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叔华自从有了儿子,那是百般疼爱。即使去常州铺子里,或者去上海,也是快去快回。一到家就抱着孩子,和三奶奶华贞共享天伦之乐。外面再凶险再复杂,一到家里就把那些纷纷扰扰关在门外。局势依旧胶着,到处危机重重,日本占领军太平洋战争吃紧,更加疯狂的收刮物资,加紧对占领区反抗力量的围剿,妄想调动更多力量,物资去充实太平洋前线,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各方力量必争之地,各自在控制区设置重重关卡,做生意越来越困难,大大小小的商人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做买卖,其中成立地方商会就是最普遍的做法。新北也成立了稻米商会,大家选言叔华作为商会会长,言叔华也凭着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各方关系,打点各方势力,新北以及周边的稻米商人还能不断往常州输送稻米,然后再从常州加工好成品粳米,运往苏州,上海。但这样一来利润就很低薄了。言叔华尽管赚钱也没有以往多,但依旧像原来那样帮助别人。身边的人很多在他资助下或者出去读书或者出去做生意。比如前面说的二奶奶娘家外甥女芳伢,已经在新北上了几年小学,三奶奶华贞有个最小的妹妹华媛,和外甥女芳伢一年出生,但是读书早,中学马上就要毕业,在学校接受了进步思想,想和另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同学到陕北上学,家里朱老太和兰溪公说什么都不松口。那天三奶奶就把这件事跟言叔华说了,该怎么办?言叔华想了想:“华媛想去陕北上学,那是好事,我师父戈青山就是共产党人,他们虽说只是新四军游击队,但是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是真正的抗击日本人。虽说华媛是个女孩子,不过我看她行事果断,有主见,在外面不会吃亏,我赞成她去陕北,就是生活可能苦了点,不知道她能不能习惯。你看上次我和五叔商讨这件事以后,二房,三房,还有五叔家几个年纪小的兄弟都去了北方,上学,工作的工作,都很好。”三奶奶听了也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慢吞吞的说:“我不懂那些国家大事,只是我知道娘家这几年药店生意不怎么好,家里那么多兄弟一个个成家,老二抽大烟,不干活,都靠我父母的药店接济,二位老人也是结结巴巴很紧张,估计拿不出钱给妹妹去读书。”“那不是问题,华媛妹的学费生活费我们出,让她安心上学,回头我去新南桥丈人丈母那里说一下,做通他们的工作就是了”。没多久,华媛就在姐姐的资助下和同学辗转去了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