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古代言情

仵作登不得台面?我偏要让死者言

第37章 懂些粗浅医术

  沈知棠学得认真,额角渗出薄汗也顾不上擦,直到亥时才勉强掌握了要领。

  “姑娘聪慧,明日入宫只需记着‘不多看、不多问、不多言’,便能应对自如。”

  福安嬷嬷临走前再三叮嘱,又留下一瓶安神香,“睡前点上,能睡个安稳觉。”

  送走嬷嬷,沈知棠瘫坐在炕上,揉着发酸的腰肢。

  谢凛端来一碗热汤:“这是秦掌柜炖的山药汤,补气血的,快趁热喝。”

  汤碗温热,山药的清甜在舌尖化开,沈知棠捧着碗,轻声问:“你说……陛下真的会信一个陌生医女的话吗?”

  “会。”

  谢凛的声音很肯定,“陛下登基多年,最懂民间疾苦。你只需把苍梧县的真实情况说出来,把证据呈上去,剩下的交给李御史和时间。”

  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个小巧的银哨,“这是镇国公府的信号哨,若在宫里遇到危险,吹响它,我的人会立刻接应你。”

  银哨冰凉,沈知棠握紧银哨,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夜深人静,沈知棠躺在炕上,看着窗外的月亮辗转难眠。

  她想起老郎中的药箱、张婆的布鞋、孩子们的笑脸,又想起官窑的黑暗、赵康的狠辣、李御史的账册……

  这些画面在脑海里交织,都化作一股坚定的信念。

  ……

  翌日卯时,天还未亮,沈知棠已起身梳妆。

  秦掌柜帮她绾了个温婉的发髻,只插了支素银簪子,镜中的女子一身月白宫装,眉眼沉静,既有医女的温和,又透着几分坚韧。

  谢凛早已在门口等候,一身墨色朝服衬得他身姿挺拔。

  见她出来,他递过一个暖手炉:“宫里清晨凉,拿着暖暖手。”

  暖手炉是银制的,上面刻着细密的缠枝纹,入手刚好不烫。

  马车缓缓驶向皇宫,沈知棠掀起车帘一角,看着高大的宫墙在晨光中逐渐清晰。

  红墙巍峨,琉璃瓦在朝阳下泛着金光,禁卫森严,气氛肃穆得让人心头发紧。

  到了宫门口,李御史已等候在那里,见他们到来,笑着迎上来:“苏姑娘这身装扮很得体。”

  他引着两人往里走,低声道,“陛下此刻在御花园晨练,我们需得稍等片刻。”

  “记住,见到陛下先行礼,回话时垂眸看着自己的鞋尖即可。”

  穿过层层宫门,御花园的景色渐渐映入眼帘。

  亭台楼阁,奇花异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沈知棠跟着李御史和谢凛站在回廊下等候,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远处传来脚步声,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陛下驾到——”

  沈知棠深吸一口气,跟着众人屈膝行礼,目光紧紧盯着地面的青砖,将所有紧张都压在心底。

  龙靴踏在青石板上的声音由远及近,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沈知棠垂着眸,能看到明黄色的龙袍下摆扫过地面,绣着的金龙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都免礼吧。”

  天子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久居上位的沉稳,“谢凛,这就是你说的苍梧县医女?”

  “回陛下,正是苏棠。”

  谢凛起身回话,声音不卑不亢。

  沈知棠跟着起身,依旧垂着眼帘,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暖手炉。

  暖手炉的温度透过布料传来,让她颤抖的指尖安定了些。

  “抬起头来。”

  天子的声音再次响起。

  沈知棠依言缓缓抬头,目光只敢落在天子胸前的龙纹上。

  眼前的中年男子面容威严,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看穿人心底的所有念头。

  她心头一紧,连忙垂下眼睑:“民女苏棠,参见陛下。”

  “听说你医术不错,还从苍梧县带来了些消息?”

  天子踱步走到廊下的石桌旁坐下,太监连忙奉上茶水。

  天子端起茶杯轻轻撇着浮沫,目光却没落在沈知棠身上,反而看向廊外的牡丹:“苍梧县的牡丹开得如何?朕记得那里的‘醉杨妃’是贡品,往年这个时候该送进宫了。”

  沈知棠一愣,没想到陛下会问起牡丹。

  她定了定神,垂眸回话:“回陛下,今年春雨偏少,牡丹花期稍迟,民女离乡时,花苞才刚饱满,想来还要些时日才能盛开。”

  她不敢妄议贡品之事,只如实描述所见。

  天子“哦”了一声,指尖在杯沿轻轻敲击:“你既在苍梧县行医,可知那里的老郎中擅长治什么病症?朕听闻南方多瘴气,民间定有土方子。”

  这问题看似寻常,沈知棠却心头一凛。

  陛下是在试探她是否真的熟悉苍梧县。

  她想起原主父亲治风湿骨痛,还常用艾草驱瘴气,便轻声道:“回陛下,苍梧县的老郎中最擅长治风湿,用当地特产的艾草熏烤关节,效果极好。至于瘴气,他们会在屋前种薄荷、苍术,说是能避毒虫、防瘴气。”

  “苍术?”

  天子抬眸看她,眼神带着审视,“那东西性温味苦,倒是能燥湿健脾,你们民间还用来防瘴气?”

  “是。”

  沈知棠点头,语气坦然,“老郎中说,苍术晒干后点燃,烟气能驱散瘴气,窑厂附近的村民家家都备着。”

  她故意提到“窑厂”,却不点破,只当作寻常背景提及。

  天子没接话,转而问起别的:“你行医这些年,救治过多少人?可有遇到过疑难杂症?”

  沈知棠心中了然,陛下这是在迂回试探她的身份和经历。

  她斟酌着回道:“民女自幼跟着师父学医,走乡串镇治病,没算过具体人数。”

  “疑难杂症倒是遇到过,去年在苍梧县救治过一个误食毒蘑菇的孩子,用绿豆汤催吐,又灌了甘草水解毒,才算捡回一条命。”

  “绿豆解百毒,甘草能调和药性,倒是对症。”

  天子终于露出一丝赞许,“看来你确实有些真本事,不是只会空口说白话的江湖郎中。”

  沈知棠垂眸道:“民女不敢当,只是略懂些粗浅医术,能治病救人已是侥幸。”

  一旁的李御史见陛下问得差不多了,刚想开口提苍梧县的事,却被天子用眼神制止。

闰晴天

喜欢的多投投票~追读起来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