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林夜悄悄推开仓库的木门。晨露打湿了他的布鞋,冰凉的触感从脚底蔓延至全身。他摸黑清点着化肥数量,每一袋都代表着他改变命运的希望。
“整整五吨。“林夜呼出一口白气,搓了搓冻僵的手指。前世这笔财富被父亲固执地压在仓库里,直到化肥过期报废。这一世,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天刚蒙蒙亮,王建军就开着一辆破旧的小卡车出现在村口。林夜远远看见,赶紧推着借来的板车迎上去。
“老同学,你这批货可救急了!“王建军跳下车,拍了拍车厢,“钱都带来了,按说好的价。“
林夜掀开篷布一角,检查了下化肥成色,点点头:“帮我搬上车,别让我爸看见。“
两人蹑手蹑脚地搬运着化肥袋子,晨雾成了最好的掩护。当最后一袋化肥装上车时,村委大院突然亮起了灯。
“快走!“林夜低声催促,把板车推到墙角。王建军麻利地跳上驾驶室,卡车发出刺耳的轰鸣声驶离。
林夜刚转身,就撞上了父亲犀利的目光。林建国披着外套站在台阶上,眉头紧锁:“大早上的,折腾什么呢?“
“我...我帮王建军找点东西。“林夜下意识摸了摸脸上的血管瘤,这是他说谎时的小动作。
林建国走进仓库,锐利的目光扫过明显空出一块的角落,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你把化肥卖了?“
“爸,那些化肥放着也是浪费...“
“胡闹!那是公家的物资!“林建国气得胡子直抖,“你眼里还有没有纪律?“
林夜深吸一口气:“三个月后全县化肥紧缺,价格会翻三倍。现在卖了,到时候村里需要,我可以低价买回来,还能赚一笔差价。“
“你从哪听来的谣言?“林建国眯起眼睛,“县里刚开过会,明确说今年化肥供应充足。“
“我...“林夜语塞。他总不能说自己重生回来的。
“钱呢?“
林夜不情愿地从内兜掏出一叠钞票。林建国一把夺过,蘸着唾沫数了数,眼睛越瞪越大:“五千二?这么多?“
“王建军按市场价加了两成。“林夜趁机说,“爸,这笔钱我可以用来做生意,到时候...“
“做梦!“林建国把钱塞进自己口袋,“这钱得交到村委账上。至于你,今天给我去供销社帮忙搬货,好好反省!“
林夜张了张嘴,最终没再争辩。至少父亲没说要追究王建军,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而且——去供销社意味着能见到苏晓梅。
上午十点,林夜磨磨蹭蹭地来到供销社。透过橱窗,他看见苏晓梅正在柜台后打算盘,纤细的手指在算珠间飞舞,眉头微微蹙起。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
林夜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吱呀作响的木门。
苏晓梅抬头,看到林夜的脸时明显怔了一下,但很快调整好表情:“同志,需要什么?“
“我...我是村支书派来帮忙搬货的。“林夜低着头,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哦,新到的货在后院。“苏晓梅指了指后门,又低头继续算账。
林夜快步穿过狭小的店面,心跳如鼓。后院堆着十几箱日用品,他机械地开始搬运,耳朵却竖着听店里的动静。
“小苏啊,这个月的账对不上,少了三十八块六毛。“一个沙哑的男声突然响起,“主任说了,这钱得从你工资里扣。“
林夜的手停在半空。前世苏晓梅曾跟他提过这件事——当时她被冤枉了整整半年,直到老主任退休查账才发现是前任会计做了手脚。
“马会计,我核对了三遍,真的没出错...“苏晓梅的声音带着委屈。
“那钱还能自己长腿跑了?“马会计冷笑,“年轻人做事不踏实...“
林夜放下箱子,大步走回店里。两个女售货员在一旁窃窃私语,苏晓梅站在柜台后,眼圈微红。
“我能看看账本吗?“林夜突然开口。
马会计斜眼看他:“你谁啊?“
“村支书让我来帮忙,顺便看看供销社有什么需要协助的。“林夜硬着头皮说,“我...我学过会计。“
苏晓梅惊讶地抬头,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账本推了过来。林夜接过,快速翻到上个月的页面。前世苏晓梅跟他倾诉时,曾详细说过错误出在哪里。
“这里。“林夜指着一条记录,“4月15日,红糖二十斤,应该是七十六块八,记成三十八块四了。“
马会计凑过来看了看,脸色变了:“你怎么知道?“
“我...我路过时听见有人讨论红糖价格。“林夜随口编了个理由,“这笔账记错,正好差三十八块四。“
苏晓梅赶紧重新计算,眼睛越来越亮:“真的!是这里错了!“
马会计讪讪地拿回账本:“我...我再核对核对。“说完匆匆离开了。
“谢谢你。“苏晓梅轻声说,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满脸瘤子的高个青年,“你是...村支书的儿子?“
林夜点点头,心跳加速。这是重生后苏晓梅第一次主动跟他说话。
“我叫苏晓梅。“
“林夜。“他几乎是脱口而出,随即懊恼地想起自己不该表现得像第一次知道她的名字。
但苏晓梅似乎没注意到异常,只是感激地笑了笑:“多亏你,不然我这个月工资就没了。“
林夜想说些什么,却听见后院传来喊声:“搬货的!人呢?“他只好匆匆点头离开,手心全是汗。
下午回家,林夜发现父亲正在院子里等他。林建国掏出那叠钱,抽出一小沓塞给儿子:“五百,算你的劳务费。剩下的交公了。“
林夜惊讶地接过钱,这是父亲第一次对他做生意表示默许。
“别高兴太早。“林建国板着脸,“明天跟我去县里开会,学习政策。你那套投机倒把的思想要好好改造!“
林夜攥着钱,心中暗喜。五百元在1990年不是小数目,足够他启动下一步计划了。
晚饭后,村里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林夜开门一看,是供销社的小李,气喘吁吁地说:“林、林同志,苏晓梅让我来问问,你认不认识县医院的医生?她爸老毛病又犯了!“
林夜心头一紧。前世苏晓梅父亲就是因肺病去世的,当时医疗条件差,耽误了治疗。他二话不说冲进屋里,推出自行车:“我去县里请医生!“
“这么晚?“林建国皱眉,“明天一早再去。“
“等不及!“林夜已经跨上自行车,“苏会计帮过我们村,不能见死不救!“
夜色如墨,林夜拼命蹬着自行车。二十里坑洼的土路,他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赶到了县医院。值班医生起初不愿出诊,直到林夜掏出两百块钱押金。
回程时,吉普车的大灯照亮了崎岖的山路。林夜坐在副驾驶,怀里抱着医生的药箱,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滑落。
“病人什么症状?“医生问。
“咳血,胸闷,可能是肺结核。“林夜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不该知道得这么详细,赶紧补充,“听...听村里人说的。“
医生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没再多问。
苏晓梅家是两间低矮的土坯房,屋里挤满了邻居。林夜跟在医生身后进屋,看见苏晓梅跪在炕边,正给一个面色蜡黄的中年男人擦汗。她抬头看见医生,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谢谢您!太谢谢了!“
林夜悄悄退到人群后面,不想让自己的脸在这时吓到她。医生检查后说是急性肺炎,打了针开了药,说需要连续治疗一周。
“多少钱?“苏晓梅咬着嘴唇问。
“出诊费加药费,先交一百五吧。“医生说着看向林夜。
林夜赶紧掏出剩下的三百元,悄悄塞给医生:“多退少补。“
医生会意地点点头,只收了苏晓梅五十元:“剩下的记账吧,下次复诊再说。“
苏晓梅千恩万谢地送走医生,回头想找林夜,却发现他已经不见了。她追到院门外,只看见吉普车的尾灯在远处闪烁。
“那个...村支书的儿子呢?“她问邻居。
“刚走了。“邻居大妈说,“那孩子面相是吓人了点,心倒是善。“
苏晓梅望着漆黑的村路,若有所思。
第二天一早,林夜顶着黑眼圈跟父亲去县里开会。经过供销社时,他忍不住张望,却没看见苏晓梅的身影。
“看什么呢?“林建国问。
“没...没什么。“
会议枯燥冗长,林夜的心思全在苏晓梅父亲身上。前世老人就是这一年去世的,之后苏晓梅变得更加依赖后来出现的张强。他必须阻止悲剧重演。
散会后,林夜借口去书店,偷偷绕到县医院,预交了一个月的药费。回村的路上,他远远看见苏晓梅提着保温桶往医院方向走,赶紧躲进小巷。
傍晚时分,林夜正在院子里劈柴,突然听见一个轻柔的女声:“请问...林同志在家吗?“
他的斧头差点劈到脚。苏晓梅站在院门外,手里拎着一网兜苹果。
“我...我来谢谢你。“她低着头说,“医生说要不是昨晚及时治疗,我爸就危险了。“
林夜手足无措地站着,脸上的血管瘤似乎更烫了:“不、不用谢。“
“医药费...我会慢慢还你的。“苏晓梅鼓起勇气抬头,却见林夜侧着脸,只给她看相对完好的那半边。
“不用还,村委...村委报销。“他撒了个谎。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苏晓梅把苹果放在院门边的石头上:“那...那我先回去了。“
林夜点点头,等她走远了才敢抬头,望着那个纤细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
当晚,林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起身点亮油灯,在笔记本上写下前世记忆中的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突然,他笔尖一顿——前世张强是六月份才来村里的,为什么昨天就出现了?难道因为他的重生,某些事情也提前了?
这个念头让他浑身发冷。如果连时间线都变了,他前世记忆的优势还能维持多久?
第二天一早,林夜借口去供销社买盐,远远观察情况。刚走到村口小卖部,就听见里面传来夸张的大笑声。
“......所以我说啊,这年头就得做生意!“一个熟悉的嗓音让林夜如坠冰窟,“我在深圳有关系,彩电、录音机要多少有多少!“
林夜僵在门口,透过脏兮兮的玻璃窗,他看到一张前世噩梦中的脸——张强梳着油光水亮的大背头,正给几个村民发烟。那条标志性的假金链子在领口若隐若现。
“对了,“张强压低声音,“听说你们村供销社有个漂亮姑娘?叫什么...苏、苏什么来着?“
林夜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不对,时间不对!前世张强是三个月后才来的,为什么现在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