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现代言情

重生八零:在小渔村发家手札

第11章 被盯上了

  她们骑着自行车,顺着村道一路向前。

  夜风拂面,吹得人脸颊微凉。

  骑出村子没多远,拐过一片杨树林后,齐娟娟猛地捏住刹车。

  车轮在沙石路上划出一道短促的弧线。

  “苏晓玥?”

  “我是程琴芬的表姐。”

  她扶着车把的手微微一抖,声音都有点发颤。

  “怎么了?发生啥事了?出事了?”

  “袁康城盯上你了。”

  齐娟娟压低声音,脸色挺严肃,眼里透着一丝警惕。

  “今天下午,管理会突然查了幸福理发店,把店里所有磁带全收走了。连藏在柜子夹层里的都没放过,搜得很彻底。”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老杨扛不住,被吓破了胆,审问的时候把你给说了出来。虽然他没说全名,只说有个村里的女孩在倒腾录音,但袁康城肯定已经开始查了。”

  苏晓玥脑袋嗡的一声,像被重锤狠狠砸了一下。

  她只觉得双腿发软,脚一滑。

  冷汗瞬间从额角渗出,顺着鬓角滑落。

  完了完了……

  她心里疯狂叫喊。

  生意保不住不说,要是真被查到家里来。

  爸妈、弟弟都得受牵连牢……

  “别慌。”

  齐娟娟看她脸色发白,立刻伸手扶住她的肩膀。

  “现在他们还不知道你叫啥名字,只知道有个苏家村的女孩在偷偷录歌。你还有一线机会。”

  她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小纸条,小心翼翼地展开,递到苏晓玥手中。

  “这是我秦州一个朋友地址,他在一家唱片行上班,专门负责原版母带的保存和复制。他那儿有资源,也能搞到正版音源。”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老杨那儿你别再去了,绝对不能再联系。我家里有录音机,还算新,你随时可以拿去用。我娘不知道用途,但我会帮你打掩护。”

  苏晓玥颤抖着接过纸条,手指几乎捏不住那轻飘飘的一角。

  她盯着那行墨迹未干的字迹,喉咙发紧。

  “你……你为啥要帮我啊?咱们之前根本不熟,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几次……你冒这么大风险,值得吗?”

  齐娟娟笑了。

  “我在秦州五年,”她轻声说道,“那时候天天偷着偷听。躲在稻草堆后面,用一台破收音机听,一遍遍录,一遍遍放。那声音像风一样,吹进了我心里。”

  她抬起头,望向远方的夜空。

  “可我回来以后才发现,这边大伙还在唱在喊口号。整个村子,像被时间遗忘了一样……所以我懂你。你做的不是生意,是把声音带回来。”

  她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几分试探。

  “我能看出来,你跟别人不一样。这年头,谁敢在这风口上卖港区音乐带?那可是冒着风险的。可你不但敢,还做得挺稳当,说明你心里有数,不是一时冲动的人,不是一般人。”

  两人骑着车,穿过昏黄的路灯和清晨微凉的雾气,一路向城边而去。

  车轮碾过坑洼不平的土路,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直到停在一处不起眼的小平房前。

  房子低矮,墙皮斑驳,门口堆着些柴火。

  齐娟娟推开门,屋里光线昏暗。

  她弯下腰,伸手探向床底,费了好大劲儿才拖出一个落满灰尘的旧木箱。

  箱子看起来年代久远,边角都磨出了毛刺,但锁扣还结实。

  她掏出钥匙,咔哒一声打开箱盖。

  里面竟然躺着一台银闪闪的“星红”录音机。

  外壳光洁如新,金属按钮闪着冷光,比老杨那台用了好几年的还新!

  “这玩意儿……”

  她轻轻抚摸着机身,眼里闪着光。

  “是我攒了整整三年的钱,一分一分省下来的。后来托了在海港亲戚的关系,千辛万苦才捎回来的。”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豪,也带着几分心疼。

  “不容易啊,光是过关就差点被查了。”

  齐娟娟用袖口细细擦了擦机器表面。

  “现在松了些,上面也提了要放宽,文化站要组宣传队,领导点名让我来管。”

  她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

  “我就在想……要是能录点好听的歌,不是那些老调子,而是外面流行的、年轻人爱听的曲子,说不定能带动点新风气,让大家耳目一新。”

  两人站在屋子中央,彼此对视一眼,谁都没说话。

  他们心里都明白对方在想什么。

  这不是一台录音机的事,也不是一首歌的事。

  苏晓玥沉默了几秒,忽然伸手摸进外套口袋,掏出一叠皱巴巴的纸币。

  她一张一张抚平,郑重地放在桌上。

  一共十五,是她全部的积蓄。

  “要不,咱俩搭伙干?”

  “赚了钱,一人一半。赔了,也一起扛。”

  半夜,夜色浓重。

  苏晓玥悄悄推开门,脚步放得极轻。

  全家都睡了,堂屋和厢房一片漆黑。

  只有厨房那盏煤油灯还亮着。

  她走过去,看见桌上扣着一个瓷碗。

  她伸手掀开碗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饭菜还热着,白米饭冒着腾腾的白雾,旁边是一小碟咸菜。

  最打眼的是,中间还躺着一块煎得金黄的鸡蛋。

  平日里,家里穷,鸡蛋都是攒着卖钱的,哪舍得吃?

  这分明是特意留给她的。

  她眼眶瞬间红了。

  她低下头,不说话,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米粒粘在嘴角,她也不擦,只是机械地咀嚼。

  吃到一半,她忽然察觉碗底似乎有东西。

  她放下筷子,轻轻拿起碗,翻过来一看。

  底下压着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

  她展开,借着煤油灯的光看清了上面的字。

  “我明天带你去县里面办执照。——爸”

  字写得歪歪扭扭,笔画颤抖。

  还有好几个错别字。

  可她一眼就认出了那是父亲的字迹。

  那一瞬间,苏晓玥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她知道,这短短一行字背后,是父亲多少个夜晚的挣扎。

  他终究没有拦她,反而要亲自陪她去办手续。

  这是在告诉她:女儿,你不是偷偷摸摸地干。

  你是正经八百地做生意,爸给你撑腰!

  第二天,天还没亮。

  鸡没叫,狗也没吠。

  整个村子还在沉睡中。

  父女俩已悄悄推开门,踏上了通往县城的土路。

  苏德文推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车架锈迹斑斑,链条吱呀作响。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