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菜乌克兰 现实

象牙人生

第二十九章

象牙人生 言十九兰若 2716 2020-12-30 21:41:04

  清明前一天,是例行的言家祠堂大会日期,各支言家人早早起床,穿好最正式的衣服。男女老少,各种交通工具,往祠堂进发。到了言义庄,早就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家都有老亲在村子里,都摆出茶摊,热情的招呼所有的言子言孙休息喝茶。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各自说着这一年来所做所遇的事情,交流着各种信息,也能促成一些合作,甚至婚姻。这也是一种经济交流融合的方式,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本家子弟肯定忠诚用心,本家的生意肯定要照顾,本家介绍的男子,女子肯定不错的。三声钟响,到了开祠堂大会时间,众人都来到祠堂里,只有年龄大的,辈分大的才有板凳坐,其他的一律站在后面,族长站在台中间,后面就是祖宗牌位。两边站立的族里长辈,最外面一排是族里维持秩序的年轻男丁,个个孔武有力,现任族长就是言义庄的大先生言伯齐。边上站的是各大分支的大先生,五老爷言涵之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言伯齐族长咳嗽一声,底下立刻鸦雀无声。族长开始讲话,“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祠堂大会,今天的大会有几个议程,第一,添丁入族谱,每家每户从上一次祠堂大会以后出生的孩子,无论男女,写入族谱,这是家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的最重要的证明。第二说一下族里这一年的开支和收入。第三评出今年够资格穿长褂子的言家子弟。第四惩罚不忠不孝,作奸犯科的族人。第五,祭祖。最后就是吃祠堂饭。其实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两样,评可以穿长褂子的人和祭祖,当然吃饭也重要,但是说真的,祠堂饭并不好吃,只不过意义不一样。吃了祠堂饭,心里感觉自己才是真正的言家人。言伯齐族长一轮轮的议程走下去。到了评选长衫子弟,一下子都集中在族长手里的纸上,那上面有各支大先生推荐的名单,族长宣读一个名字,底下只要有人反对,族长必须请反对的人上台说理由,如果族人认为反对理由充分,那么这个人就落选,接下来第二个,第三个。言伯齐族长身后长条桌上朱红大漆的木盘子里,是几领蓝布长衫,今天谁能穿上,众人都在猜测。言伯齐族长先说了一个名字,那是他自己推荐的,本村的一位言家子弟,在学堂教书,本身就是先生,自然可以推荐。问台下有没有反对意见,必须三遍,叫三读。三读过后,没有反对意见就是通过了,这位四十多岁的教书先生在众人掌声中上台领长衫,当场有大先生帮助穿好,站在一边。那是真的光宗耀祖,家人脸上有光。接下来报一个外支的子弟,第一遍读名字就有人站起来反对,叫反对的人上来说理由,一句话就成立了,那子弟曾经责骂过父母,还不止一次。什么都不要说,这是原则问题,非但不能领长衫,说不定后面还要罚。接下来报了一个名字,言叔华,不用说那是五老爷推荐。言伯齐族长报到第二遍名字,台下有个人站起来,族长问:“你有反对意见?你上来说。”他说,我没意见,我站起来是因为我太赞成了,我既自己种稻谷又帮裕丰泰收稻谷,靠着三爷给的饭碗,我一家老少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我双手赞成。后面好多人都说,三爷够资格,没有三爷,我今年都不知道怎么过,一片称赞。五老爷在台上可就露了脸了,平时严肃的他赶紧朝台下的言叔华招手,言叔华上去,领了一袭长衫,五老爷帮他穿上。他再把自己的圆框黑边水晶眼镜戴了,头上一顶礼帽,说不出的潇洒倜傥。接下来的名字居然是言伯华,言仲华。言伯华是乡长,言仲华是宜兴县督学,本来不管从年龄,排行还是职位论,都应该是排在言叔华前面,五老爷也是这么说,可族长不这么看,他的意见是族里领长衫看重的是对家乡的贡献,族人的口碑,这一点无人可以与言叔华匹敌,族长说了,无人反对。言家三兄弟同一天领到长衫,以后这三位就都是先生,人们看到了得尊称。下面的言子言孙在扳手指头数,小小的言家村一共有1,2,3…十七件长衫先生,不对是十七件半,五老爷涵之还是县参议员,新北吃讲茶大先生,多加半件,十七件半。不得了,才二十多户人家,出了那么多的先生,言家村真是风水宝地。尤其是四聋子庆福家,三个儿子同一天领长衫做先生,不得了,新北街的大人们从此有了骂自己孩子的习惯语言:“人家言叔华才二十三岁,就出道了。你看看你二十多还在做梦。”是的啊,言叔华十五岁出去学生意,十八岁自己行商,如今已经做的风生水起,二十三岁正式出道,真是很少见这样的人物。严格是说他在十八岁独立做生意时候就已经出道,但是那和族里承认有很大区别,族人那是一种肯定一种褒扬,是做人做事合格的出道,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如果哪个人在家乡不是得到族里评选领的长衫,会被人家耻笑不说,还会被族长叫人把长衫扒了。这可不是随便可以穿的,所以一些人在外面穿着长衫,到了家乡都是赶紧换了。言叔华穿了长衫以后,抽时间去了一趟上海,找小马聚聚,拜见史先生。然后自己去了上海荣宝斋,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他早就看中就等能穿长衫这一天的烟嘴,那是一支六寸长的整根象牙雕刻成烟嘴,通体米黄色,一圈圈的纹理清晰,触感细腻,中间镂空,配黑色礼帽,蓝色长衫,很抢眼。点烟那头镶银边。一看就觉得非同一般的高雅。

  那一年的中国进入风雨飘摇的最苦难时期,下半年到年底,日本人全面占领江南地区。各行业暂时停滞,言叔华也在常州青果巷店铺里观望。日本鬼子继续往南进攻,只留下少部分兵力威慑,地方上主要有汪伪政府管理。逐步经济恢复运行,但是做生意更困难了,关卡林立,基本上很难有船只能全部通过。可当言叔华试着先少量的船队载着稻谷通过关卡时候,却十分顺利。那一次是言叔华亲自押运。关卡把船拦下一看到言叔华,立刻放行。言叔华纳闷,这是为什么?他就不走,上岸问。直到见到做主的,说言先生不必在意,朱老大是他师傅,还记得那年青果巷裕丰泰开张,他跟着朱老大去贺喜,言叔华发给他们每人一个红包,里面有三十个大洋。言叔华这才恍然大悟,后面的关卡也是如此。想想也是,不管谁的地盘,管理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专业的人。河道管理稽查,那是朱老大他们的专业。没成想几年前的无心插柳,现在居然柳成荫。人生际遇之巧妙不可不为神奇。城市里人心惶惶,人们只能采取屯米屯肉屯物资的办法来安慰自己。米行生意反而红火。言叔华觉得应该大量运输,生产。把稻谷运到裕丰泰米厂加足马力加工生产。家乡和周边乡镇的米行老板都没办法把货运出来,只能来求言叔华。言叔华也尽力为他们解决,让郭老大分别帮他们拉几趟,这些人千恩万谢。虽说各方关系都要维持,但是言叔华还是尽力暗中支持自己小学老师戈青山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为他们提供物资,钱财。过了不久,为了戈青山过关卡方便,言叔华搞了一个正式的香堂拜师。在戈青山的家里开香堂,言叔华把写着自己生辰八字的名帖举过头,跪拜在戈青山面前,在众位大先生的见证下,戈青山接过名帖,再喝了言叔华奉上的茶,就正式做了他的师傅。办理各种物资购进时说自己是言叔华的师父,畅通无阻,极大的方便了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