力量,维系维护着他们的贫寒的小家。贫寒不重要,只要有人,只要心是热的,有了温度,一切都会变好,这就是他们朴素的想法。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小牛存的身高也如雨后的春笋一样往高处长。小牛存在学校里始终学习很刻苦,成绩非常优秀,在班级基本上都是前几名。因为她很清楚,她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从小就生活艰辛,别的孩子孩子嬉戏时,她已经背负了家庭的责任。她深深的爱着她的婆婆和父亲。当婆婆去世以后,父亲和她相依为命,几亩薄田,父亲的体力和血汗支撑着她们的家。生活的艰辛让她从小就很敏感,婆婆、父亲的言传身教让她学会了独立和自主。
是啊,一个贫寒家庭出生的孩子,没有过多的亲人的呵护和关爱,独立自主、自强不息成为了她安身立命唯一的选择。
她暗暗下定决心,她要好好读书,她要改变她的命运。父亲的日趋衰老,让她有点惊慌失措,她很担心,她担心万一那天父亲突然病倒,突然卧床不起,突然离开她,她如何生存?她就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孤儿,她在这个世界上将再没有亲人,无依无靠。每每一个人时想起这些,小牛存就眼泪涟涟,她的悲伤,她的哀痛,她的担心,她无人诉说,只有埋头苦读,才能发泄她的情绪。她不想让父亲失望,也不想让自己失望。在她看来,唯一的幸福就是搞好学习。她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想让她最亲爱的父亲也能过上好日子,享几天福。在学校里,她每天比别的同学起的要早,晚上熄灯更要晚。作业本正面写了,再写反面。吃饭每顿只吃个半饱就好,她不敢多吃,她多吃一口,她亲爱的父亲就要少吃一口,要流更多的汗水。
残酷的生活磨砺着她,她没有自卑,更没有丧失对自己,对未来的信念和决心,她要改变自己,改变他们的家庭,她要变得强大。
苦难,会让一个人变得早熟,苦难会让一个人变得强大!
8
时间永远按照她的节奏往前奔跑着,我们拦也拦不住,往前看,似乎很遥远,回头看就像在昨天。
三年的初中生活感觉就是一瞬间。小牛存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姑娘了。
小牛存初中毕业了,她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县上的重点高中眉坞中学了,她的人生又要踏上一个新的台阶了。做为一个贫寒的家庭成长的孩子,读了那么多的书,她比任何人都知道,读高中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有多么的重要。
县高中对牛存来说更加遥远了,县高中离家足足有30公里的路程。一个远房的亲戚知道了牛存要到县上读高中的消息,也非常高兴,将家里的一辆二手自行车送给了牛存,便于她上学周末回家。
牛存三年的初中读下来,牛天绪更加苍老了,他依然在家附近的工厂打扫卫生。其实按照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早就该回家了,为了他的存儿,他找了厂里的领导,诉说了他生活的困境,也谈到了还在读书的他的存儿的情况,他想用他微不足道的劳动,想供养他的存儿能够好好读书读大学。他的情况周边的人都知道,大家都非常同情牛天绪和牛存,想尽力去帮助他们。但是,倔强要强的父女俩拒绝了众人的好意,他们想用他们的双手去经营他们的生活,他们不需要同情,他们有两只手。当然,他想继续在厂里打扫卫生的请求,没有任何阻碍。不过,他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腰已经佝偻的像个罗锅了,手脚都有些迟钝,说话做事反应更加慢了,但倔强的心依旧热烈,因为他心心念念的存儿要读书,他的存儿是他的希望。他潜意识里想,他的存儿读大学了,他就会回家,过他的生活了。他认为他自己并不重要,他的存儿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的存儿是他的希望,他想让他的存儿过上好日子,他为了他的存儿可以做任何事情。何况他的存儿还那么争气,那么懂事,那么聪明,那么好强。
这就是木讷朴实的牛天绪,一个普通倔强含辛茹苦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牛存儿的父亲。
9
生活是不易的,生存是艰难的。
生活在贫寒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她们也亲眼目睹了父辈的艰辛和琐碎。她们生活中的一支笔,一个作业本,一碗饭都需要他们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获得,她们没有怨言,没有自卑,没有消沉,带着对未来无尽的梦想和憧憬,扎实的过着她们生命中的每一天。
牛存进入了眉坞中学以后,学习生活节奏更加快了。说实在的一个乡镇初中考入县上的重点高中,牛存的学习状况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读初中的时候,她的成绩基本上都是班上年级的前三名,进入高中第一次摸底考试她尽然破天荒的是班上的倒数十几名了。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当她看到排名和成绩,她心痛到了极点。从来没有过的焦虑,自责一下子涌上心头,她默默的流泪了。客观的讲,一个县城的重点中学,都是各个乡镇的优秀学生考进来的,竞争也很激烈,难度压力不是一般的大。问题虽然很清楚,但是牛存自己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她也无法接受,就像一桶冷水从头上浇下来,她从来对自己的学习和成绩没有担心过,不过进入高中的第一次摸底考试她就考砸了,她成了落汤鸡。看到考试成绩的那个晚上,晚自习下了以后,她一个人到了学校的操场,一个人在漆黑的空地里思考着。她是一个聪明的人,她会总结,会反思,这些或许就是她从小成长的经历形成的。她要找老师谈谈,她要对症下药,她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她想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她一下子豁然开朗。坏事其实是也一件好事情,让人惊醒,让她不再盲目乐观了。高中才刚刚开始呀,不用怕,她想起了书上的一句话来,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聪明的牛存当她把问题和困难想明白了,她如释重负,信心决心一下子又重新回来了。她沿着操场,在漆黑的夜里又跑了两圈,回到宿舍,甜美的进入了梦想。
第二天课间,她找到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是一个中年男子,姓王,有十几年的从教经验了,是眉坞中学的“名师”。利用课间时间她找到了王老师。她对王老师说到“王老师,有时间吗?我想找您谈谈我的学习,谈谈这次摸底考试的情况”。“可以啊,下午自习的时候,你抽出时间到我的办公室,我们交流一下”,王老师爽快的答应了。
下午第一节自习课,牛存敲开了班主任王老师的办公室门。
“牛存,坐、坐”王老师客气的招呼着牛存。
“牛存,你怎么看你这次的成绩?”王老师问道。
“王老师,我觉得有点惊讶,成绩出来,我有点不能接受,这个成绩和名次是从来就没有过的。”
“是吗?”
“那考试的时候,你感觉到你答题还顺利吗?”
“王老师,我感觉时间有点紧张,有些题我感觉做起来模模糊糊的,最后几个大题思考的不够扎实,主要是时间不够了。”
“你是一门课是这样,还是几门课都是这样?”
“王老师,基本上都是这样,我感觉到。”王老师耐心的听着牛存的诉说,他也仔细的端详着眼前的这个衣着朴素的学生。从牛存的话语里,他已经感觉到了孩子的着急和焦虑,多么好的一个苗子。
“牛存,不要急,慢慢说。”王老师在旁边提醒着牛存。他想清楚的知道孩子日常的学习状况,他想了解她的学习方法。牛存把每一科遇到的问题给王老师都做了如实汇报,她想让王老师帮她分析,她想搞清楚她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问题出在了那里?她想急切的改进。
“牛存,是这样的,高中的节奏比初中的要快很多了,我查看了你考高中时的学习成绩档案,很不错的很优秀。不过进入了高中以后,大家学习目标更加清楚了,每一个同学都很用心,首先不要急躁。要细心的分析自己学科的薄弱环节。要查漏补缺。你做题慢,说明了你对许多公式,概念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深,不是很明白。公式概念都是基本原理,是纲目,教会的是方法。这一方面你一定要搞清楚,尤其是在课堂上不清楚的,你一定要大胆向老师提问,不要怕,胆子要大。要不耻下问,学来的东西和知识都是自己的,别人也偷不去。你不问,不说,老师也不知道啊。学习,只有抓住了核心问题,做题才能有效,才能事半功倍的。下功夫是对的,方法更加重要,方法对了,问题就简单了”。王老师认真耐心的给牛存做着分析和总结,牛存感觉收获了很多。
是啊,聪明的孩子一点就明白了,响鼓不用重锤敲。
告别了王老师,牛存思想上对高中的课程又有了新的认识,王老师的耐心点拨让她一下子明白了很多,思维模式,学习方法是很重要。
其实世间的万事万物,方法都很重要,没有好的方法,做起事情来是很吃力的。好的方法可以改变很多事和人的。好强、聪明的牛存又开始了她高中学习生活新的努力了,功夫是不会辜负有心人的。
牛存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结束了,她有点惴惴不安,担心她的成绩。不过,这次似乎一下子多了一些自信,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她学习方法改变很多了。其中考试过程中她感觉顺畅了很多,当然成绩出来以前她也不敢肯定。终于等到考试成绩出来的那一天了,她一看名次,进入了班级前十名,她是第八名。进步很大,她也有些许欣慰,离她定的前三名的目标还是有距离的。当然,她自己也非常理性,她在努力,优秀的同学也在努力,成绩的大的提升需要时间,需要扎实的基础,需要多做大量的习题。她在心里,给自己暗暗定下了新的目标,期末考试,要进入全班前五名。
牛存,聪明智慧的孩子,人生就是要有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生活的奔头。
有目标的人在向着目标在奔跑,没有目标的人一辈子都在乱跑。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人生的起跑速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节奏和名次,只有持续稳定的加速度,始终保持竞技状态,一定会在人生的马拉松中成为佼佼者。
高中学习是艰苦的。高中的孩子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梦想,尤其县高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农家子弟,都想通过高考这条独木桥来改变各自的命运,所以高中的学习氛围异常的紧张,每个孩子都是卯足了劲,生怕自己落后,生怕自己掉队。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牛存也备感压力,整个神经蹦的都是很紧张。每一节课都是聚精会神,每做一道题都是深思熟虑,她清楚的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原有的学习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提升和进步。
牛存每个周末一定要回家,她一定要回到家里看望她的父亲,她不放心她的父亲,担心他的身体,操心他是否按时吃饭,操心家里的卫生。每次回家她都是急匆匆的,回到家里不是干这,就是干那,总也忙不完。
生活啊,把一个花季少女硬生生的磨砺成了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家庭“女主人”了。
苦难有时候真的是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鞭策督导一个人的成长,让她更早的明白生活的意义。让一个人更早,更清楚的明白了她肩头的责任和义务,明白了她心中的梦想和未来。
牛天绪每当周末,他也是翘首企盼,等待着盼望着他的希望,他的女儿回家。每一个周末都是他最开心快乐的。这个老实木讷年过半百不识字的庄稼汉,他的话语平常很少,他不善于表达,只有当他心爱的女儿回家,看到他的女儿时,他一下子就变得像另外一个人一样了。
从女儿牛存很小就一直跟随在他的身边,蹦蹦跳跳,他的眼光会追逐着女儿的身影,女儿长大了,他的习惯依旧未变。世事变迁岁月沧桑,曾经的现象已经变了,每个周末他都是追随者女儿,女儿让他干啥他就干啥。女儿的话语,眼神给了他无尽的力量。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女儿是他唯一的亲人,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老去,他对女儿的情感和依恋不断的再上升,女儿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希望和力量。
“爸,吃饭慢一点。”
“爸,吃饭时可以吃几瓣蒜,对身体好。”
“爸,你要多吃点菜啊。”
“爸,你平时记住要多喝开水,千万不要喝凉水,容易拉肚子。”
“爸,换洗衣服,你放好,周末我回家来洗。”
“爸,你去磨面时,尽可能的多出面粉,黑一点对身体好,也节约粮食,不然都变成麸子了,我们家粮食本来就少。”
“爸,你要理理发,看起来会精神一点。”
“爸,你走路时慢一点,不要急,外面的汽车越来越多了,安全第一。”
……
每个礼拜,固定的模式,小牛存不断的叮嘱着她的父亲。牛天绪在女儿给他讲这些时,他永远都是耐心的听着默默无声的点头。他的存儿长大了,是一个大人了,懂得疼惜他了。牛天绪内心感到了无限的骄傲和自豪。他的存儿去县城读高中了,有多少和她一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读高中,要么早早的回家参加劳动,要么早早出门去打工了,只有他的存儿争气。他的存儿长大了,有见识了,县城他一辈子也没有去过几回,他的存儿在县城读书,她的话他能不听吗?只是她的存儿穿的太朴素了,衣服的袖子上,裤子上都是她自己缝的补丁。这个年头说实在的穿补丁衣服的人已经很少了。他也问过存儿,说给她买点新衣服,她都拒绝了,说可以穿,让他不要操心这些,高中了同学们都集中精力学习了,没有人会在呼这些的。只是他不忍心,他的存儿是女孩子,他想让她穿的干净漂亮一点。孩子大了,有些事情,他也只能说说,他曾经试图给存儿买过衣服,但是都被存儿偷偷的退给了服装店。存儿知道父亲的不易,知道家庭生活的艰难。每每想起他可爱聪明的存儿,牛天绪的心情就难以平复,既为他的存儿高兴,也为他的存儿落泪。
这就是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有时候感觉到自己的苍白无力和无助,但是,一想到自己的亲人,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动力。
期末考试又要到了,牛存不敢有丝毫懈怠,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是她的薄弱项目,她在这几科上多花费了精力。偏科是要不得的,中学学习不能有短板,必须均衡发展,只有这样,综合分数才能理想,这是她的班主任王老师告诉她的,她也充分理解老师所讲的,把这几科做为她提高综合分数的突破口,每个晚自习她都是最后回宿舍的,就是躺在床上她也在琢磨,想把每一个问题弄清楚。就这样,一天一天的临近考试了,为了迎接这次重要的期末考试,牛存可以说做了充分的准备。考试结束了,她感到一丝丝的轻松,题目并不是很难,她感觉答的还可以。期末考试结束了她又连颠带跑的回家了,家里的家务,家里她的爸爸还在等着她。在家里,她足足等了一个礼拜,终于收到学校寄来的通知书了,她总分成绩是全班第三名,全校第二十名,她开心的笑了,不过,她想成绩更好一点,她想拿第一名,全校排名再能够提前,看来她必须继续更加的努力。
快节奏的高中生活让牛存过的很充实,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教室,宿舍,饭堂和厕所,不断的循环。她热爱学习的劲头深深的感染了老师和同学。她朴素的穿着同学老师们其实都是看得很清楚的,大家都在小心翼翼的回避着她的家庭状况,怕伤到她的自尊心。客观的讲,学校是最为纯洁纯真的地方,一般的同学很少攀比穿衣吃饭的,都是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大家心里上相对都有压力,谁也不会笑话谁。唯一有压力的就是学习。学习的压力,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精力全部吸引过去了。你今天的成绩,并不代表你明天的成绩,大家都是争前恐后的你追我赶。在这种氛围中牛存的生活的压力已经被学习的压力占据了,她已经顾不得穿衣吃饭了,学习,比学争先是唯一的目标和动力,其它任何事物已经不能让她分心了,经过了多少辛酸苦辣,多少艰难困苦,她的内心已经非常强大了。知识,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她的命运和她亲爱的爸爸的命运。
一晃时间已经到了高中二年级,牛存已经是眉坞中学高中二年级三班的同学了。
这个班是文科班,县级高中一般按照我们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的规定,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在二年级就分为理科班和文科班了,分了文科班和理科班实际上已经是因势利导发挥孩子的长处了,为高考做充分的提前准备了,这个时间段,真的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啊。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个时间段也是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时间,往往决定着普通学子一生的命运。牛存幸运的以全校第五名的成绩分到了高二年级三班,王老师依然是他们的班主任。
在新的学期,新的班级,牛存依然如故,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学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