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现代言情

重生八零:在小渔村发家手札

第12章 新花样

  他低着头,一路没吭声,只是时不时侧头看看女儿。

  两人走了将近两个小时,脚底发酸,才终于看见前方挂着一块灰扑扑的牌子。

  “县工商局”。

  红漆写着五个大字,虽有些褪色,却格外醒目。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父亲忽然停下脚步。

  “进去之后,就说卖带子,就是那种录广播、记笔记用的。别的,一个字也别提。”

  他顿了顿,眼神严肃地看着她。

  “港台歌、录音机、合作……这些话,一个字都不能漏。听懂了吗?”

  执照办得出乎意料地顺利。

  那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女办事员翻了翻材料,又抬头打量了苏晓玥几眼,居然笑着说:“小姑娘有商业头脑啊,现在提倡个体经营,支持你们年轻人创业。”

  苏晓玥捏着那张盖了鲜红公章的薄纸,指尖微微发抖。

  这可是全县第一批个体户执照之一!

  “爸,谢谢你。”

  回家的路上,她坐在自行车后座,风从耳畔呼呼掠过。

  苏德文没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脚下的踏板却蹬得更稳了。

  过了好久,他才终于又开口,声音低沉:“你弟昨儿个跟我说,你那磁带一盘卖六块?”

  “嗯……”苏晓玥小声应着,攥紧了衣角。

  “别太狠心。”

  “该赚的赚,不该赚的别碰。做人,得留条底线。”

  路过邮局的时候,苏晓玥脚步慢了下来。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鞋,低头看了看脚尖,又抬眼望向前方。

  就在这时,她忽然瞥见邮局门口那块斑驳的木板墙上,贴了一张崭新的告示。

  关于严禁非法音像制品的通知。

  她的目光在那几个字上停了几秒,心猛地一沉。

  那手不光攥住了心,还顺着胸口一路收紧,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下意识地抿了抿嘴唇,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挎包带子。

  虽然她做的生意看起来规规矩矩。

  卖的是录音机、电池、胶卷,从不沾那些明令禁止的东西,可谁又能说得准呢?

  这年头,风向说变就变,昨儿还合法的事,今儿就成错误了。

  正经做生意也不代表就安全,上面风向一变,谁都挡不住。

  接下来的日子,苏晓玥没敢再贸然进新货,反而悄悄拉上齐娟娟商量对策。

  两人蹲在她家后院的柴火堆旁,低声说话,生怕被隔壁听见。

  最后她们定了个新法子。

  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从外头拿磁带来卖,而是改成让学生们“点歌预约”。

  谁想听什么歌,先来登记,交三块钱定金。

  等到磁带录好了,再过来取,付剩下的钱。

  这个办法既聪明又稳妥。

  一来,她们不用一次性买太多空白带子压本钱。

  二来,也能摸清楚学生们到底爱听什么歌,好提前准备。

  最重要的是,这种“预约制”看起来不像在卖东西,更像是帮朋友录歌,没那么扎眼。

  万一查起来,也有个说法。

  更绝的是,苏晓玥还动了脑子,搞了个新花样。

  她在每盘磁带里,都会偷偷加一首稀有歌。

  不是随便挑的,而是那种市面上根本听不到的。

  这些歌都是她托人从外地带回来的原版卡带,自己一帧一帧翻录进去的。

  消息传开后,学生们全都疯了。

  谁也没想到,三块钱不仅能听一堆流行歌,还有可能抽中一首“绝版神曲”。

  大家争先恐后地来预约,生怕晚了一步就被别人抢先。

  有人甚至一大早就来守在她家院子门口,手里攥着钱,满脸期待。

  订单一下子排到了两个月后,连外校的学生都托人打听能不能插队。

  一个月下来,苏晓玥终于有机会坐下来,好好算一笔账。

  她搬出藏在床底的铁皮盒子,那是个旧饼干盒,外头印着褪色的牡丹花。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里头全是皱巴巴的毛票。

  还有不少一分、两分的硬币,被她用橡皮筋整整齐齐地捆成一叠一叠。

  她一毛一毛地数着,手指微微发抖。

  当最后一个硬币被拨进最后一堆时,她屏住呼吸,重新核对了一遍。

  整整两百三十七块!

  她怔住了,眼睛直愣愣地盯着那堆钱,半天说不出话。

  这数字像一道闪电,劈进了她心里。

  两百三十七块,这可是她爸苏德文出海打鱼,风吹日晒半年才挣得到的数目啊!

  而她,只用了一个月,靠几盘磁带,就赚到了。

  她深吸一口气,轻轻抽出两张十块的票子,又取出八张五块的,凑够两百。

  然后她翻出一张压箱底的红纸,那是过年时剩下的,角上还印着小小的金福字。

  她将钱仔仔细细地包好,四角折得整整齐齐,像包一块珍贵的点心。

  夜里,等全家都睡熟了。

  她赤着脚,蹑手蹑脚地走到爸妈房间门口,轻轻推开一条缝。

  见两人睡得沉,她便把红包悄悄塞进了他们床头的竹编篮子里,连响动都不敢有。

  第二天早上,饭桌上气氛有点异样。

  苏德文坐在小板凳上,低着头喝粥,碗里的米汤都快凉了,他一口没动。

  他眼睛底下一片青黑,眉头皱得紧紧的,嘴唇抿成一条线。

  刘小英端着咸菜走过来,轻轻推了他一下:“哎,吃啊,愣着干啥?”

  苏德文这才抬起头,目光在妻子和女儿之间扫了一圈,喉结动了动,终于闷闷地开口:“今天别出海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跟你妈去县里,买台新缝纫机。”

  “真的啊?”

  刘小英一下子叫出声,手里的筷子都掉了。

  “你不是一直说再修修还能用吗?”

  “那旧的修了八回了。”

  苏德文叹了口气,眼神落在桌角那台破缝纫机上。

  机头锈迹斑斑,踏板咯吱作响,线轴常常卡住。

  “修得再好也不顶用。人总得往前看。”

  他顿了顿,终于抬眼看了苏晓玥一眼,声音低了些。

  “用那笔钱买。”

  苏晓玥心里猛地一颤,鼻子一酸,眼眶瞬间热了。

  她赶紧低头扒饭,不敢抬头,生怕眼泪掉进碗里。

  这是头一回,爸当着全家的面,承认她的“生意”不是瞎胡闹。

  而是真的能成事,能撑起一个家。

  吃完饭,趁着爸妈在收拾碗筷,她悄悄把弟弟拉到院墙边。

  弟弟正蹲在地上画粉笔画,一脸天真。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