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古代言情

仵作登不得台面?我偏要让死者言

第36章 宫廷行走很讲究

  一连串的追问让李御史额头渗出薄汗,他强作镇定地笑道:“苏姑娘年纪轻轻,倒对朝堂事颇为了解。”

  “老夫先前为赵康辩解,不过是权宜之计,实则一直在暗中调查。至于账目……”

  “账目怕是拿不出来吧?”

  沈知棠打断他,目光锐利如刀,“因为那些粮款,早就被你和赵康私分了!”

  李御史猛地站起身,脸色通红:“你胡说什么!”

  沈知棠看着李御史泛红的眼眶,笑了,眼底的锐利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歉意:“御史大人莫气,晚辈只是……不得不谨慎。”

  她语气缓和下来:“自苍梧县一路走来,见了太多背叛与阴谋,张姑娘的冤屈、村民的苦难,让我不敢轻易信人。刚才的话,是晚辈的试探,还请大人恕罪。”

  李御史愣住了,看着她眼底的真诚,又看了眼身旁始终未动的谢凛。

  那年轻人自始至终剑未出鞘,眼底甚至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哪里有半分紧张?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被一个小姑娘给“考”了一回。

  “你这丫头……”

  李御史又气又笑,拂去额角的薄汗,重新坐下时眼神却柔和了许多,“罢了,换作是我,经历这许多事也会草木皆兵。”

  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重重放在石桌上,“你要账目?老夫还真有。”

  油布包打开,里面是厚厚一叠账册,每页都用朱笔批注着疑点,在“赈灾粮款”一栏,密密麻麻记着粮仓的出入记录,旁边还粘着几张粮仓守卫的供词。

  李御史指着账册道:“这些是老夫三年来暗中搜集的证据,为赵康辩解,不过是为了让他放松警惕,好查清他私藏兵器的仓库!”

  谢凛在一旁终于开口,声音带着笑意:“她这性子,便是这样,不亲自试过,绝不放心。”

  他看向李御史,“让大人受惊了。”

  李御史摆了摆手,看着沈知棠的眼神多了几分欣赏:“谨慎是好事,查案本就该如此。若不是你这般心细,刚才老夫怕是要真动气了。”

  沈知棠从袖中取出账册副本递过去:“御史大人,这是官窑的账册副本,上面记录着赵康私造劣质兵器、残害孩童的罪证,还有他与宁唯勾结的记号为证。”

  李御史接过账册,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手指捏着纸页微微发颤:“岂有此理!赵康竟敢如此猖獗!”

  他将账册收好,眼神凝重,“这些证据虽足,但赵康在朝中势力庞大,仅凭账册恐难扳倒他。”

  “还有人证。”

  谢凛开口,“苍梧县的老郎中与村民,可上京作证。”

  李御史摇头:“不妥。村民上京路途遥远,难保不会被赵康的人截杀,反而打草惊蛇。”

  他看向沈知棠,“苏姑娘在官窑可有见过赵康本人?”

  沈知棠摇头:“未曾,但有见到宁国公府的人。”

  李御史似乎也知道此事,点头:“此事本官已知晓,你放心,本官定会好好查。有世子爷的帮助,定能成功。”

  他挥挥手,让手下把账本都收下,喝了口茶:“世子,陛下让您把大夫带进宫,可愿意呀?”

  谢凛看向沈知棠,眼底带着询问。沈知棠心头一紧。

  入宫?

  这意味着要直面更深的漩涡。

  可转念一想,若能面见圣上呈上证物,或许能省去诸多波折。

  她点头道:“能为陛下分忧,是晚辈的荣幸。民女自然愿意,只是……”

  她抬眸看了眼谢凛。

  谢凛读懂了她眼底的顾虑,他转向李御史,“入宫之事,还请大人多指点规矩,苏姑娘从未涉足宫廷,怕失了礼数。”

  李御史笑着摆手:“这有何难?老夫让人取套合适的宫装来,再派个熟稔规矩的嬷嬷教些基本礼仪,明日卯时入宫便可。”

  他看着沈知棠,眼神温和,“苏姑娘不必紧张,陛下虽威严,却最惜才,你只需如实回话即可。”

  离开李御史的宅院时,暮色已漫过街角的灯笼,将京城的屋脊染成一片暖黄。

  沈知棠跟在谢凛身后,踩着青石板路上的光影,心里像揣了颗浸在温水里的石子,沉甸甸的却又透着暖意。

  “宫里的规矩繁琐,嬷嬷教你的时候仔细记着,但不必太过拘谨。”

  谢凛放慢脚步,与她并肩而行,“陛下虽看重礼数,却更厌弃虚与委蛇,你只需保持本心就好。”

  “能让你这么个纨绔世子说出‘礼数’二字,我相信你定是尝了不少苦头……”沈知棠调侃着。

  谢凛脚步一顿,耳根微微泛红,侧头看她时眼底带着无奈的笑意:“谁告诉你我是纨绔世子?”

  他轻咳一声,语气却软了下来,“小时候跟着太傅学规矩,站不稳被罚过站,说错话挨过戒尺,自然知道分寸。”

  沈知棠被他难得的窘迫逗笑,心头的紧张淡了不少:“原来世子爷也有挨打的时候。”

  她晃了晃手里的药包,“早知道带点活血化瘀的药膏给你擦擦。”

  “现在可不用了。”

  谢凛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倒是你,明日入宫若紧张得说不出话,我可不会替你圆场。”

  “才不会。”

  沈知棠扬起下巴,眼里闪着狡黠的光,“我可是能在县城里生存的人,还怕了宫里的规矩不成?”

  话虽如此,她指尖却下意识地绞紧了衣袖。

  那里面藏着沈家玉佩,冰凉的触感时刻提醒着她肩上的责任。

  回到回春堂时,秦掌柜已将里屋收拾妥当。

  炕上放着件月白色宫装,领口绣着暗纹兰草,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

  福安嬷嬷正坐在桌边喝茶,见他们进来连忙起身行礼:“苏姑娘,咱们现在开始学规矩吧?”

  沈知棠换上宫装,宽大的袖口和长裙摆让她有些不习惯,走第一步就差点绊倒。

  福安嬷嬷耐心地扶着她:“姑娘别急,宫廷行走讲究‘轻、稳、缓’,提裙时手指要虚拢,步伐要小而匀……”

  从基本的站姿、行礼,到说话的语调、眼神的落点,福安嬷嬷一一细致教导。

闰晴天

上海外菜乌克兰 喜欢的大家多追读和投票哦!!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