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历史

鱼肉三国

第二章:随军出征

鱼肉三国 烧饼夹盐 2793 2015-10-30 22:34:45

  当马鸿赶到江夏的时候已经是十五天之后了,黄祖亲自招待了马鸿,还摆上了酒宴,这让马鸿受宠若惊。

  马鸿心想自己不过是被派到江夏协助修筑城墙而已,黄祖竟会如此招待自己,这让马鸿心存疑惑。蒯越写给黄祖的介绍信,马鸿在半路也曾偷偷地打开看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信上蒯越也没说什么特别的话,只是说马鸿善于修筑,特派来协助修筑防事而已。

  有些人一旦过了某种年龄,岁月便再也不能在他们的脸上留下痕迹,黄祖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人,马鸿第一眼看到黄祖的时候觉得他有六十岁,现在看着黄祖觉得他是五十岁,正当马鸿继续思考着黄祖大概有多少岁的时候。

  黄祖的长子黄射端着酒杯来到马鸿身边笑着说:“叔长年纪轻轻便如此海量,射实在佩服。”

  马鸿赶紧端着酒起身说道:“公子谬赞了,我看公子才是海量。”

  黄射和马鸿连饮三杯酒才坐回自己的席位,马鸿也坐了下来。这时黄祖端起酒杯又放下,接着又端起酒杯放下,接连重复了三次,众人都默不作声地看着黄祖,知道接下来黄祖有重要的话要说。

  “孙策在短短数年间横扫整个江东,前些日子他又大败刘勋,刘勋在彭泽战败逃往鄂县并派人向我军求救,诸位以为是出兵还是不出兵?”

  “太守您曾射杀孙策的父亲孙坚,孙策必定怀恨于大人,他早晚会前来攻取江夏,此时我们应当联合刘勋共同抵抗孙策。”一青衫文士走了出来向黄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时候马鸿觉有些脸红,原来是自己想错了,这黄祖摆酒宴分明是为了商讨对敌之策,而自己到江夏时间又很巧,恰巧逢上黄祖的酒宴而已。

  “孙议郎说的很有理,父亲与孙策有杀父之仇,孙策必定会进犯我江夏,孩儿愿意领兵救助刘勋与其夹击孙策。”黄射又站了起来走出自己的席位,双手抱拳向他的父亲请命。

  “太守,不可。”这时候一年轻武将摇晃着走出席位,走路的时候腰间的三个铜铃铛叮叮作响。这副打扮首先让马鸿想到了一头脖子里带着铃铛耕地的黄牛,然后才想到了三国的名将:甘宁。

  甘宁身长近八尺(大概一米七八左右),身着锦衣,脚踩军靴,腰间挂着三个铃铛不知是金还是铜,但从这一身价值不菲的衣物中可以猜测出腰间的铃铛多半是金铃。在这个年代,锦只有蜀地产锦,能够穿得起锦衣的多半是富贵人,甘宁身上的锦衣则属于上品,远比马鸿身上穿的衣服高出几个档次。马鸿暗道:看来甘宁做了那么多年江贼果然捞了不少油水。

  “为何?”黄祖看了看一脸醉意的甘宁问道,他的脸色虽然没变,但马鸿从黄祖的眼神中看了出来显然黄祖不喜欢甘宁。

  “太守,末将认为孙策此时连战连捷,其士气正盛,我们万万不能与其正面交锋,此时我们需要抓紧时间修筑防事,以防孙策来犯。而刘勋怕是支撑不了多久,我们要是派兵前去恐不能胜孙策还会损兵折将。”

  甘宁虽然有些醉意,但是话说的还是很清楚的。

  黄祖低下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将目光移向马鸿,然后问:“马鸿,你有什么想法?”

  马鸿一惊,暗想:黄祖怎么会问我一个外人这种事情,况且我只是来协助修城墙的而已,莫非蒯越举荐我来江夏并非只为修城墙吗?马鸿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站了出来,略加思考便回答:“在下也认为我们现在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修筑防事。”马鸿说到这里感觉到甘宁看了他一眼,马鸿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但我们需要时间,孙策也需要时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延长孙策的准备时间。孙策若想前来攻取江夏必需要先击败刘勋,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因为在太守您的领导下江夏是一座坚城。孙策如果不把自己的剑磨得够锋利是不敢来犯的。”

  “那如何延长孙策的准备时间?”黄祖问。

  “派兵前去阻碍孙策,延缓孙策击败刘勋的时间,同时在孙策侵犯江夏的路上设下障碍。我们若能多争取一个月的时间,便能让江夏这座城变得更为牢固一些。”

  黄祖哈哈大笑,拍手称赞道:“蒯异度果然有眼光。”

  “父亲,孩儿请命率兵前去支援刘勋。”

  黄射再一次向黄祖请命。

  “好,我给你五千精兵。”

  马鸿暗自苦笑,这黄祖本就要去对付孙策,却偏偏要他马鸿来替他说出来,看来是要滚进这趟混水之中了,看来蒯越确实很“照顾”自己。

  三日之后,马鸿骑着马跟着黄射的部队前往流沂支援刘勋。骑在马背上的马鸿满面愁容,和马鸿并排而行的甘问道:“怎么了,小子,不开心啊!”

  “我只是来修城墙的,却不料倒成了军师了”马鸿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一副很伤感的样子。

  “得了吧小子,我看你心里倒是挺高兴。不过你为什么举荐我一起从军。”甘宁问道。

  “我看你挺想出来透风的,就顺势把你拉出来了,不用感谢我。”马鸿嬉笑道。

  甘宁笑道:“打仗不不像你所想的那么简单,我看你还是回去修城墙比较好。”

  马鸿嘿嘿一笑便不作回应,开始仔细想前世自己对三国的一些记忆,他对刘勋这个人并没有太多印象,也不知他的下场会如何,马鸿估计刘勋多半是被孙策击败了。对于孙策这个人,马鸿当初读三国演义时候很是为其叹息,年纪轻轻就被人刺杀了。现在是官渡之战前夕,孙策应该没有多长时间可活了,他也想看一看孙郎的风采,不过目睹孙郎的风采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可能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傍晚,军队已经在扎好营寨,黄射的军营中。探子刚刚汇报完探来的情报,黄射满面愁容,甘宁站在马鸿的身旁默不作声,偶尔低下头摆弄一下腰间的铃铛。

  “探子来报,刘勋节节败退,恐怕已经守不住了,我军如果还照此行军,恐怕还未到达鄂县,刘勋已经全军覆没了。你们有何计策?”黄射问道。

  “我们派出的探子来报,孙策以韩当为将率军前来拦截我军,我军若是昼夜兼程,必定会在半路遇到韩当的军队,那么在军队奔袭之后必定疲惫,到时作战便对我军不利。”甘宁分析道。

  “韩当的军队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是以步兵为主还是骑兵?人马有多少?”马鸿问道。

  “韩当的军队以步兵为主,三日前出现在寻阳,若其军队日行军九十里,那么其距离我们已经不到四百里了。”甘宁回答道。

  马鸿看着地图沉思了一会儿指着地图上的标注的一条河问道:“我们沿途必定要经过此河吗?”

  “过了此河距离鄂县已经不到五十里,距离刘勋的军队所驻扎之地也不足一百里,若是要绕道的话就得多行军六十里左右。”甘宁答道。

  “你们谁了解此河的情况?”马鸿问。

  “两年前我曾去过此地,此河距我们扎营的地方约二百里。这条河没有名字,河的对面有几座小山,而我们这边是平地。”甘宁回答道。

  马鸿又向甘宁问了这条河的具体情况后,思考了片刻说:“大人,我建议现在趁敌人还没有摸清我们的我们今夜急行军连夜奔赴此河,在此河埋伏敌军。”

  “以甘宁所说敌军的行军速度我们就算赶往此河,还没来得及埋伏恐怕敌军就已经到了,到时候敌人正精力充沛而我们士兵疲劳,恐怕难以一战。”黄射忧虑到。

  “孙策率军连日攻打刘勋,士兵必定疲惫。现在孙策又分兵来堵截我军,其士兵比我们更疲惫,其军队不可能日行九十里,最多日行军七十里。我们要是抓紧时间动身,能赶在韩当军队到达此河前一天到达,到时候我军休整之后面对疲于奔命的韩当军才是占于优势,况且甘宁熟悉当地地形,此战对于我军有利。”

  马鸿向黄射解释道。

  “好。”黄射思考了片刻点头答应。

  【注解:三国时期一里约合现在的432米。】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